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轮定位的含义四轮定位是由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两部分组成。它包括车轮、悬架、车桥和转向节的各种角度的定位。四轮定位的内容为: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前轮外展、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在检测项目中,车轮前束值/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统称为前轮定位,又称前轮定位四要素。汽车的操纵  相似文献   

2.
四轮定位的含义 四轮定位是由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两部分组成.它包括车轮、悬架、车桥和转向节的各种角度的定位.四轮定位的内容为: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前轮外展、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在检测项目中,车轮前束值/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统称为前轮定位,又称前轮定位四要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仅由前轮定位来保证,后轮定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汽车转向轮的稳定性是指车轮在偶然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直线行驶时,具有迅速自动摆正恢复直线行驶的能力。转向轮的稳定性是依靠转向轮的正确定位来保证的。转向轮的定位正确与否,还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时滚动阻力、轮胎的磨耗以及燃料消耗等问题,同时对汽车行驶的安全可靠性也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将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称为前...  相似文献   

4.
在经典三自由度前轮摆振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车速变化引起的某非独立悬架汽车前轮自激摆振的Hopf分岔。利用Poincare截面法绘制了不同轮胎参数对应的前轮摆角幅值随车速变化的分岔特性曲线,分析了轮胎各参数对前轮摆振的影响。由此得出,轮胎参数的改变对发生摆振的车速区间和周期运动的极限环幅值产生相应的影响;轮胎绕主销的阻尼和轮胎后倾拖距对前轮摆振的影响较为敏感;轮胎的垂直刚度对摆振影响要比侧偏刚度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5.
转向节主销和衬套过度磨损会造成前轮摆振. 前轮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的配合间隙因磨损过大使主销与衬套松旷,不仅破坏了保障前轮正常运行轨迹的“三角一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前束),增加了前轮胎的异常磨损,还伴随一个负面表现就是前轮摆振.  相似文献   

6.
汽车轮胎应能承受一定的负荷,汽车本身的重量和其装载的重量都由轮胎来承担,汽车行驶时的各种冲撞会增加轮胎的负荷.随着行驶速度的加快,轮胎的负荷也会不断增加,一般在正常情况下约增12%~15%,速度愈快,负荷增加就愈大.汽车起步或制动时的惯性力、转弯时的离心力、拖带挂车的牵引力等都会增加轮胎的负荷.……  相似文献   

7.
基于体积法设计不同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采用薄膜压力胶片技术,开展不同轮胎荷载作用次数下的胎/路接触界面应力分布特性研究,分析不同级配结构沥青磨耗层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减变化,以探索轮胎与路面的最有利接触状态。结合常规的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评价指标,揭示不同沥青磨耗层抗滑性能耐久性,从而指导沥青磨耗层混合料的级配设计。  相似文献   

8.
1轮胎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 (1)轮胎负荷.轮胎的负荷量是根据轮胎的结构、帘布层数、强度、标准气压以及车辆行驶速度等参数经计算而确定的.如果轮胎在超负荷条件下行驶,轮胎的变形部位会扩大,尤其是胎侧的弯曲变形增大,触地面积随之增大,结果胎肩磨损增加.另外,超载加剧了轮胎胎体材料分子间的内摩擦及胎面与路面间的外摩擦,产生的热量大于设计标准,使胎体温度升高超过正常值,会造成帘布的脱层,使轮胎磨损加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汽车轮胎在使用中不正常磨损的几种情况:一是轮胎胎冠两肩超常磨损;二是轮胎胎冠中部超常磨损;三是轮胎胎侧呈锯齿状磨损;四是胎冠呈波浪状或碟片状磨损;五是转向轮胎冠内(外)侧超常磨损等。分析了轮胎不正常磨损的原因。介绍了轮胎的正确使用、定期检查与维护。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子午线轮胎通过大量的对此试验和应用研究后,证明比普通斜交胎节油率达10.6%,轮胎磨耗寿命提高92%,维修费用节约62%,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汽车轮胎螺丝断裂,车轮飞出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的还将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轮胎螺栓的作用是把汽车车轮轮毂和车轮紧固地连接为一体。正常情况下,螺栓只承受轴向拉力,不承受径向的剪切应力。当汽车轮毂螺母松旷后,螺栓的受力从承受拉力变为承受剪切应力,急骤增加的负荷超过其额定负荷时,螺栓就会被剪切而断裂。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轮胎在汽车的整个行进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轮胎不仅承受整个车身的重量,还直接与地面接触,因此车身的设计和载重,以及路面的具体状况都对车轮胎面的磨损程度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和保障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我们应该根据这些引起磨损的原因来找到预防异常磨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有四种类型: (1)磨耗型车辙。在交通车辆轮胎磨耗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磨损,面层内集料颗粒逐渐脱落;在冬季路面铺撤防滑料(如:砂)时,磨损型车辙会加速发展。(2)结构型车辙。这类车辙主要是基层等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向下的永久变形,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持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提出了控制前轮制动轮缸压力差的控制方法.将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控制过程分为首次控制和常规控制,首次控制在保证车轮不抱死的情况下,利用前轴两侧轮速差辨识路面;常规控制根据辨识结果,在单一附着系数路面下采用前轮增压同步控制,后轮独立控制,在分离附着系数路面下采用前轮修正低选控制,后轮独立控制.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试验方法和流程,在试车场进行了4种典型路面上的制动试验,试验过程中车辆的方向盘修正角在2 s内均小于30,远小于国家标准规定的120,表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高速列车轮对因定位不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初始安装偏差,在通过道岔等薄弱环节时轮轨关系急剧恶化,影响行车安全.?为研究车辆在初始安装偏角状态下通过高速道岔的动力学性能,以18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具有初始偏转角的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前轮对偏转、后轮对偏转、前/后轮对同向偏转、前/后轮对反向偏转4种工况进行仿真,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载重货车前、后轮的动荷载系数,建立五自由度车辆振动模型,采用傅里叶变换推导动荷载系数计算公式,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作为路面不平整度的标准,计算典型载重货车前后轮动荷载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的公路上行驶的载重货车动荷载系数在10%左右,而且前轮动荷载系数高于后轮动荷载系数。  相似文献   

17.
汽车在雨中行驶,由于道路湿滑所引发的侧滑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出现在紧急情况下的侧滑。雨天车轮(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会因湿滑并随车速增大而急剧变小,当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几乎为零,有如在冰面上行驶。在湿滑路面上行驶发生侧滑还与轮胎的磨损情况有关,过度磨损的轮胎胎面排水能力很差,增大了雨中行驶发生“水滑”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地面边界条件对汽车外流场数值模拟的影响,制定了两种方案对某微型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的地面边界条件对汽车的底部流场有很大的影响,而对上部流场影响不大;不同的地面边界条件对汽车的气动升力和前轮的升力影响很大,对气动阻力和后轮升力影响较小;在汽车的外流场数值模拟中,采用移动地面条件可以提高数值模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工程翻新轮胎在使用中出现的胎面磨损加剧、崩花掉块、胎面脱层、被压爆、刺爆等失效形式,确定26.5R25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各层应力约束条件及剪切应力约束条件、计算机几何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工程车辆翻新轮胎自由充气、自由旋转工况的各层综合应力及剪切应力分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在自由充气及自由旋转工况下各层的应力、剪切应力、弹性应变及应变能量密度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程翻新轮胎胎体层(0.81 MPa)及胎面层的胎肩部位所受应力最大(2.23 MPa),带束层次之(0.42 MPa),胎体层及带束层为主要承力部件,缓冲层与带束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剪切应力(0.001 MPa)。翻新前要加强胎体层及带束层的质量检测,翻新时要加强带束层与缓冲层的粘合强度。研究成果可为工程翻新轮胎的结构设计、使用性能及动力性能、失效机理分析等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跨座式单轨列车走行轮轮胎不均匀磨损性能,在运行工况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走行轮轮胎有限元模型;结合走行轮磨损特性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新的走行轮磨损间接评价方法,该方法以侧偏角和侧倾角为设计变量,通过探索走行轮轮胎侧偏角、侧倾角及其组合对走行轮轮胎磨损与不均匀磨损的影响对车辆二系悬挂参数进行优化,减轻走行轮轮胎磨损. 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前,转向架(以前转向架为例)中前、后排走行轮轮胎侧偏角分别为0.5°、0.3°、?0.4°、?0.2°;优选后,转向架中前、后走行轮轮胎侧偏角为0.2°、0.2°、?0.2°、?0.2°;车辆结构参数中二系悬挂横向刚度、垂向刚度对走行轮各轮胎不均匀磨损的影响较大,且选取合适的参数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走行轮各轮胎不均匀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