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给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支点负弯矩段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以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工程B4标段(85十5×105+90)m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为例,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配合中支点桥面板滞后结合和支点升降法等措施进行施工.组合梁整孔预制(中支点两侧各约7.5m的混凝土顶板先不结合),运抵现场整孔架设后浇注底板双结合段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起顶组合梁,浇注顶板湿接缝混凝土,然后落梁进行后续施工.监测结果表明,体系转换完成后、二期恒载铺设前各墩墩顶混凝土顶板压应力储备为3.01~4.70 MPa,在二期恒载铺装前桥面线形的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普遍在3 cm以内,墩顶体系转换时应力和线形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2.
钢混凝土组合梁由于其较强的跨越能力、施工期间对桥下道路交通影响小的特点在立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深圳地区某立交工程中,由于受桥下已有道路限制及立交线形需要,需设置两层交叉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跨越已有道路,设计难度较大,经过多方案的计算分析,利用上下两层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既确保了结构安全又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进行分析。结合某公路通道工程1号桥施工,对桥面板施工全程进行三维数值仿真分析,探讨实际桥梁在各加载阶段的钢梁和混凝土板受力情况,为今后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面结构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交通和周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升,快速、低影响施工在城市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多梁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在城市桥梁建设中体现出施工周期短、施工阶段对交通影响小、工厂化生产、造价适中、能与标准段预制结构匹配等优势,可保证全线景观统一,有效缓解施工与交通冲突的矛盾,进而在城市高架桥中得到应用,是城市桥梁中较为新颖的结构形式.通过对钢-混组合梁采用多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梁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受力性能良好,在城市高架中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冬 《交通科技》2012,(4):44-46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结合了纯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梁优势的新型构件,其应用日益广泛.文中结合工程实例从结构构造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技术特点,论述了此类桥梁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银川滨河黄河大桥东水中引桥为双幅(5×80)m曲线连续钢-混组合梁桥,由开口钢槽梁和预制桥面板结合而成。桥位处施工场地受限,冬季长、冻土深。为实现冬季连续施工,该桥利用单侧场地,充分发挥钢-混组合梁的结构特点,采用无跨间支撑的整联横移技术进行双幅箱梁施工。在施工中,对地基进行冻结处理,在冻土上设预制扩大基础和钢管柱,形成快速拼装支架;利用双幅承台设横移支架和墩顶横向滑移装置,在顺桥向跨间无支撑状态下,将右幅钢梁整联横向滑移就位;采取了钢梁线形预设抛高、浇筑负弯矩区底板混凝土、设剪力钉及分步安装桥面板等综合措施,在无跨间支撑状态下将钢梁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结合,最终形成的钢-混组合梁结构满足设计目标线形与内力要求。  相似文献   

7.
摩洛哥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是非洲目前最大跨度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上部结构采用混凝土主梁与钢横梁及混凝土预制桥面板的组合结构型式。文中介绍了主梁长大0号块施工采用悬臂吊架分次浇筑,主梁标准节段采用牵索挂篮施工边主梁,再利用桥面吊机安装钢横梁和预制桥面板,长合龙段采用牵索挂篮分为2次浇筑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世界桥梁》2021,49(4)
钢-混组合梁与混凝土梁结合段受力复杂,为指导该类钢-混结合段设计,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钢-混结合段为有格室后承压板结构形式),制作大比例钢-混结合段模型,考虑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进行静载试验,分析9个工况下模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结合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研究结合段传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各工况下,全部钢构件和混凝土均受压,混凝土徐变效应引起结构应力普遍增大,其对钢构件应力影响程度较混凝土大;在最不利工况下试验模型各部位均处于弹性阶段,钢梁和混凝土所受荷载与应变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承压板承担了由跨中组合梁传递至钢-混结合段荷载的55%~60%,组合梁桥面板可成为减小承压板荷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广西柳州凤凰岭大桥为(96+124+3×130+90) m连续钢-混组合梁桥,主梁为等高双箱单室钢-混组合梁,由槽形钢箱梁和混凝土桥面板构成,梁宽46.6 m,该桥竖曲线由3段圆曲线和2段直线组成。钢梁采用连续步履式顶推、跨间不设临时墩的方案施工,最大顶推跨度达130 m。由于该桥竖曲线线形复杂、顶推悬臂长度较大、桥面板及体外预应力束施工工序繁杂,为确保施工中结构安全、成桥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从线形控制、导梁过墩控制、桥面板安装控制等方面进行施工控制。钢梁顶推施工时,采用几何状态传递法对各梁段安装线形进行预测与控制,确保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分析临时拉索张拉、环境温度改变与导梁前端位移响应关系,计算临时拉索张拉力,通过张拉临时拉索实现导梁顺利过墩;桥面板施工时,对皮尔格铺装法进行优化,改变桥面板安装顺序,确保了钢梁及桥面板应力满足要求,并缩短了工期。通过以上施工控制,该桥钢梁顺利顶推完成,全桥线形平顺,实测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成桥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0.
提出由混凝土顶板(CS)、哑铃形钢管混凝土(CFST)下弦通过波形钢腹板(CSW)连接组成的新型组合梁结构(简称CSW-CFST-CS-组合梁),可减轻结构自重,同时消除腹杆与下弦杆间连接形成的节点,有助于提高结构承载力.该文以四川干海子大桥为对象,进行波形钢腹板-双管弦杆-混凝土板连续梁桥试设计研究,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施工阶段的受力计算结果表明:试设计桥梁能满足设计要求,新型结构用波形钢腹板代替钢管腹杆,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理平 《桥梁建设》2007,(A02):45-48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105m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组合结构连续箱梁,采用梁场预制,大型浮吊海上长距离运输、架设的先进施工技术。简要介绍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马立芬  王冰 《桥梁建设》2012,42(1):84-89
昌平跨线桥采用两联跨度为(37+60+79+42.5)m及(42.5+79+42.5)m的钢-混凝土结合连续刚构型式.该桥主梁为钢-混凝土结合梁,钢箱梁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截面,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箱梁在中墩处与混凝土墩身固结,下部结构墩柱均采用矩形桥墩.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 Civil建立全桥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对该桥进行静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钢箱应力及结构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为减少对桥下交通的影响,该桥钢箱梁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的方法施工,预制桥面板按先跨中后支点的顺序施工,采用间断法安装.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悬臂拼装斜拉桥的线形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余昆  李景成 《桥梁建设》2012,42(3):44-49
针对悬臂拼装斜拉桥的线形控制问题,以穗盐路斜拉桥为背景,提出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理论以钢箱梁制造线形为目标,进行主梁线形控制的方法。该桥为对称独塔双索面塔梁固结体系,采用MIDAS Civil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钢箱梁在不同施工临时荷载作用下的制造线形和安装线形。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安装线形随施工临时荷载的不同而改变,制造线形是结构的稳定量,只要保证梁段的无应力状态量一定,则无应力线形是惟一的;实桥安装时按制造线形夹角进行安装,无论施工过程如何改变,最终成桥阶段的内力和位移与理想目标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14.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结合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为(90+160+2×616+160+90)m三塔双索面结合梁斜拉桥,其2~6号墩主梁为钢-混结合梁,采用预制拼装施工。4号(中塔)墩墩顶节间梁段采用无托架技术施工,3号、4号墩两侧梁段采用架梁吊机双悬臂对称架设法施工;5号墩上塔柱施工时采取塔梁同步施工技术,5号墩至4号墩跨中部位梁段采用单悬臂架设法施工;5号、6号墩间梁段采用钢管支架法施工。钢梁采用主动合龙技术,先合龙武昌侧梁段,再合龙汉口侧梁段。  相似文献   

15.
天津海河开启桥为一座跨径为76 m的双页立转式开启桥,针对开启桥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期间受海河通航条件限制,提出该桥钢箱梁架设采用半支架悬拼装方案。该桥钢箱梁单侧纵向分0~5号块,薄壁空腔内与轴承座附近的钢箱梁采用有支架施工,搭设钢管型钢支架,利用架桥机配合千斤顶依次安装0~3号块;跨中部分的钢箱梁采用架桥机悬臂拼装,利用300 t驳船将4号、5号块依次浮运至航道中央,利用架桥机提吊安装,精确定位后焊接成整体。通过线形监控及独特的钢梁尾销及跨中对中销装置的安装控制方法,实现了桥梁线形与跨中锁定合龙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6.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钢主梁预拼装线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证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钢主梁架设时的线形,对钢主梁工厂预拼装、测量控制及线形调整等几个方面技术进行研究。钢主梁构件组拼和预拼装均在胎架上完成,采用按制造线形布设的9道基线对各节段进行定位测量。测量控制网采用外控借线法建立,按拼装顺序由远及近定位每轮各节段构件。采用检定钢尺多测回测量法对前期安装的结合段钢梁与后期工厂制作的钢梁进行匹配测量。在钢主梁预拼装检验过程中采用调整装配和施焊顺序、重新制配钻孔、严格限定工厂质检时机、统一仪器精度级别等措施对钢梁线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墩顶4个节间钢梁架设方案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邓永锋 《桥梁建设》2012,42(2):7-12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总体架设采用散拼架设方案.为解决浮吊资源问题,结合钢梁总体架设方案,通过架梁吊机和临时支架的安装及架梁吊机在此站位情况下实现墩顶节间钢梁架设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该桥塔墩顶4个节间钢梁架设方案为:先利用浮吊趁高水位时在墩旁托架上安装1个临时支架,然后在此临时支架上安装1台WD70C型架梁吊机,利用该架梁吊机完成墩顶4节间钢梁的架设工作.目前,利用该方案已完成第1个节间的钢梁架设,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汪翀  刘涛 《世界桥梁》2021,49(2):31-35
赞比西河特大桥是赞比亚芒古塔博桥梁项目工程的控制性重点工程,主桥为(26.6+40+3×54+40+26.6)m钢—混结合梁桥.钢梁由2根工字钢板梁组成,间距5.5m,采用联结系连接.钢梁截面高度分别为1.6,1.6~2(变截面段),2,2~2.8(变截面段),2.8m,宽度均为0.8m.钢梁上部为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采...  相似文献   

19.
悬索桥扁平钢箱梁顶推施工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3跨地锚式悬索桥加劲梁为扁平钢箱梁,钢箱梁跨径组成为(40+430+40)m,采用多点临时墩顶推施工。为了确保钢箱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整体和局部受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临时墩支点高程设置形式、滑道支承形式和横向偏位等对钢箱梁受力影响较大。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线形控制、临时墩反力控制及局部应力施工控制等参数以及相应控制措施。实际顶推施工结果表明钢箱梁受力及线形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20.
晏敬东  陈强 《桥梁建设》2012,42(1):102-107
阳泉至盂县高速公路桃河特大桥跨石太铁路为(75+75)m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桥,为减少桥梁施工对铁路安全运营的影响,T构采用高墩转体法施工.T构转体长度为109 m,转体高度为51.15 m,转体重量为150 MN.为确保施工精度及安全,对转盘与滑道的安装精度及T构线形与应力进行控制,通过在承台内预埋调节螺栓及高精度的控制测量,使滑道及转盘的安装误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通过主梁预拱度设置、预压测量挂篮变形、T构自重控制、纵向预应力施工控制、桥面临时荷载控制、温度控制等措施,使梁体的应力状态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