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PIS)和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BTC)系统的车地无线组网技术基本采用WLAN技术。针对WLAN车地无线技术组网方案的不足,提出了基于TD-LTE(分时长期演进)技术的轨道交通车地无线组网技术方案。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的特点,对TD-LTE车地无线网络存在的干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对无线通信技术的更高要求,提出将TD-LTE技术及一体化基站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从无线通信系统总体架构和无线覆盖两方面论述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方案;从抗干扰、移动性、可靠性、安全性、标准化与互联互通、抗毁性、时延和带宽等方面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方案的优势;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采用TD-LTE技术是轨道交通行业车-地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根据目前不断增长的无线带宽需求,将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长期演进)技术作为最合适的车地无线通信方案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现实背景,利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真实环境,经过严密的分析研究,将合理的区间无线覆盖方案与先进的TD-LTE技术完美结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的流畅传输.  相似文献   

4.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通过对TD-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承载业务、网络构架、信号干扰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适合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TD-LTE系统方案及干扰解决措施,为城市轨道交通TD-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采用TD-LTE技术进行轨道交通综合业务承载的可行性,分析车地通信业务的承载需求和TD-LTE的技术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综合业务承载的TD-LTE车地无线技术方案,并在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上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TD-LTE技术可以满足轨道交通综合业务承载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TD-LTE技术及相关规范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及推广,新建线路工程相关系统的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通过L T E技术实现综合承载。因该频段可申请的频率资源有限,实现信号系统与视频业务综合承载的方案已不能完全满足传输业务性能要求。以实际工程为案例,提出利用有限的L T E稀缺频率资源综合承载信号系统和无线智能运维系统业务的创新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LTE综合承载提供设计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在我国不同城市中的建设发展,能满足列车高速运行下的无线通信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网络承载业务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基于分时长期演进(TD-LTE)技术组建的无线综合通信网建设方案,综合承载无线集群系统、乘客信息系统、信号系统、列车视频和车辆状态信息监控系统等业务,进一步提高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性和乘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数字集群通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对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的需求;通过对TETRA(陆上集群无线电)和TD-LTE(时分长期演进)的技术比选,给出基于TD-LTE宽带数字集群的解决方案.结合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TD-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情况,验证并说明TD-LTE宽带数字集群基本满足地铁的使用要求,并对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讨论并尝试着建立基于LTE(长期演进)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宽带无线通信网。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的现状、LTE技术,以及目前基于LTE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宽带无线通信网的进展,能够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车-地信息综合承载提供较为全面的视角以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济南市轨道交通使用城市轨道交通长期演进系统进行车地无线综合承载系统建设时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长期演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种新的建设方案,并对免授权频谱长期演进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出了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综合承载系统建设的组网方案。该研究有助于解决频率资源不足导致的传输速率无法满足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多元化、安全可视化需求的问题,为智慧地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数字集群通信建设情况切入,选取国内在轨道交通广泛应用的窄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TETRA体制)和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TD-LTE技术),对两种方式的系统特性、建设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轨道交通行业现状和业务需求,详细对比两者技术参数和支持业务的能力。对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国内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做出分析总结,展望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为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通过TD-LTE(分时-长期演进)技术的技术体制和特点,详细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业务的需求,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方案:综合承载方案和分类承载方案,并对两种组网方案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对无线通信的需求;结合郑州地铁1号线TD-LTE(分时长期演进)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方案和实际测试数据,证明TD-LTE技术在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大带宽传输能够实现多业务承载,具备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业务整合的条件,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的安装要求,说明TD-LTE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专网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市域铁路是解决市域范围交通需求的有效途径。介绍温州轨道交通发展模式,车辆、限界设计、行车组织、车站建筑、桥梁结构、轨道工程、供电系统、信号体系、通信技术等市域铁路关键技术;从运输能力、线路条件、设备技术条件和投资效应等角度,分析市域铁路与中等城市的适应性。温州市域铁路是一种新模式,采取城轨运行模式,集合国铁乘坐舒适度和地铁的便捷性,具有行车速度高、运能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TD-LTE系统5MHz+3MHz带宽组网方案的背景及原因,对3MHz带宽组网方案的网络性能、带宽容量和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经过测试及验证,发现在不改变TD-LTE系统硬件和外界无线环境的情况下,使用3MHz带宽承载车地通信业务性能指标,可满足列车CBTC业务的需求,而且通信频段隔离2MHz带宽后,移动运营商GSM1800邻频信号对3MHz带宽网络的干扰影响会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6.
杨利强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117--120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传输系统主要采用独立建设的模式,不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降低建设成本。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建设现状和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乘客信息系统、信号系统、无线调度系统等车地无线通信的业务功能需求。通过对无线宽带集群技术的分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实例,探讨基于分时长期演进(TD-LTE)平台实现"多网合一"无线传输的可行性,提出基于TD-LTE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融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包含控制中心、车站/车辆段、车载等3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城轨交通CBTC车-地无线通信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车-地无线通信应用需求、目前的解决方案和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是LTE(长期演进)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目前CBTC车-地无线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城轨交通CBTC车-地无线通信须选用专用频段通用体制的无线通信系统,并结合目前LTE技术的发展现状、城轨交通CBTC车-地无线通信特点,对在专用频段采用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的可行性、必要行、技术方案、频段频点规划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魁 《都市快轨交通》2017,30(5):103-108
市域铁路各无线传输系统独立建设,分别运营维护,增加了前期建设投资和后期运维成本。通过分析市域铁路各业务承载需求,比选当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提出基于TD-LTE技术的综合承载信号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无线语音调度系统、列车状态监测系统和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手持终端在线传输等业务的多网融合解决方案,并介绍在工程实际中TD-LTE频率资源的选择和网络架构的搭建,为后续市域铁路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阐述轨道交通供电检修作业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针对传统供电检修作业模式的不足,结合最新的计算机、通信及自动化等先进技术,通过在作业准备、人员进场、作业过程、人员撤离等关键环节,加入作业票内容技术关联、工器具自动清点、人员进场安全管控、现场安措部署安全管控、人员及工器具遗留检测等技术措施,实现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检修作业的全流程闭环安全管控,确保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阐述闭环安全管控技术在国内轨道交通的应用情况,并分析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国外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指出超大城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应基于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实施,并给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系统制式、设计速度、线路运输能力、运营模式及收费方式等主要技术指标选择。以广州为例,提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贯穿式"空间网络布局的设想方案,并通过与地铁线路互联互通,实现广州远郊区域快速通勤的目标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效益最大化,为国内(超)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