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EQ1092型载货车加装气动附加装置的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KD-3型低速风洞中采用1:10的EQ1092汽车模型进行风洞测力试验,研究了对该模型底部,车箱两侧作平整处理,装前阻风板,驾驶室与货箱间圆滑过渡等改型方案对其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装适当的空气动力学 加装置能有效地提高汽车的气动性能,加装形状合适的阻风板能降低空气阻力6.25%,各附加装置的组合使EQ140汽车模型的空气阻力系下降11.9%。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以降低气动阻力为目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侧风工况下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的主动和被动控制减阻方法,设计了阻流板、侧裙、底部抽吸控制槽和尾部气流喷射控制槽4种减阻方案,分析了各方案对气动阻力的影响和减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减阻效果与横摆角、阻流板高度、侧裙高度、底部控制槽抽吸速度和尾部控制槽气流喷射的速度与角度有关,4种减阻方案的气动阻力最大降幅分别为9.4%,10.4%,13.5%和4.7%。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宜根据汽车运行环境采用动态控制方法,以达到最优减阻效果。汽车模型风洞实验验证了本文中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汽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基于鲨鱼鳍的仿生学研究,设计了一种轿车尾底部附加装置,以期减小汽车的气动阻力。在风洞实验验证了CFD仿真方案的基础上,应用ISIGHT集成UG,ICEM和FLUENT,通过参数化建模,采用2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和多岛遗传算法对附加装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仿生附加装置减小了尾部的气流分离,抑制了湍流涡结形成,改善了流场结构,有效降低了气动阻力,优化后的附加装置使汽车气动阻力系数Cd比原车减小了5.06%。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简便的用于汽车模型风洞高速试验段的试验台架,用步进电机控制台架地板正反转以模拟不同横摆角工况,抬高的台架地板能有效消除风洞地板边界层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和分析了台架地板直径对气动力的影响规律及不同风速和横摆角工况下的气动特性,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气动力误差在8%以内。研究结果表明,该风洞台架试验精度达到工程要求,对汽车模型风洞试验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_盛夏期间;东风EQ1092F型汽车的驾驶员普遍反映驾驶室虽有三角窗和通风口,但仍觉闷热,先法象WQ1091型驾驶室那样,推开挡风玻璃采风。对此,我们利用EQ1092型车的后视镜支架安装在驾驶室门上这一有利条件,加装了导风板装置,使汽车在运行中,将迎面风引入驾驶室内,使驾驶员感到凉爽宜人。经试用众口称誉。现将制作和安装导风板装置的方法简介如下: 如图1所示,裁一块透明的有机玻璃作导风板,用2mm厚的  相似文献   

6.
厢式载货汽车模型风洞试验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洞试验是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介绍了试验数据系统,论述了用小型航空风洞进行厢式载货汽车模型试验时雷诺数,堵塞比,模拟地板等重要技术问题,给出厢式载货汽车改善气动阻力特性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借助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对降低CA141货车气动阻力的经济效益及其适用范围进行的试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降低CA141货车的气动阻力以改善燃料经济性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
傅立敏 《汽车工程》1994,16(3):144-148,181
本文介绍了借助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对降低CA141货车气动阻力的经济效益及其适用范围进行的试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降低CA141货车的气动阻力以改善燃料经济性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9.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别对带光滑底部和真实底部结构的某轿车进行侧风气动特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底部结构对气动力影响显著,与光滑底部相比,实际底部结构使尾涡扩散区增大,车底流速减小,导致气动力增加;加装车底阻流板能改善侧风状态下汽车的底部、尾部和背风侧的流场结构,降低整车气动力,特别是气动升力。模型风洞试验验证了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本研究对指导汽车底部结构设计和侧风稳定性分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某改款皮卡的气动阻力不满足新阶段燃油经济性目标要求,为此建立全尺寸细节的整车外流场有限元模型,运用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对其气动阻力进行分析及优化。优化后发现,前轮阻风板和机舱下护板具有较好的降阻效果,在车速100 km/h时可以降低气动阻力约31.7 N,并且通过实车道路滑行试验验证了实际降阻效果。基于验证模型,分析尾部扰流装置、货箱尾门高度和货箱侧翼板对气动阻力的影响,为下一代皮卡车型的气动阻力性能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