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舰舰导弹是水面舰艇攻击敌方舰船的主要武器,是舰船论证初期需要考虑的重要武器装备。文章建立了舰舰导弹作战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并使用超级决策软件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的反馈结构评估框架来解决评估指标之间的非独立性和相互依赖关系。在对舰舰导弹三种方案的评估算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指标进行了成对比较,并通过计算极限超矩阵得出不同方案的性能理想化优势度值,为舰舰导弹的方案选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岸(对)舰导弹系指从岸上发射、攻击敌水面舰船的导弹,是海军岸防兵的主要武器之一。与岸炮相比,岸舰导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等优点,被称为海岸保护神。从诞生到如今,岸舰导弹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它和舰舰导弹、空舰导弹、潜舰导弹一起组成了反舰导弹大家族。然而,作为一种防御性武器系统,岸舰导弹具有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其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舰(对)舰导弹和空(对)舰导弹发展的步伐。尽管如此,岸舰导弹仍将是沿海各国岸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继续扮演海岸防卫者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张永生  肖雪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6):42-44,59
针对驱护舰艇舰空导弹对空防御作战方式,综合考虑舰空导弹的有效射程、指挥控制能力、突防能力和目标特性等方面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各因素权重系数的评估模型,计算得出了各因素权重系数,并经过检验证明其权重系数具有合理性。最后本文运用指数法建立舰空导弹作战能力的计算模型,可为进一步评估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舰舰导弹战斗部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舰舰导弹战斗部的发展历程。围绕提高舰舰导弹战斗部的毁伤效率这一关键问题,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对舰舰导弹战斗部及其装药和引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主要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单舰舰空导弹对空防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防御反舰导弹的有效兵器之一,舰空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决定了舰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的能力。舰空导弹的反导能力主要取决于舰空导弹的单发命中概率、目标的性质及对不同来袭方向反舰导弹的抗击次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和影响舰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海战场,舰载直升机除担负反潜作战任务外,还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执行反舰作战任务,有些国家海军甚至开始将反舰作战作为舰载直升机的首要任务。现代水面舰艇除可利用舰载直升机在战区进行前出隐蔽侦察、指示目标及为超视距导弹攻击进行中继制导外,还可用舰栽直升机挂载空舰导弹对目标实施直接攻击,从而有效扩大对海上目标的作战距离。局部战争表明,具有反舰作战能力的舰载直升机已被视为大中型水面舰艇在近岸水域攻击小型作战快艇的最有效装备,甚至是小型战斗舰艇的克星。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对舰载直升机的反舰作战予以充分重视,本文试对当前中国海军舰栽直升机的反舰作战能力加以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舰空导弹协同制导流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舰空导弹常见制导方法过程的分析,结合网络中心战以及协同作战能力的概念,提出多平台协同制导对导弹制导模式的要求,对未来舰空导弹协同制导时的制导过程进行初步探讨,并指出实现协同制导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杀伤区是舰空导弹重要的作战性能指标,针对某型导弹,从攻防对抗的机理出发,采用杀伤区概念定量描述末端舰空导弹对抗反舰导弹的拦截效能.首先结合舰空导弹杀伤区求解原理,建立导弹与目标的数学模型,给出杀伤区不同边界的计算原则,然后在分析舰空导弹双模复合制导作用距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运动特性的目标、不同探测能力的系统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导弹制导模式、目标运动特性和探测系统能力等因素对杀伤区大小影响显著.该仿真结果对舰空导弹拦截效能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两栖攻击舰是两栖作战的核心舰艇,具备对陆攻击与支援、两栖兵力投送、作战指挥等功能.本文就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与研究,着重探讨"美国"级的设计细节和特点,分析其设计局限性,最后归纳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舰上贮存可靠性对舰空导弹作战效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上作战需求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舰空导弹舰上贮存性能对其作战效能的影响。提出了舰空导弹舰上贮存可靠性对作战效能影响的具体指标,通过建立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舰空导弹贮存可靠性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关系,并提出了基于舰上贮存可靠性对舰空导弹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空袭作战模式由“低空隐蔽突防”和“饱和攻击”转变为在预警机指挥下,空袭飞机从舰艇编队防区外发射反舰导弹,采用远距离发射、低空突防、航路规划和饱和攻击的战术方法;传统的分层防御防空作战体系已不能适应未来的体系对抗、系统对抗的需要,基于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协同防空作战体系是舰艇编队防空作战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各国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船上各类艇、筏的布设位置大多在舯部附近,极少有不紧靠烟囱的情况。而舯部烟囱附近往往是声场、红外线场、磁场等最强处,在海战中这些部位最有可能被敌方的现代化导弹和制导炸弹击中,从而使艇、筏这类保障官兵生命安全的设备易遭损毁或是被熊熊大火所包围,丧失救生功能。为探求艇、筏的合理布设位置,使用了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理论。引举实例,在舰中一弹的前提下,靠近艉部的艇被导弹直接击毁的概率下降为靠近舯部艇的约1/40,安全性显著提高。因此艇、筏应尽可能地布设在战舰的艏艉两端。经过分析推荐了几个比较合理的建议性方案。  相似文献   

13.
RCS是影响防御系统雷达探测和目标识别的重要因素。针对导弹突防面临的预警雷达威胁,在空间弹道解算的基础上,分析弹头姿态角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雷达电磁波对导弹入射角模型。在雷达电磁入射角变化下,仿真分析弹道导弹中段RCS起伏特性。该研究为合理规划弹道导弹姿态控制要求,降低防御系统雷达探测跟踪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弹道导弹的防御与突防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战争中,弹道导弹已经成为杀手锏武器,其防御与突防技术日新月异。本文对弹道导弹防御与突防技术的发展作了总结,强调了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反舰导弹突破近程舰炮武器系统防御阵地的战场需求,研究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开火时机和命中概率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反舰导弹产生有效可靠的毁伤时的射击持续时间,计算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超音速反舰导弹在中末段实施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时对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为导弹突防和舰艇近程防御方面的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构建一个能够反映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改进型排队论模型,通过模型各项指标的研究评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最后以某型驱逐舰的舰空导弹系统为例进行模型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末端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场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末端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特点,从自然环境、电磁环境、目标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末端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能面临的战场环境及其对舰艇防空作战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末端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作战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面舰艇编队自身雷达引导距离不能保障导弹的最大有效射程,而预警机作用距离可远大于导弹最大有效射程,且探测精度高,因此对预警机引导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进行分析。应用概率论方法,提出预警机引导导弹攻击概率评估模型,并运用Matlab仿真,对预警机引导导弹超视距攻击的概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运用预警机可大大提高导弹超视距攻击的概率,有利于水面舰艇编队先敌攻击,提高了水面舰艇编队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军的“伯克”级驱逐舰拥有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卓越的防空和对舰作战能力。本文剖析了“伯克”级驱逐舰的反导作战思想,对其探测跟踪能力,作战反应能力以及打击平台,区域防空,点防御和电子战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详细的讨论,从而找出其反导作战存在的薄弱点,为反舰导弹突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单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昂  庞宇  李斌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3):55-57,65
简要分析影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建立单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与专家组决策法(Delphi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且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后规范化处理,给出分级的单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综合评估模型并举例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是一种对单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评估的方便、实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