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提高汽车座椅坐垫的安全性,对坐垫刚度前后一致和前高后低的两款座椅进行了台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坐垫刚度前高后低将会造成乘员骨盆发生"二次碰撞",导致乘员的胸部加速度幅值和压缩变形量增高,颈部张力增大,同时带来安全气囊触底风险,最终造成乘员上半身的伤害相应加重。因此在选配座椅时,应尽可能选择坐垫前、后刚度接近的座椅。  相似文献   

2.
在高度自动化车辆(Highly Automated Vehicle,HAV)中,由于不再需要驾驶人,乘客之间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这给车辆座椅的布置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为提高HAV的碰撞安全性,提出使用旋转座椅来改变人体朝向与碰撞方向相对位置的规避策略,其基本思路是在碰撞发生前通过主动改变座椅朝向来降低乘员损伤。首先,利用尸体试验数据对所建立的碰撞模型进行验证;然后,基于4种不同的座椅朝向,利用THUMSTM人体模型进行初始速度为56 km·h-1的正面碰撞模拟试验,以确定相对安全的座椅朝向位置;最后,预测座椅旋转过程本身以及旋转至某位置后发生碰撞的乘员损伤风险。在静态正面碰撞中,选择0°、90°、135°和180°四种不同的座椅朝向进行乘员损伤预测和比较,结果表明180°朝向时的乘员损伤风险最小。在此基础上,模拟了200 ms内将座椅旋转±45°和±90°,以及分别在0 ms和100 ms时间延迟后引入碰撞的试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200 ms能够将乘员旋转±45°和±90°而不引起额外的人体损伤,并且在无时间延迟时,旋转至背对碰撞方向的乘员损伤,比正面碰撞中0°、90°和135°座椅朝向的乘员损伤更低,证明了该损伤风险规避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小空间车型第2排乘员在正面碰撞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利用仿真分析的手段,对比分析了不同的车体碰撞波形、乘员布置空间以及约束系统性能参数对第2排乘员伤害的影响,确定了安全带限力等级、车体碰撞波形及第2排座椅坐垫的布置角度是影响第2排乘员保护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第2排乘员布置空间较小的车型,在保证第2排假人头部伤害满足目标要求的情况下,减小安全带的限力等级,增大第2排假人头颈部及胸部的前移量,以降低假人颈部及胸部的伤害,从而有效改善了第2排乘员的伤害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追尾事故中所造成的乘员颈部伤害,以2015版C-NCAP鞭打试验动态评估作为标准,利用仿真软件结合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优化方法对影响座椅颈部伤害指标的各个特征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对一款量产车型座椅进行追尾碰撞鞭打试验。结合仿真分析所得结论对这款座椅的影响参数进行调整修正,降低鞭打试验中的乘员伤害值,满足得分3.5分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CNCAP二排座椅动态鞭打试验是国际NCAP评价体系中最先提出的鞭打测试项目,导致汽车企业对其了解不足,关注度非常高。为深入认识二排鞭打试验,本文中收集了226组样本数据,通过分类汇总获得了鞭打静态测量参数头后间隙、头枕高度、座椅躯干角度以及二排鞭打动态成绩的离散分布规律,并建立了静态参量与鞭打动态得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二排座椅鞭打的得分率低且离散度较高,在追尾事故中保护人体头颈部软组织的性能整体较差;而优化座椅静态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鞭打伤害指标,提高二排座椅的动态成绩;本研究对汽车企业掌握二排座椅鞭打现状提供了数据支撑,对优化二排座椅鞭打保护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某C-NCAP 2018 5星项目座椅鞭打试验为基础,针对其在项目开发中鞭打试验假人颈部伤害值不达标的状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研究分析,找出对其鞭打性能影响较大的相应座椅参数,在滑台试验中通过改进座椅靠背刚度和座椅头枕刚度及座椅头枕与假人头部相对高度差值等特性参数,真实可靠的减小了鞭打试验对乘员颈部伤害,提高了该座椅的鞭打试验性能从而满足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7.
2012年颁布的专用校车学生座椅强制性新法规首次采用带假人的动态滑车试验模拟实车碰撞,通过考察假人头和胸部等主要部位的伤害指标,检验学生座椅系统对不同身高乘员的保护效果。本文中通过分析乘员的能量耗散途径和伤害来源,从能量管理角度提出了新法规下学生座椅的刚度分布规律和相应的结构设计方法,并以两款典型校车座椅为例,根据刚度分布规律分别提出了针对原座椅的结构改进方案,并快速获得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试验设计的多参数优化具有几乎相同的优化结果,但却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儿童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提出在正面碰撞发生前主动将不同座椅朝向的乘员旋转至背向碰撞方向(180°方向)的策略,通过改变人体受力方向,将不同座椅朝向乘员的正面碰撞形式转化为标准的追尾碰撞形式,从而提高自动驾驶车辆中儿童乘员的碰撞安全性。首先,通过正面碰撞假人试验对THUMS 10岁儿童乘员台车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后,基于4种不同座椅朝向(0°、90°、135°和180°),利用THUMS 10岁儿童乘员模型进行正面碰撞仿真试验,发现180°座椅朝向儿童乘员损伤风险最小,因此,180°座椅朝向被确定为相对安全的座椅朝向;最后,模拟200 ms内将座椅旋转±45°和300 ms内将座椅旋转±90°以及分别在0 ms和100 ms时间延迟后引入碰撞的试验过程,研究座椅旋转过程本身以及先旋转后碰撞策略下的乘员损伤风险。研究结果表明:200 ms内将儿童乘员旋转±45°和300 ms内将儿童乘员旋转±90°,不引起额外人体损伤;碰撞时刻的延迟所造成的儿童乘员姿态的变化,会导致儿童乘员在碰撞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运动学响应和损伤风险;在无碰撞时刻延时的情况下,先旋转后碰撞的策略可...  相似文献   

9.
强制法规GB15083-2006修订版增加了附录F<行李位移乘客防护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目的为防止在车辆碰撞过程中,行李舱内行李向前运动,冲击后排座椅靠背,从而造成对乘员伤害.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车型后排座椅靠背的相关性能进行预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车型后排座椅靠背与车身的固定点进行改进,经试验验证,最终该车型满足了GB15083-2006附录F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OPDS(Occupant Posture Detection System)坐姿位置传感系统又称乘员位置感知系统(OPDS),是汽车安全领域的一项新技术。OPDS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的安全气囊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侧气囊在引爆时伤害到乘员(尤其是儿童)。通过座椅内部的传感器,可判断座椅上的乘客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如果探测到座椅上的小孩在打瞌睡会侧头时,系统会自动关  相似文献   

11.
空燃比对三效催化剂起燃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  王建昕  肖建华 《汽车技术》2000,(10):15-16,24
通过对国外资料的考察分析,论述了空燃比流动对车用三效催化剂起燃特性的影响,在催化剂性能评价台架上对催化剂的动态、静态起燃特性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动态时的超燃性能好于静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汽车开发中心发动机动态排放测试系统的系统构成、系统集成方法及部分试验结果。提出了发动机动态排放测试系统的具体构成,比较分析了发动机/测功器控制子系统的各种类型。由此,得出动态排放测试系统的设备选型及实施方案,并通过图形给出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某越野车平顺性试验的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于软件ADAMS/Car,建立了某越野车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国标规定,按照ADAMS路面文件的要求,建立平顺性脉冲路面,进行不同车速下的仿真试验,得到试验数据。对于随机输入试验,通过深入研究ADAMS/ Car下随机路面文件的特点,规定相应的参数,进行平顺性仿真。另外还探索利用谐波叠加法建立应用更为广泛的随机路面的方法。最后通过编制相应程序,对汽车的平顺性输出结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ynamic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engine starting for a Fu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FHEV) consisting of an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 (ISG) an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DCT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ine, the ISG motor and the main clutch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dynamic model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powertrain system are also established taking the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HEV dynamic model of engine starting during electric driving mode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of engine starting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powertrain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e simulation for the engine starting control during electric driving mode has been performed based on the Matlab/Simulink platfor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response and smoothness during engine starting process. Furthermore, a bench test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during engine starting process. The test data is highly agreeable to the simulation data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ine starting control strategy is validated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test data.  相似文献   

15.
ECU控制性能的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柴油机动态试验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ECU对发动机控制的工作原理,并针对ECU在动态试验中的控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ECU在静态特性试验、台阶响应特性试验和50%/s斜坡响应特性试验中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ECU在不同的动态试验中控制响应的时间不同,而且在不同的动态试验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缓冲。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60%~100%之间油门变化的速度是影响ECU控制扭矩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闭环控制系统空燃比波动对三效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国外资料的考察分析,论述了空经波动对车用三效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催化剂与电喷发动机的匹配中,必须考虑催化剂的动态特性。对催化剂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并针对不同幅值和频率的空燃比波动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动态的性能好于静态;随空燃比叔动幅值的增大,催化剂选择窗口变宽。  相似文献   

17.
基于部件的工作原理或试验结果,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某型机械传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模块化动态仿真模型,采用该仿真模型模拟了在不同驾驶模式下,车辆起步及连续加速过程中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密实度检测的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轻便触探试验数据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轻便触探锤击数N10与静力触探锥端阻力Qc之间的相关关系式,验证表明轻便触探与静力触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带有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轻型载货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道路试验数据,确定出不同工况下的助力特性曲线和对应的速度感应系数,制作成相应的MAP图,在Adams/Car软件环境中,采用DCF文件控制仿真的方法,重现试验工况。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可达到期望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内燃机动态测试装置的研究,并与传统的动态性能测试方法相比较,分析了基于该测试装置可进行的内燃机动态试验方法.包括模拟整车试验、电控内燃机的优化匹配试验、内燃机排放实时测试试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