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保定市降水、径流、等水文水资源因素进行了阐述,对它们的年际年内变化及区域空间变化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区域水资源组成分析了保定市水资源特性。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幸  耿川  宋成涛  张聪 《水运工程》2018,(8):214-218
针对沙河水体污染的问题,对沙河周边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污染源为沿岸24个排水口、污水处理厂尾水、地表径流及污染底泥释放。结合沙河污染物的分布特点,提出通过控源截污、提标治污、内源清除、生态修复、引水补清等措施削减污染负荷,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方案,工程实施后沙河水体近期消除黑臭,远期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和静县地表水资源量为57.76×10~8m~3,本文分析了水资源区域分布和年内分布规律,以期能够更好的为合理开发利用本地区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和静县水资源的综合评价,提出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析打邦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打邦河流域降雨、径流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本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雨的分布及变化。  相似文献   

5.
依据赣江干、支流14个主要控制站1957~2015年的实测径流,对赣江流域径流的地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径流地区分布不均,边缘山地径流大于中、北部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地区。流域存在梅江和乌江、遂川江和蜀水及袁河和锦江3个径流高值区,章水和桃江,及沿着干流河谷两侧,至下游三角洲滨湖地带是流域的径流低值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对沿黄地区的地质背景、后备地下水水源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区域浅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分析黄河水文地质条件对当前沿黄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黄河影响带内地下水的流向是:黄河以北从西南向北径流,黄河以南从西北向东南径流。浅层地下水的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此外还有灌溉回渗、河渠回渗以及黄河侧渗等补给源。浅层地下水的排泄包括侧向径流排泄、蒸发排泄、向中深层越流以及人工开采。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南港化学需氧量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以新  张素香  李熙 《水道港口》2007,28(4):278-281
分析了长江河口南港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COD)的断面分布实测数据。应用Hydroqual公司的环境生态动力学模型EFDC在长江河口河段建立了三维的化学需氧量动力学预测模型,用此模型得出南港区域的化学需氧量的三维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沿程变化。数值结果显示该区域化学需氧量分布趋势大体为:排污口附近较多,枯水期更为明显;丰水期由于长江径流的稀释作用,其浓度大大降低;将数值模拟的结果和现场观测值进行了对比,表明三维环境生态动力学模型EFDC是基本可行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尼雅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尼雅水文站63年径流资料做了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并对径流量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尼雅水文站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较好;径流年内分配不均,5~8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9.6%左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总体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重庆岩溶石山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地下水长观资料,评价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得出2010年和2015年该区域基本不缺水,只有乌江水系缺少部分地表水资源。因此,必须加强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地下水,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已保证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公路路面径流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旨在针对公路路面径流——这一具有面源污染特性的污染源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结合国外近三十年的研究成果,探讨污染负荷法和模式计算法这两种评价方法具体应用及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
北盘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北盘江流域大渡口水文站、土城水文站及所属12个雨量站历时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了北盘江流域径流、泥沙、降水、蒸发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得出北盘江流域内水文平均变化周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北盘江流域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物流链上物流分布量与分配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蜜  孙勤琴  黄曦 《中国水运》2007,7(2):208-209
物流链上的物流分布量和分配量的预测是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物流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物流分布量和分配量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把交通OD货流预测法应用到物流量预测的领域中来,并通过实证分析将它与其他几种常见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为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提供了较合适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四平市地处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东辽河是该区最大的河流,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水体污染严重,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水利工程调蓄性能差,利用不充分,供需矛盾突出。作者结合四平市流域内水资源现状,论述了现阶段供需矛盾的严重性,并阐述了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厦门湾地区多时相遥感图像反演出表层悬沙浓度分布图,进而定性分析不同径流和潮流下悬沙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九龙江河口湾为该地区悬沙浓度最高的区域,分布上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全湾悬沙来源主要为两部分:径流来沙以及波浪和潮流掀沙。潮流运动是泥沙输送的主要动力,由于弗劳德数分布不同而引起的潮流挟沙力空间差异,是影响厦门湾悬沙分布的主导因素。利用实测泥沙资料将不同时相下瞬时悬沙浓度转换为全潮平均悬沙浓度以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悬沙浓度具有大潮大于小潮,枯季大于洪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于航 《水道港口》2014,(4):433-437
文章以天津主要入海河流海河干流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监测与历史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海河干流COD、总磷、总氮、石油类等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趋势,掌握了污染物在不同时间与区域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规律,分析了污染物变化趋势与海河干流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为天津市地表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化规律及径流变化的气候响应受到了广泛关注。流域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发展,流域的水文气象要素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本文以巴拉那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流于水文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及径流变化的气候相应机制,希望能给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7.
面对泉城济南水环境恶化,泉水时断时涌、甚至断流干涸的趋势,分析了济南泉水的来源路径,认为地下水的超量无序开采、河川径流及大气降水对泉域水系统的补给量减少是泉水停喷的根本原因.基于水环境恢复原理理论,认为必须建立崭新的用水模式,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正确出路;同时提出水健康循环方略有:节制用水、污水深度处理和有效利用、污水厂污泥回归农田、恢复城市雨水循环途径、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统筹管理等.其中,修复城市雨水循环、污水深度处理和有效回用、节制用水是济南市水环境恢复、实施"保泉"工程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季节性径流对河口区域水动力条件影响较大的问题,对长江太仓武港码头进行了洪枯季水沙特性变化研究。采用原型观测的方法,将2018—2019年洪枯两季潮位、潮流、含沙量、悬移质和底质测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工程区域洪、枯季水沙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工程区域潮位变化受径流影响明显;工程区域为典型往复流,洪枯季涨落潮流向基本一致;水文测验期间枯季含沙量整体上略小于洪季含沙量,差异幅度为5.88%~25.67%;洪枯季悬移质中值粒径基本相同;底质组成主要为黏质粉土、黏性土、细砂。  相似文献   

19.
刘庆鑫  王德全 《水上消防》2023,(2):88-90+102
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因土壤地质构造原因,土层中蕴含氟化物,随泥沙进入径流后使天然水体氟化物浓度超标。吸附法是去除水中氟化物常见方法之一,本文归纳了一些固体废弃物做吸附材料在水中氟化物治理中的应用,对材料的来源和吸附除氟的能力进行综述,并对固体废弃物材料在地表水除氟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20.
将Arc GIS与SWAT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相结合,构建了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北江流域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粤北地区北江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更真实地模拟了水文循环系统。本文应用SWAT模拟了北江流域的水文过程,对滃江、连江等水文站逐日、月实测径流资料进行径流模拟,确定了模型的基本参数,以子流域主河道出口流量2004~2007年实测数据作为参考通过SWAT中的自动率定模块实现模型率定,模拟效果比较理想。从模拟精度、参数需求、模型稳定性、水资源评价等方面分析模型的特点,研究表明:该模型参数相对简单,模拟精度较高,运行稳定、快速,水量平衡分析详尽。模型可用作地表-地下水流相互作用、流域水量平衡分析和水资源管理的有效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