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玉果 《中国水运》2010,(9):224-225
本文通过介绍邵伯三线船闸闸室墙工程结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闸室墙倒角出现裂缝位置及分布,具体分析闸室墙倒角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供具有类似的船闸闸室墙结构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2.
陆宏健 《水道港口》2009,30(5):365-368
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设计水头为10.5m,输水系统类型为侧墙长廊道短支孔分散输水系统。船闸区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冲积的粘土,闸首闸室基础均置于石灰岩地基上,岩石完整性相对较好,因此具备采用衡重式或混合衬砌式闸室墙结构的条件。经充分比较,采用闸底长廊道输水系统、混合衬砌式闸室墙结构的方案,船闸充、泄水时间均可控制在10min以内,闸室内泊稳条件良好,达到了优化方案节省开挖量和混凝土工程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Ⅲ级船闸,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闸室墙面遭受设计最大吨级船舶以最大碰撞角度和规范规定的最大航速碰撞闸墙时的内部应力分布情况,发现闸室混凝土结构采用常规的C25强度等级不足以保证闸墙表面承受碰撞时引起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同时,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闸墙混凝土需要满足的各项强度指标,并且通过实际工程的现场试验研究验证了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指标的可靠性,为船闸工程设计和结构修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谏壁一线船闸西侧闸室墙发生前倾的原位测量和检查资料,在对该段闸室墙前倾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预应力土锚方案进行加固,经使用验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在建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的研究分析,基于ABAQUS平台建立了适用于船闸闸室的地连墙整体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工期不同阶段拉锚体系的受力变形。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建立的整体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施工期不同阶段地连墙和锚碇桩的变位情况以及拉杆的内力变化。同时,基于该整体模型重点探讨了地连墙板桩结构的拉杆布置、闸室土体开挖和墙后填土方案等对板桩结构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闸室土体开挖对板桩墙内力和变形影响最大;拉杆数量及拉杆高程都应该合理布置,以避免地连墙的拉应力过大;先开挖闸室内土体再回填板桩墙后土体的施工方式更利于拉锚体系的整体受力和变形。  相似文献   

6.
姚平  沈菊燕 《水运工程》2023,(4):201-206
结合京杭运河杭州八堡船闸闸室墙施工的特点,研制了闸室墙整体浇筑移动模架及皮带机输料系统。高大闸室墙通过移动模架整体支立定型钢模板,结合皮带机输料系统浇筑低坍落度混凝土工艺,实现一次性整体浇筑,避免了分层缝渗水、错台等缺陷,有效地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常规泵送工艺坍落度大易形成裂缝的问题,提高了施工工效及闸室墙内在和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7.
陆飞 《水运工程》1999,(6):18-23
将坞式闸室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分别将底板和闸墙作为弹性地基梁,建立基本方程,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反映墙后土压力与闸墙变形之间的协调,采用幂级数法求解。  相似文献   

8.
沈旭鸿  王仙美  苏超 《水运工程》2021,(11):148-152
为解决重力式闸室墙前倾问题,以某船闸工程为例,对多个加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推荐方案的设计参数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土层锚杆加固方案造价经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其锚索张拉力对重力式闸室结构影响的敏感性较小,张拉高程在约2/3墙高处墙身应力较小,当锚索间距较大时,锚索间土体会出现一定的拉应力。合理设计预应力土层锚杆参数,可有效控制墙身及土体应力,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该方法不仅可应用于船闸大修工程,也可为水闸、箱涵等其他类似水工结构的加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水头混合式闸室墙结构设计领域,以柳江红花水利枢纽复线船闸闸室墙为例,结合ADINA有限元模型分析,进行锚筋计算方法的研究。通过分析,锚筋受拉过程轴向变形u与距前趾的垂向距离L_i近似成正比关系,利用u与L_i的关系,通过假定建立锚筋轴向拉力F_i与L_i及锚筋产生的力矩M_i与L_i的公式关系。为满足闸室墙检修工况下抗倾覆稳定性要求,结合锚筋提供的弯矩值Mi反推拉力值Fi,锚筋提供的拉力值均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且越靠近顶排,锚筋发挥作用越大。通过与现有传统锚筋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该计算方法相对合理、准确,更加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0.
分析船闸工程闸室侧墙混凝土裂缝的状况,总结预防此类裂缝发生的措施,对裂缝提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刘杰  刘夕军 《水运工程》2011,(12):50-53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实践中,导墙的一些重要功能通常被忽略,因此过去导墙的经验设计是缺乏科学性的.通过对导墙功能的全面分析,提出超深矩形地连墙导墙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导墙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导墙的深度、幅度、抗滑移稳定性及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公式,为今后的地连墙导墙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在某地连墙码头工程超深矩形桩导墙施工中进行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际工程,提出在堤防工程中采用深弧型防浪墙.此防浪墙较直立型防浪墙能降低提项高程,节约工程投资并增强堤防的景观效果.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断面物理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采用深弧型防浪墙较直立型防浪墙能降低堤顶高程20~50 cm,在堤防工程中采用深弧型防浪墙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对研究水工建筑物和复杂地基联合作用方面具有突出优点的有限元法,建立适宜衬砌墙结构特点的数学模型,研究墙体与基岩间的接触状态和接触应力,掌握其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探讨接触面粘结力对墙体应力的影响,并将数学模型分析的结果与物理模型的试验结果和材料力学的分析结果相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造成这类差异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墙体强度与稳定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对船闸衬砌墙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王有为 《港工技术》2011,48(1):22-25
通过位于大块石回填区域的塑性防渗墙的施工案例,重点介绍新、老防渗墙连接方式,在松散回填层上构建施工平台时的防坍塌处理措施,大块石回填层钻孔斜率控制及钻进方法,漏浆、塌孔、卡钻等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针对塑性防渗墙设计中由于指标较多、指标间相互制约所造成的现场施工控制困难,结合实际施工案例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临近原一线船闸建筑物的扩建船闸挡墙高、变形要求严格、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期兼做船闸围堰等技术难点,经比选提出胸墙式双排桩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受力特性。监测表明,相对传统结构形式,该结构桩身受力和变形均较小,对临近现有建筑物的安全有保障,在类似边界条件的工程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庆梅  易一平 《造船技术》2013,(5):42-43,56
提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架道路(钢箱梁区段)两侧的防撞墙钢筋现行装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焊接结构和施工工艺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避免钢箱梁表面母材的损伤、提高钢箱梁段的施工质量、保证高架道路安全性及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陈日胜  周翰斌 《水运工程》2011,(11):232-236
埃及塞得东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的超深T形地下连续墙位于上软下硬且临海水位高的地层中,由于软弱土层深厚且槽孔深度超过60 m,因此成槽技术是施工的关键,需要解决槽壁易坍塌及确保槽孔垂直精度大于1/300这2个重大技 术难题。选择液压抓斗成槽机及旋挖钻机组合作为成槽施工的主要设备,施工中通过采取钻设引导孔、槽壁预加固、改善泥浆性能、保持槽内液面等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了成槽施工的重大技术难题。结果证明:超深T形墙的槽孔垂直精度高,没有塌孔现象,成槽时间较短,成本低,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下连续墙或混凝土板桩墙的干船坞墙体,其外衬砌墙容易出现裂缝,并最终导致裂缝漏水,严重的甚至导致漏砂,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衬砌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衬砌墙裂缝的预防措施及裂缝出现后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海关船厂1#坞接长工程属于旧坞改造,在原坞尾接长70 m,原坞拆除2.5 m并恢复。根据施工过程中的特点,介绍坞墙施工中模板、止水带、混凝土等关键工艺的施工方法及体会,并对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顺层岩质岸坡上板桩墙的墙后土压力进行分析计算,探讨了不同结构面倾角时板桩墙自身的位移以及墙后土压力的变化趋势,得到了板桩墙墙后土压力的大小和土压力分布形式。结果表明:顺层岩质岸坡上板桩墙的墙后土压力合力值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加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同时墙后土压力的大小不是随入土深度的增加而简单地呈线性增大,而是出现不规则的增大或减小,墙后土压力最大值基本都出现在墙体临空界面处或者墙体的底部,在进行板桩墙稳定性分析中应全面考虑墙底部及板桩墙临空界面处最大土压力。研究成果可为完善《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