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促进运输生产管理和调度指挥现代化发展,兰州铁路局信息技术处与运输部门合作,确立了研发运输决策支持系统的软件项目。按照铁路局的实际情况和运输需求的轻重缓急,制定了3个阶段的开发目标。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的研发任务。2003年4月28日,铁路局联合有关部门,召开了运输决策支持系统实施会议,介绍和发布了相应的系统软件,并且,部署了下一步实施工作。发布的软件一共有5项:调度轮廓计划管理系统;调度日间管理系统;车流推算及相邻分局分界口车流资料交换系统;路局货运调度管理系统;路局调度所车流台帐及综合分析系统。目前,局、分局两级信息…  相似文献   

2.
针对“非典”疫情造成旅客运输量下滑的情况,济南铁路局提出了“扩大货物运输,以货补客,增收节支”的重要措施。济南局电子中心急企业所急,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夺取抗击“非典”和努力完成运输生产经营任务的双胜利提供现代化手段和强力支持。(1)完成路局货运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实时收集全局各车站、分局的货主请求信息,为路局领导提供准确、完整的货源状况。于2003年5月16日在路局货调系统投入使用。(2)开发货运装车方案优化管理信息系统:根据铁路局“高效货源全力确保,一般货源优化配置,低效货源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3.
2002年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在路局、路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主要运输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经营效益创造历史新成绩,运输经营保持了高位持续增长的态势.2002年全局共完成货物发送15458万吨,同比增长7.6%;完成货运收入62.43亿元,增长4.7%,均创历史最好成绩.为了更好地适应货运市场新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增强铁路市场竞争能力,路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局货运营销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快货主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开发和运用,及时掌握运量变化,定期跟踪、分析,为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16~18日,郑州铁路局运输调度信息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议题是:加快全局运输调度信息化建设和开发工作,快速实现运输调度指挥现代化。郑州铁路局常务副局长王延安出席会议并做重要报告。会议明确了2004年调度指挥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步骤,进一步要求路局和各分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期完成工作。郑州铁路局召开运输调度信息工作会议!本刊通讯员@左长进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9日,兰州局信息技术处组织召开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会议,路局各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4项主要工作:完成全局TMIS确报站的软件升级和路局、分局三级建库工作;实现TD结合阶段性目标;建设兰州局调度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货物列车的实时追踪。兰州铁路局召开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会议!本刊特约通讯员@刘又奇  相似文献   

6.
TMIS分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TMIS分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是运行在铁路分局调度所,用于辅助运输生产调度指挥的生产信息系统.作为分局调度所日常工作的信息平台,能够及时全面的收集基层站段的生产信息,并向铁道部、归属路局提供综合的分局运输生产信息.分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TMIS系统中恰好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TMI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是货运营销的首要内容,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基础。分析了现行的货运计划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针对货运计划管理机制创新进行探讨,提出实施货运计划集中化运作的管理模式,由铁路局宏观调控计划总量,车务段进行集中化运作,可强化货运营销,提高运输效率,优化作业组织,降低运输成本,适应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路局直管站段以后,车辆调度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针对这一现状,首先阐述了车辆调度的工作重点,分析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就路局车辆调度如何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作用进行论述,并从宏观角度对今后路局车辆调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朱殊 《成铁科技》2005,(1):30-31
研究路局货运设施发展规划,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是贯彻和落实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回顾路局货运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路局货运设施规划的思路、目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管理系统呼唤更新 铁路货运日班计划管理系统中的承认车审批优化问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决策问题.随着铁路运输市场化和铁路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入,铁路局调度所不但在体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促进地区经济繁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强化管内运输组织、增加运输收入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因此对日常货运调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全路实行了路局直管站段的管理体制,生产力得到了充分释放。郑州局在运输效率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运输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2006年,路局直面2005年的运输问题,充分利用路局直管站段的优势,紧紧围绕车流径路、速度、密度、重量等几大要素,采取突破性措施,以最佳的运输方案、最好的过程管理,提高运输效率,挖掘运输潜力,实现既有运输条件下的效能、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运输结构性调整政策持续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实现货运增量目标,需要继续优化铁路调度指挥策略。结合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实践,从货源需求、铁路运输能力、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铁路货运增量的制约因素,提出铁路货运增量调度指挥优化对策,即:优化调度计划编制质量、提升车站作业效率、改善移动设备运用方案、调整施工方案、强化汛期运输能力调整、加强淡季货运营销,以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为实现铁路货运增量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使科技信息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路局运输生产、安全和经营管理。不断推动全局科技创新.局科委组建了西安铁路局科技信息中心,设在科研所情报室。2006年路局科技信息网正式成立,经路局科委审查,确定机关处室、基层站段的64名同志为路局科技信息员。中心为各位科  相似文献   

14.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9):I0001-I0001
2005年8月25日,铁道部运输局、信息办、信息技术中心在哈尔滨局联合召开了“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实施推进会”,18个铁路局的调度与信息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课题组作了“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的功能介绍;哈尔滨、上海铁路局作了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试点经验介绍;运输局调度部、信息办、信息中心领导均作了重要讲话和指示: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应用软件、统一组织实施、确保平衡有序”的原则,组织“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的推广实施,力争年底前完成全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升级工作,实现调度系统软件的规范管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为调度指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1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全局物资设备系统在路局、路局党委的领导下,围绕路局中心工作,战胜冰雪、地震自然灾害,克服了经济大幅波动带来的诸多困难,全力为提速调图、运输生产和铁路建设提供有力物资保证和设备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营指标和工作任务,物资设备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沈阳铁路局TDCS系统搬迁整合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是一个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网络系统,随着铁路分局机构的撤销,TDCS系统也必须进行撤并以适应运输指挥的要求。原沈阳分局调度所、锦州分局调度所、大连分局调度所和长春分局调度所的TDCS行调台移至沈阳路局调度中心,4个分局TDCS中心撤除,原来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纳入路局TDCS中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按照铁道部货票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要求,2004年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成立货票系统运行维护部,各项机制逐步健全,工作稳定有序。其中货运规章、文电的适应性维护是日常运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铁道部每年发布、批转路局以及地方货运规章、文电类别包括:  相似文献   

18.
货票是铁路运营的主要票据之一,是运输统计、财务管理、货流货物分析的原始信息,也是运输调度指挥作业不可缺少的基础依据.针对徐沛铁路管理处运输的特点和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开发了管内货运制票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货票、杂费等票据信息的管理水平,改进贷票信息监督和维护方式,满足货运制票和货运收入统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王小合 《铁道货运》2011,29(7):16-18
从作业效率,设备故障,货运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调度基础工作4个方面,分析制约铁路运输畅通和安全高效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工作的主要对策:精心组织施工,减少运输干扰;加强宣传教育,密切协调配合;狠抓设备质量,压缩设备故障;推进内涵挖潜,实现规模经营;夯实调度基础,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运用车的多与少与路局的运输正常关系较大。太多,可能造成运输堵塞;太少,又会影响运输任务的完成,因而运用车保有量的大小成了各级运输指挥部门注视的目标。 2005年3月18日新的太原局成立至今,在路局、路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运输部门围绕运输增量目标,不讲客观、不言困难,在全力以赴加强运输组织、优化调指挥的同时,立足内涵挖潜扩能,采取一系列运输组织措施,使运用车保有量稳定在规定的水平上,使全局的运输工作顺利进行,对完成卸、排、装任务和各项指标起到了明显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