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н�ͨ��Ŧ�ÿͻ��������о�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城市交通换乘街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综合性与交又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城市交通换乘街接的内涵、分类及换乘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基拙,按照目标理论分析、内容设计、检验实施的系统分析过程提出了城市客运交通换乘街接研究的理论框架,重点从换乘量分析、换乘街接组织、换乘建设策略与方法及换乘综合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城市客运交通换乘街接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运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效率是衡量换乘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针对换乘效率评价建立包括通道人均面积、流线冲突率、平均换乘时间、引导标志清晰度和自动设施设置度六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成都火车北站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资料计算指标值,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评价结果,分析影响换乘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轨道交通换乘组织及换乘设施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交通换乘枢纽站场布局配置传统方法的不足,在对城市交通网络新认识的基础上,根据换乘枢纽的运行机理,利用动态分析法,提出了换乘枢纽场站布局综合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建模原理流程和求解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自然条件对换乘枢纽场站布局配置的影响,克服单纯利用数学分析法布局的不足,有效提高了换乘枢纽场站布局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多目标灰关联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效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客运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多目标灰关联评价模型,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服务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分析,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及对比,可对换乘枢纽的规划、布局、换乘衔接、交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模型在评价客运换乘枢纽效率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赵岩 《交通标准化》2008,(6):137-140
通过选取相同站点的公交换乘为研究对象,引入层次分析法(AHP法),而确定的较为客观且反应实际换乘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常规公交的换乘评价。实例证明,该评价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在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结合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的功能,建立了以西直门公共交通枢纽为研究背景的换乘组织仿真模型。通过现状仿真分析,发现该枢纽存在行人与车流交叉严重、换乘距离长、公交车候车时间长、客流密度大等问题。本文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增大公交车发车频率、增加行人过街设施与缩短换乘距离和时间等改善措施,并通过建立的仿真模型对采用改善措施后的枢纽换乘组织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西直门公共交通枢纽的换乘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行车实现公交线路之间换乘,可以有效扩大公交线路换乘范围. 实现不同层次公交线路间协同调度,可促进综合公交体系整体效益的发挥. 本文研究了考虑自行车换乘的、不同层次公交线路的协同调度问题,以乘客在线路间换乘的加权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相应的协同调度模型,基于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选取不同层次的实际公交线路,对所提协同调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 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协同调度模型及求解结果,能够有效缩短乘客在不同层次线路间换乘的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2006,(3):18-18
在上海目前规划的18条轨道交通线路中,计划建设500多座车站,其中105座为换乘车站,三线以上的换乘枢纽多达18座,而虹桥机场站更是将出现六线换乘(五条轨道交通线+沪杭磁浮线)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极易导致换乘站的换乘需求差异过大。为提高列车时刻表与换乘需求的匹配度,本文基于网络中换乘站的空间拓扑结构和换乘需求在时间和方向上的特点,通过构建量化换乘差异的协同度指标,建立以列车同步次数最大化为目标的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优化轨道交通网络线路间成功衔接次数,提升乘客换乘出行效率。针对提出的混合 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天牛须搜索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并将模型及算法应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依据换乘需求在空间、时间及方向上的差异,利用协同度分级优化轨道交通路网中列车协同状态;优化后全网列车同步到达次数增加33.86%,乘客平均换乘等待时间减少22.75%;相较于PSO和BAS算法,本文所提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求解效率。本文可有效提高轨道交通换乘效率,为提升城 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览一些交通规划,一提步行交通,就是造人行天桥和地道;一提公交换乘,就是造换乘枢纽。我认为不妥,至少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南京市已建成的地铁一号线换乘现状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先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的交通布局、用地特点以及人文环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地面常规公交及个体交通两方面,对南京市地铁一号线无缝换乘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吴洋  冯琳 《城市交通》2017,(6):80-84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有别于普通车站,其影响因素众多,应重点考虑换乘客流对车站设计方案的影响。在运能不匹配的情况下,对同台换乘、节点换乘、通道换乘等多种换乘方式的客流承载力进行验算,得到不同换乘方式承担大换乘客流的风险能力。当运能不匹配的轨道交通线路间换乘时,首先应选择合理的换乘节点,尽量采用多点换乘,避免大换乘客流集中产生风险,其次应适当增加换乘车站规模。当换乘站位于大断面区段存在较大客流风险时,应慎重选择同台换乘方式,可考虑通道换乘;当换乘站位于客流小断面区段存在较小的客流风险时,可优先选择换乘便捷的同台换乘或者节点换乘。总之,运能不匹配的换乘站应依据不同的客流特征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在满足换乘能力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换乘便捷、服务水平高的换乘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是一个系统网络,多种交通方式并存是城市交通的必然。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协作是城市交通网络效应发挥的关键。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以及轨道交通与其他常规交通换乘的协调关系和辅助配套措施,提出了保证换乘协调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鲁宁 《轨道交通》2009,(3):76-77
通过分析公共交通特别是公交车与轨道交通换乘规划中的一些原则,布局和设施要求,以期对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规划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公共交通枢纽换乘算法设计,换乘分为直达线路,一次换乘,二次换乘,换乘算法的具体设计分为两个步骤1、构造并求解换乘矩阵,获得公交换乘方案(即从起点到终点最少换乘次数,及换乘站点).2、根据最少换乘次数,缩小求解范围,求解起始站点与目标站点间的最短路径,进而得到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路网的换乘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引入换乘强度指标,建立了换乘强度模型,为城市停车换乘规划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计算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网可达性与城市道路网可达性两者的比值,建立基本换乘强度模型;通过计算轨道交通网与城市道路网密度的比值,建立静态换乘强度模型,综合考虑基本换乘强度和静态换乘强度,给出了换乘强度的计算公式,确定了基本换乘强度的临界值;通过对国外实施停车换乘城市的静态换乘强度的统计分析,确定了静态换乘强度的临界值和合理值.并结合以上取值,给出换乘强度的临界值与合理值.最后,探讨换乘强度指标在停车换乘规划和换乘需求定性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系统,提升换乘效率与服务水平,以广义换乘时间为综合指标,深入分析影响广义换乘时间的物理性、费用性和时间性因素,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系统规划设计模型。基于乘客换乘满意度调查数据,标定相关换算系数,建立换乘系统规划设计标准,从量化角度评判换乘系统的优劣,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为例,论证该标准在换乘系统规划设计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连市公共交通的换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系统分析了大连市公共交通,对收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本仅简要分析大连市公共交通的换乘情况,进而对公共交通的换乘存在的问题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换乘优惠政策被认为是能够有效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的方法,提出基于换乘优惠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特征分析方法,以了解换乘优惠条件下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特征.以苏州市为例,分析乘客换乘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并以实例分析城市外围轨道端点站和中心区站点换乘接驳、换乘服务范围的差异.研究表明,早高峰期间...  相似文献   

20.
★为增加公交的吸引力,申城酝酿公交地铁换乘优惠,在43条线路实现优惠换乘的基础上,2007年将推广到全市的300条线路,并逐步推行老年人和学生的优惠乘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