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洋山港水工码头驳岸工程包括承台结构、承台后方的挡土墙、抛石棱体及内侧倒滤层结构。施工期存在因软土层上回填过高过快失控导致承台和码头位移过大的教训,也存在在回填区范围内监测控制点不稳定、工程协调和控制欠缺等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驳岸结构质量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东莞虎门港某1 000吨级码头原位升级改造为5万吨级码头的工程实例,通过对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采用高桩梁板与板桩的复合结构,将板桩墙和高桩梁板结构连成一体,形成整体卸荷式结构,有效减少作用于板桩墙的土压力,使板桩结构能满足大吨位深水码头的建造要求。论述了改造方案选型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根据弹性理论建立有限元三维数值模型,计算结果满足工程要求。该复合结构基于特定条件下提出,结构特点鲜明,可作为类似码头升级改造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曹妃甸煤码头“HZ”组合型钢板桩沉桩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卫峰 《水运工程》2008,(6):137-140
曹妃甸煤码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钢板桩结构码头,也是国内首次采用"HZ"组合型钢板桩做前墙的一种新的码头结构形式.总结曹妃甸煤码头HZ组合型钢板桩沉桩施工工艺,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杰  巴蕾  刘宁  夏陆军 《水运工程》2002,(S1):101-108
在中东某码头升级改造工程中,推荐采用灌注桩墙与重力式结构组合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结构的受力特点,有效解决码头前沿线前移、水深加大、码头上部荷载大幅增加、水平位移要求严、减小高基床扰动等技术难题。采用强度折减法和弹塑性分析法对该组合结构统一模型的结构稳定、桩墙内力和码头水平位移等主要技术指标开展Plaxis有限元分析,并对比不同桩墙和拉杆水平刚度下的结构稳定、内力及位移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墙和拉杆的水平刚度对组合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桩墙内力的影响基本一致,均是随着二者的水平刚度降低而降低;拉杆的水平刚度降低引起水平位移的增加,而桩墙水平刚度的降低则有利于降低一定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5.
田双珠  王崇宇 《水道港口》2009,30(3):201-205
斜顶桩板桩驳岸结构是一种深水高桩码头接岸结构型式,驳岸结构与填土相互作用是一个被动桩与土相互作用问题。某深水港采用了斜顶桩驳岸结构,码头区为软土地基,土体的强度低、压缩性大,后方填土将作用于驳岸结构较大的土压力,其变形过程相当复杂。文章探讨了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驳岸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的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填土过程的仿真分析,将侧向位移计算结果与原型观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在数值上和变化趋势上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6.
大连长兴岛公共港区通用泊位高桩码头为窄桩间大棱体接岸抛石结构,皮带机抛石船和方驳配反铲抛石船均无法满足工期要求。采用自制的小开底驳船抛石施工工艺,通过合理的分区分层抛填,跟踪测量监控,适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了因抛石引起的桩位偏差(没采取夹桩工艺)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解决了抛石施工难题,为类似高桩码头抛石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威尼斯离岸深水港项目拟在外海建设现代化全自动集装箱港区,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在深厚高压缩性土体且广泛存在极软弱泥炭夹层的极不均匀和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何种码头结构形式才能满足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较高的使用要求。为此,对高桩码头+组合式桩基承台驳岸结构、重力式沉箱结构和全高桩(高桩码头+高桩堆场)结构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提出采用全高桩码头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适合工程的地质条件和使用要求,技术成熟,风险小,且投资较低。  相似文献   

8.
洋山深水港区工程码头及接岸结构选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洋山深水港工程依托外海岛礁地形通过填海造地形成港区,其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采用何种码头及接岸结构型式才能阻挡软土地基上平均23~26 m高回填土的作用。文章重点介绍一期工程码头及接岸结构在复杂的自然条件、较高的使用要求、恶劣的施工条件以及较短施工周期等条件下,按照有利于工程快速施工、有利于陆域形成以及有利于控制质量的原则,提出采用高桩码头结构 斜顶桩板桩承台驳岸结构型式。实施效果表明:该结构型式适合洋山港区的地质条件和建设条件,有利于港区的陆域形成及后续工程的推进,技术风险小;后方高回填土对码头结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徐闪  陈建 《中国水运》2009,(8):40-41
江苏淮安三线船闸工程除了有很多分项工程外,还运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如闸室墙采用钢板桩、上下游驳岸导航墙采用永久性地下连续墙结构及土锚的配合使用,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大大增加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技术上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介绍在高桩梁板式码头结构中,对传统的接岸结构-引桥,可采用部分抛石引堤来替代,以减少引桥的结构长度,其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1.
洋山港一期工程水工码头总长1600m,结构总宽51.5~56.5m,由驳岸和码头组成,码头宽度均为37m,接岸结构宽度分别为13m和18m,码头和驳岸通过5m宽的简支板连接。整个水工码头分为A、B、C3个标段,其中AB标总长1050m,由中港三航局施工,合同造价4.9亿元。  相似文献   

12.
以位于强震区采用高桩结构的菲律宾ATI驳船码头工程为例,介绍了该项目应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U形槽结构、密排桩式挡浪墙结构、三角撑式单桩钢结构系缆墩等水工结构设计创新,解决了预制结构现浇节点钢筋搭接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强震区的特殊挡浪结构和一种新型钢结构码头改扩建方案,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唐山港京唐港区曾发生因船舶靠泊操作不当,致使船艏部位碰撞地下连续墙板桩码头,造成码头前墙水下部分损坏的事故。在码头结构修复过程中,采用了水下灌注环氧混凝土和压注环氧砂浆相结合的施工方案,保证了码头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杰  巴蕾  刘宁  夏陆军 《水运工程》2022,(S1):101-108
在中东某码头升级改造工程中,推荐采用灌注桩墙与重力式结构组合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结构的受力特点,有效解决码头前沿线前移、水深加大、码头上部荷载大幅增加、水平位移要求严、减小高基床扰动等技术难题。采用强度折减法和弹塑性分析法对该组合结构统一模型的结构稳定、桩墙内力和码头水平位移等主要技术指标开展Plaxis有限元分析,并对比不同桩墙和拉杆水平刚度下的结构稳定、内力及位移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墙和拉杆的水平刚度对组合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桩墙内力的影响基本一致,均是随着二者的水平刚度降低而降低;拉杆的水平刚度降低引起水平位移的增加,而桩墙水平刚度的降低则有利于降低一定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15.
代韶华 《水运工程》2007,(11):150-153
介绍武钢工业港1^#、2^#码头改造工程钢管桩穿透9m厚抛石层的设计施工技术对策及成功经验,可为长江中上游类似厚抛石护岸边坡地区码头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盛佳珺  崔磊 《水运工程》2020,(5):117-121
以越南永安港5#、6#通用泊位工程建设为依托,根据该区域波浪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综合比选高桩梁板式结构、重力式沉箱结构、板桩式结构等以确定最优的码头结构方案,对工程区域沉桩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并使用Plaxis软件进行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工程推荐采用前墙间隔嵌岩钢管桩、钢拉杆锚定墙板桩式码头结构,该结构方案是安全的,其内力、位移可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极限平衡条件可确定板桩墙的入土深度。为保证板桩墙的“踢脚”稳定符合港口工程结构目标可靠性指标βo的要求,对现有典型工程(20座码头)进行了计算,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作用的分顶系数和结构系数。  相似文献   

18.
金文龙 《水运工程》1998,(10):67-70
介绍沙市盐卡码头采用开口大直径风管柱穿透7m厚抛石层的成功经验,分析钢管桩能窗透厚抛石层的主要原因,进而对有关钢管桩穿爱护岸扫石层的设计与施工问题提出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 下白石码头及驳岸工程于1990年9月开工,1992年10月完工。在驳岸施工过程及完工后,驳岸前抛石护坡出现凹凸变形、沉降和位移;同时陆域地面出现大面积沉降,陆域回填及驳岸护坡下的回填沙出现漏失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驳岸陆域处于高含  相似文献   

20.
关云飞  吴志强  韩迅 《港口科技》2022,(1):18-21,46
针对淤泥地质条件下传统板桩码头结构受力和变形较大的技术难题,提出采用由固化淤泥和单锚板桩形成的组合式码头结构,提升板桩码头结构在淤泥地质中的承载能力.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在不同水泥含量、养护龄期条件下固化淤泥地基上板桩码头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得到固化淤泥地基板桩码头结构前墙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和结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前墙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