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我国现行有关政策规定,来自外国或港、澳、台地区的合营者在我国大陆境内同我国大陆的公司、企业投资兴办合资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建设和经营港口码头可以享受优惠待遇。  相似文献   

2.
《船艇》1988,(11)
从国家建材局获悉,外商到我国投资建材生产企业,可享受下列优惠待遇:——外资入股比例不限,可从25%到独资,合作年限最长30年;——中外合资企业从获利的第一年开始,2年免交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缴纳所得税;——中外合资企业在减免所得税期满后,如果当年产品产值70%以上用于出口,  相似文献   

3.
杨立夫 《中国港口》2003,(11):31-32
<正> 上海港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简称:上港货运)是按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箱)战略发展的部署,于2002年8月,由上港集箱投资,在原SCTFA的基础上对上港集箱安达路堆场、上海港仓储投资管理中心共青码头分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资源整合而成立的国内合资企业。通过一系列的高效运作,现已成为集团内物流核心企业,并在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4月中旬,迪拜环球港务集团(简称DPWorld)接到了青岛市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复,批准了其位于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东侧的码头项目与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QQCT)的合并。于今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投资34.76亿元的青岛港前湾迪拜码头项目,是继前湾港香港招商局码头、前湾港三  相似文献   

5.
1996年8月21日,外经贸部发布实施《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就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申请经营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企业,必须是外经贸部批准的、全部资本来源于中国大陆或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合资合作的国际货物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生产经营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快速增长,外资纷纷进入我国港口市场,到2004年末,共有28家外商股权(含台、港、澳资本)投资我国沿海集装箱码头企业。这些合资企业2004年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占沿海港  相似文献   

7.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公司)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港口集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集团)与全球最大的航运企业——丹麦埃彼·穆勒—马士基集团(A.P.M oller-M aersk G roup)所属的码头公司(A PM T)在中国上海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注册资  相似文献   

8.
4月中旬,迪拜环球港务集团(简称DP World)接到了青岛市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复,批准了其位于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东侧的码头项目与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QQCT)的合并。于今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投资34.76亿元的青岛港前湾迪拜码头项目,是继前湾港香港招商局码头、前湾港三期后三个泊位、青岛港油三期码头等项目之后核准的又一个重大项目。但仅仅过去两个月,DP WorLd已改变其独资建设、经营码头项目的计划。对此,迪拜环球港务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大千表示,此次合并不是迪拜环球港务退出,而是以股东身份与QQCT合作以达到企业整合后的效益最大化,投资建设码头仍会按计划进行,合并后将进一步提升青岛港集装箱码头在东北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船艇》1995,(8):13-17
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新港船舶修造厂(以下简称:新港船厂)和新河船舶修造厂(以下简称:新河船厂),经上级公司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批准正式合并成立——天津造船公司。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CT)是由上海港集装箱综合发展公司与香港和记黄埔上海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沪港合资企业。自1993年8目12日正式营运以来,成为目前国内吞吐能力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也是沿海地区最大的港口合资企业之一。1995年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129.4万TEU,占了整个上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79%,使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跨入世界20强行列。 为了满足上海口岸进出口贸易量日益增长的需求,SCT组建后,在1994年9月投入了3.5亿人民币的巨额资金对所属的张华浜码头3—4泊位和军工路码头1—3泊位进行了改造,于1995年底两码头5个万吨级泊位竣工验收,投入了使用。与此同时,还大规模地改建和扩建了集装箱堆场,使码头的吞吐能力比改造前增加了三倍,达到170万TEU,堆场箱容量可达6万TEU。  相似文献   

11.
田建芳 《水运管理》2006,28(2):37-39
阐述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对水运企业会计核算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船舶建造各个阶段的全面应用,信息安全问题日显重要。任何疏忽和漏洞都可能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削弱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泄漏。本文简述了信息安全体系在造船企业中的应用,并着重论述和介绍了加强用户桌面计算机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开展电子商务的意义 1.电子商务为航运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提供了可能 因特阿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利用因特网进行营销活动有着广泛的客户基础。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航运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急速演进,世界贸易高速增长,国际运输业也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国际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日益严峻的经营压力,国际航运企业调整和拓展服务范围已经成为其努力摆脱目前困境的必然选择。电子商务使航运全球一体化成为可能。航运企业如能把握这一机会,其市场…  相似文献   

14.
王伟 《集装箱化》2003,(8):31-33
2002年底,外资船公司单方面宣布降低甚至取消我国货代企业的佣金,此举在货代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联想到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入世后一年放开外商进入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领域控股权,四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子公司;以及货代企业将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有理由认为我国的货代企业,今后几年内将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5.
李兴湖 《水运管理》2005,27(8):12-13
对当前港口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实际出发对做好港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航运企业的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梅 《世界海运》2003,26(5):26-27
阐述了21世纪的航运市场出现的竞争形势,科技与人才、知识与信息、服务与质量的竞争已成为当今市场竞争的核心。我国航运企业应及时认清新的竞争形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新的竞争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培育两大"龙头" 记者: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航运、造船业持续低迷,我国民营船企备受煎熬.在这种形势下,民营船企如何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于泓  王在凤 《世界海运》2003,26(5):24-25
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国际海运企业需要CRM为其解决营运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具有一定理念特点和技术特点的CRM能够帮助国际海运企业完成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深入发展,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批加工、操作型的企业,以往完全是按国家计划"拨米、给米"的模式经营,现在则必须迅速地转变为"找米、寻米"型了,这一巨大的转变,随之而来向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提出了一系列同企业命运攸关的问题.在新的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中,企业经营观念及经营方式如何转变也突现在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面前了.本文就经营者关注的"生产是企业一线"的问题,发表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技术创新”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分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技术创新存在的某些不足,从“市场”的理念、“链”的理念、“风险”的理念、“协同”的理念、“改革”的理念及“战略”的理念等6个方面,阐述重视和加快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