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佳轩 《摩托车信息》2007,(13):12-17
年初,笔者随同嘉陵集团重庆办事处一道,走访了泸州、广安、华蓥、武胜、岳池、南充、达州、梁平、开县等摩托车市场.虽然2007年才刚刚"崭露头角",但摩托车市场早已掀起了新一轮的搏弈,到处弥漫的是硝烟与战火.  相似文献   

2.
李钝 《城市车辆》2004,(3):17-17
2003年,尽管西欧市场疲软,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梅赛德斯-奔驰载重车全球销量仍然比2002年增长了8%,达到了110500多辆.梅赛德斯-奔驰载重车工厂(德国沃尔特、巴西圣贝纳多和土耳其阿克萨赖)的总产量也超过了去年的水平.2003年,在车辆最大总质量为6t以上(含)的载重车类别中,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欧洲、拉丁美洲、土耳其等重要市场和地区中依然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汪翔 《商用汽车》2008,(1):52-55
随着我国对汽车排放要求的日趋苛刻,市场日趋理性,油价不断攀升,国内轻客市场面临严峻考验.在这种环境下,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历时3年,于2008年1月鼎力推出的换代产品--新世代全顺,为国内轻客市场注入了全新的技术与理念.<商用汽车>杂志测试部日前在贵州对其进行了实地试驾试乘.  相似文献   

4.
长城精灵搭载长城自主研发的1.3升GW413EF汽油发动机以高功率、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性能表现,使这款小车备受关注。专家认为,长城精灵将开创小车新标准。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新型的阳极牵引车,该车是合金冶炼厂矿专用的阳极搬运车的主机,其转弯半径小,机动性好,适合于狭窄弯曲车间的进出,给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设计得到了实用验证.  相似文献   

6.
李林 《北京汽车》2002,(4):39-40
在年初关税全面下调前后20多天的时间里,一直"声嘶力竭"地宣称没有降价空间的国内轿车企业尤其是经济型轿车企业好像突然忘却了以前的誓言,争先恐后地在一场价格"集体跳水"表演中登场亮相.吉利、海南马自达、红旗、夏利、铃木奥拓、悦达、西安秦川等等企业,在短短的时间内鱼贯出场,表演一个比一个惊人,"动作"难度一个赛过一个.一时间,国内轿车市场跌声一片,消费者欢呼雀跃,购买热情高涨,而轿车企业是苦是乐,个中滋味却非局外人所能理解.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是包括市区和郊区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道路系统间的公共出行和客货输送.城市交通的特征因各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的主要特点则是相同的:城市交通的重点是客运,客运的高峰在早晚上下班时间;每个城市的客流形成都有自身的规律;城市交通能力的大小与各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接太行山和山西晋城,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西邻济源,东连新乡.现辖沁阳、孟州2市,温县、武陟、修武、博爱4县,总人口345.5万.  相似文献   

9.
2月5日,西安,未央湖大酒店.150名隆鑫陕西经销商济济一堂,共商2007年发展大计.隆鑫集团隆鑫事业部国内营业部部长周维新、西安宝阳公司董事长葛建宝、常务副总经理徐建康、隆鑫事业部国内营业部大区经理黄跃东及该部高级讲师王森平出席了大会.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媒体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目前工程建设机械设备租赁过程中存在的服务不足等种种问题,提出了强化服务水平、服务创品牌、服务促发展的措施,对工程建设机械设备租赁大潮中的众多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国内外生态驾驶的研究进展,对生态驾驶影响因素、生态驾驶控制策略、生态驾驶实施效果及生态驾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驾驶人个性特征、外界刺激信息、道路状况及交通条件、车辆自身特征、行驶参数等生态驾驶的影响因素,归纳生态驾驶的优化控制策略,分析了实施生态驾驶的效果,总结静态、动态的生态驾驶培训方法,生态驾驶辅助设备,生态型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生态驾驶应用。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表明:生态驾驶无需改变车辆结构便可以减少30%左右的燃油消耗,降低20%~30%的污染物排放;有必要深入研究理论型生态驾驶策略,以定量的、形象化的方式研究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生态驾驶辅助系统;需加强生态驾驶的推广,将其纳入驾考培训体系之中,从而全面促进中国驾驶人的节能减排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交通建设正逐渐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快速构建带动了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全面发展!川藏铁路等重难点工程的建设给本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及时总结重难点隧道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邀请天津大学张稳军教授%我刊副主编&作为专刊组稿负责人!陈湘生院士、李术才院士、郭陕云教授级高工、何川教授、袁大军教授、朱合华教授、朱伟教授、陈建勋教授、王华牢教授级高工、吴德兴教授级高工、李国良教授级高工、肖明清教授级高工、史海欧教授级高工、洪开荣教授级高工、马栋教授级高工和赵勇教授级高工等!位专家和学者作为专刊组稿咨询专家!丁文其教授、汪波教授、张成平教授、叶飞教授、王树英教授、陈馈教授级高工、郭小红教授级高工、汪成兵教授级高工、陈健教授级高工等58位专家和学者作为专刊组稿专家!以专刊形式出版重大隧道工程关键技术领域高水平、创新性研究成果本期专刊共组稿件100余篇!经编辑部组织专家审阅!最终录用21篇。本专刊主要针对重大隧道工程关键技术领域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综述:主要综述内容包括隧道建设面临的若干挑战与技术突破、盾构隧道实用抗震计算方法、超高水压越江海长大盾构隧道工程安全、长大隧道工程结构安全风险精细化感控、公路隧道近%&年的发展趋势与思考、蒙华重载铁路矿山法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试验与浆液扩散机理、土-结构动力作用体系混合试验。(2)基础理论: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交通)水工隧道中基于预应力锚固系统的及时主动支护理念及其技术实现、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密封垫防水性能及受施工荷载影响、大直径盾构隧道斜螺栓环缝抗剪特性、基于小孔扩张弹塑性理论注浆起始劈裂压力、高水压泥水平衡盾构掘进模型试验平台的研制与应用、基于!3DZI的隧道开挖与支护质量检测技术、不同渗透系数地层中泥浆渗透成膜试验、深埋隧道注浆加固围岩非达西渗流场及应力场。(3)工程实践: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绿泥石片岩地层大跨度公路隧道大变形控制及合理支护形式现场试验、土压平衡盾构不满舱施工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超大跨度隧道上台阶CD法中隔壁施工力学行为、高地应力千枚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石膏质岩隧道新置换衬砌结构受力特征重大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突破及应用所涉及的新理论、新工法、新技术和新材料将为我国从“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公路学报》将持续关注重大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突破及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以期为广大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与交流沟通平台!促进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安全、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道路安全审计及实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外道路安全审计研究成果和国内道路安全实际情况,阐述了道路安全审计的定义、目标、内容和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交通的特点,探讨了在中国实施道路安全审计工作的原则、对象、阶段和步骤.结合云南省某具体路段,从交叉口的位置、布局、视距、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建议和优化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黄土地区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土地区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主要病害有勾缝脱落、裂缝、表面破损、墙背填土沉陷变形及黄土陷穴、基础冲刷淘空、泄水孔堵塞、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破坏等形式.经总结分析,提出了增加排水设施、充分夯实脱空区域、及时检查修补、处治黄土陷穴等关键措施,并提出了黄土地区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设计中可供选择的与防护支挡方式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发现,发动机悬置系统对车辆的NVH表现影响比较大,文章通过调整整车悬置长度、悬置强度、正时罩盖(又称发动机前罩盖、正时链条盖)强度、悬置螺栓安装点等结构参数,对悬置系统进行仿真计算,提高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刚度,优化发动机NVH性能,减轻产品的重量,从而达到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客车顶置空调连接固定螺栓的使用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市场上出现的质量案例,从连接固定螺栓的原材料材质、焊接冶金原理、固定结构、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分解、优化,综合多项方案中,从实施最简单、成本最低廉、连接最可靠、解决问题最佳效果的途径选中取出,应用到批量的生产过程中,以解决客车生产企业顶置空调安装、使用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避免产品存在质量隐患,提高客车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柱中配箍率和钢纤维掺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配箍率(0%、0.25%和0.5%)与钢纤维体积掺量(0%、1%和2%)的5根超高性能混凝土足尺柱试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配箍率和钢纤维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柱耗能能力、自复位能力、强度退化性能、刚度退化性能以及弯矩曲率关系的影响规律。基于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柱构件性能、箍筋应变以及等效侧向约束力的分析,提出钢纤维体积掺量与配箍率的等效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配箍率对正截面破坏超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延性、耗能能力以及自复位能力均有影响,当配箍率从0%提高到0.5%时,柱试件的延性系数提高15%,耗能能力提高55%,自复位能力提高32%;②钢纤维体积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柱破坏形态的影响显著,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压碎剥落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延缓了受压钢筋屈曲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柱的延性,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从0%提高到2%时,柱试件的延性系数提高45%,耗能能力提高142%,自复位能力提高42%;③对于正截面破坏的受压构件而言,采用钢纤维代替箍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于所研究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柱而言,2%的钢纤维体积掺量可等效于0.51%的配箍率。  相似文献   

18.
重型车架螺栓扭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试验,分析并归纳了影响重型车架螺栓力矩的主要因素,包括螺栓(螺母)的装配方式、垫圈的型号、螺栓(螺母)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被联接件表面粗糙度、螺栓孔径、层板间隙、环境、操作方法和使用工具等几个方面,同时在实际生产中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借鉴美国自动公路系统(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AHS)技术框架,系统回顾了初级应用、通信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不同因素驱动下智能公路的概念演化、技术发展和未来变革。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AHS的研究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了智能公路的概念和技术框架,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系统的演化方向以及包含信息管理层、网络通信层和感应控制层的智能公路体系架构。同时,瞄准当前主流技术和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总结了泛在无线通信、高精度定位与导航、车辆队列控制、无线充电、道路智能材料、道路主动安全控制、面向出行即服务的车路信息交互、基于基础设施的智能决策规划等驱动智能公路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并基于这8项关键技术的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建议措施;分析了车路协同一体化、智能平行系统、人工智能、交通信息安全、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将对未来智能公路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系统性地预测了智能公路技术的商业化推广路线以及未来智能公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自动驾驶的技术设备成本,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稳定和高效的交通环境。研究成果将对当前和未来智能公路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紧固件表面防护技术有:达克罗涂层、电镀锌、镀锌合金、热镀锌、磷化、氧化处理等,今后的新技术及研究方向是,简化电镀生产步骤,缩短工艺时间,在综合进行后处理或采用复合涂层后,达到改善螺纹紧固件涂层摩擦系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