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季节对驾驶员行车的影响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们大多情绪比较低落,思维迟缓,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协调性等均相对降低,做事条理性与逻辑性也低于其他3个季节。冬季驾驶员应特别注意增强动作灵活性、准确性、协调性,在行车过程中时刻保持大脑思维的积极性、果断性以及准备性等,提高应变能力,注意行为、动作的条理性。  相似文献   

2.
身心疲劳会使驾驶员的驾驶机能下降、失调,对安全行车产生不利影响。统计显示,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有较大比重。疲劳后的主要表现有:⑴反应时间显著增长。据研究,工作1天后,驾驶员对红色信号、声音及其他刺激因素的反应时间增长了,有的甚至增长2倍以上。⑵操作能力下降。疲劳之后,动作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应(对于较强的刺激出现弱反应,对于较弱的刺激出现强反应)。动作的协调性也受到破坏,以致反应不及时,有的动作过分急促,有的动作又过分迟缓。有时,做的动作并不错,但不合时机,这在制动、转向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⑶判断失误…  相似文献   

3.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驾驶员的操纵动作模式主要成分结构,采用Matlab编写了主成分分析算法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选取问卷中超车、转向和并线3种驾驶行为的数据,分析得到这3种驾驶行为对应的驾驶操纵动作模式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和贡献率。结果表明:通过研究驾驶行为及其对应的驾驶操纵动作模式,可以发现对特定驾驶行为影响较大的驾驶操纵动作,进而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反向实现个性化驾驶行为的识别,为后续设计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前驾驶员状态监测目标动作报警阈值的确定多根据技术能力及驾驶员驾驶习惯讨论得出,缺乏理论依据。为此,论文通过设计实验通过驾驶模拟器采集车辆操纵及运行状态参数,建立车辆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通过K-means算法对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数据集进行聚类确定报警动作阈值的方法,可以为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开发及相关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尽管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通过采访我们发现造成交通伤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功不扎实据统计,新司机在交通事故中占了相当的比例,主要是他们驾驶经验不足,驾车基本功太差,对道路状况还有交通规则不熟,碰到紧急情况应变能力更差。新驾驶员肇事原因主要表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驾驶风格的差异会引起纵向加速度决策与最优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改进了基于最优预瞄的驾驶员纵向加速度模型,以跟随速度为参考量,提出了多点多目标的二阶预瞄决策模型,并以预瞄视野、决策意愿和决策偏差表征驾驶员的驾驶风格进行建模.通过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验证模型可以反映出不同驾驶风格下的驾驶行为,为研究分析真实驾驶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降雨是平时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天气。雨天环境的特殊性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子。对于雨天环境下驾驶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帮助驾驶员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通过对雨天条件下驾驶行为进行研究,明确降雨对于驾驶员的实际操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对降雨天气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具体分析,即驾驶员视野、轮胎抓地能力和道路功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理解驾驶员行为特征,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类人驾驶能力,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于自然驾驶数据集,对驾驶员在弯道行驶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开展了研究。选择车辆纵向速度、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和车速作为驾驶员行为特征,选择弯道曲率半径作为道路几何特征,利用车辆动力学原理进行弯道工况识别,通过核密度估计及相对熵对数据集特征参数分布的收敛性进行验证,并对弯道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行为特征及道路几何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可以为设计具有类人操作特性的自动驾驶或驾驶辅助个性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行车安全的关键在于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一旦驾驶员的行为发生反常,功能出现失调,就不能有效地控制汽车正常行驶.在行为失调不能自控的情况下,这种潜在隐患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构成驾驶员行为失调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行车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某种突然情况的出现而发生车辆事故。临危之际,驾驶员如能采取恰当的应急措施,往往会化险为夷,至少可以减少事故危害程度。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驾驶实践经验,介绍几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轮胎爆裂后轮胎发生爆裂后,除了车身上、下颤动外,一般倾斜度不会很大,转向盘也不会出现大摆现象。此时驾驶员不要心慌惧怕,一般在车速不太快的情况下,只要轻轻踩下制动踏板,汽车即可慢慢停下,千万不可采取紧急制动。前轮胎爆裂后,汽车转向会发生较严重的偏离现象或摇摆。此时,驾驶员必须双手用力控制转向盘,放松加速踏板,保持车辆…  相似文献   

11.
简述当前开展面向安全预警的机动车驾驶意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从驾驶员行为及驾驶动作序列角度开展驾驶意图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介绍了 2种基于概率与数理统计的机动车驾驶意图建模方法.结合驾驶员在直线封闭路段实施驾驶行为特征,阐述使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理论建立驾驶意图模型的步骤以及模型参数学习和系统在线优化算法等内容.对驾驶意图模型网络结构、动态性能方面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驾驶园》2015,(5)
<正>我们都知道开车需要驾驶人较高的专注力,才能确保交通顺畅及公共安全,然而"疲劳驾驶"所发生的交通意外却层出不穷。驾驶人在嗜睡程度较高时,专注力还有应变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如果发生紧急状况,驾驶人可能无法迅速反应,也往往因此造成事故。下面是近期发生的因疲劳驾驶遭遇车祸的案例,惨烈的现实足以引起驾驶员朋友的警醒。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记满12分驾驶员的不当驾驶行为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选取包头市扣满12分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利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驾驶技术和人格量表,获取了570份有效样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量表中的题目分别重组形成综合性指标.为研究不同性别司机不当驾驶行为的成因,将被调查驾驶员按照性别分类后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驾驶员群体及其对应的驾驶特性和人格属性得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年龄较小、结婚率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群体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较差;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男驾驶员驾驶行为和驾驶态度存在问题.对于女性驾驶员来说,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也较差;年龄较大、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三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同时自律性较差;年龄较小、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女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研究成果可以为多发不当驾驶行为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和行为矫正提供参考,有助于对驾驶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状态不良会引起驾驶员行为不当而造成事故.为了合理设置交通设施,提高驾驶安全性,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试验,分析了交通设施对驾驶行为影响的7个方面.问卷调查侧重于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不同驾驶员行为的影响,现场试验则针对特定路段进行驾驶行为的视频记录和分析.试验结果与路段交通事故数据联合分析发现,因道路交通设施设置不良而导致驾驶员行为事故的比例约占24%.合理设置设施的位置、数量、形式,使其符合驾驶员心理,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着眼师以下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新形势、围绕后装合一保障新情况,按照培养驾驶员"用修双能"综合能力的思路,严格落实分级分类训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创新培养. 一、合理分级分类,严格专业训练标准 (一)按能力分级.一是新训驾驶员训练.上年度新训和直选驾驶员专业技能普遍较为薄弱,采取集中组训的方式,重点组织场地驾驶、一般道路驾驶(运输车驾驶训练、特种车驾驶训练、指挥车驾驶训练)、复杂道路驾驶训练.二是在职驾驶员训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交通状况下驾驶员的视觉注意特性.根据实际交通状况下驾驶员的视觉注意行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交通环境驾驶仿真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交通环境照度、驾驶速度和视觉注意转移方向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速度对视觉注意反应时间没有明显影响;年轻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比年长驾驶员短,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对于年长驾驶员,黄昏时的视觉反应时间比白昼时长;视觉注意从近处转移到远处的反应时间比从远处转移到近处要长;但通过提示,预先告知在视觉深度转移方向时,反应时间可以缩短.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同时,由于环境的逐渐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在出行时选择公交或者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因此,公交车驾驶的安全问题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相关数据表明,驾驶员的违规驾驶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应从驾驶员的角度出发,分析公交车驾驶员安全与驾驶视觉特性的关系,有效保障公交车行驶的安全性。公交车驾驶员是驾驶行为的参与者,行驶过程中结合视觉信息操作驾驶行为。本文简要概述了驾驶员的视觉基本特性与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及驾驶经验对视觉特性的影响等方面,基于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有明  陈翔 《驾驶园》2011,(7):62-63
安全教育应社会化制度化,用全社会的力量来搞好安全宣传,普及安全教育,"三位一体"模式强化驾驶员管理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三位一体"交通安全模式是指在驾驶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除了由单位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教育和管理外,针对车辆运行中驾驶员单人(单机)操作、流动性强等特点以及驾驶员个人的行为习惯、家庭生活、兴趣爱好、性格情绪等因素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峰 《汽车运用》2003,(7):37-37
驾驶员心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常见的容易诱发车辆交通事故的驾驶员不良情绪有以下几种,需格外警惕。 气愤 战友们整天在一起工作、生活和学习,难免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公正,都会使当事者产生气愤的心理情绪。若驾驶员带着气愤情绪开车,就会导致驾驶动作过大、过猛,  相似文献   

20.
驾驶员管理是道路运输安全和节能管理的基础和源头。为加强道路运输企业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与节能的管理考核,降低运输企业的监管成本,研究并制定了一套基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数据(以卫星定位数据为主)的驾驶行为安全与节能评价方法。首先根据驾驶员驾驶行为的特点和行业管理要求,建立驾驶行为安全与节能评价指标模型,从卫星定位数据中提取了10项驾驶行为安全与节能二级评价指标,根据指标的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长等进一步细分得到17项三级指标。给出了各项三级评价指标的具体识别和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各项二级评价指标的得分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对应权重。随后采用加权平均方法,最终得到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安全评价结果、节能评价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完成对驾驶行为的评价和分析。选取某客运公司行驶时间段和路段等较具代表性的道路运输车辆,利用其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卫星定位数据,对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并与现有其他相似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安全与节能两个角度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有效评价,帮助运输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和管控驾驶员的不规范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