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袁日兴 《珠江水运》2009,(10):74-75
以崖门5000T出海航道整治工程YM3合同段大杧岛潮位站工程为例,介绍GPS-RTK与全站仪交会联合在海上定位打桩的一种简便的定位方案及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定位于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其AGV导航系统基于磁钉引导技术开发。结合工程实践,针对导航系统的磁钉安装定位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大范围条件下的静态控制解析法,采取GPS静态控制加全站仪极坐标进行定位。计算分析了该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能够满足AGV导航定位所要求的磁钉安装精度。  相似文献   

3.
罗林 《水运工程》2005,(2):58-60
利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测边交会确定待定点的坐标,在航道控制测量工作中得到较好地应用,为研究特定点的精度与交会图形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推出全站仪自由设站测边交会精度估算公式的基础上,对其有利图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证明:当采用对称交会β1=β2,且交会角γ>90°时,交会图形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张小辉 《珠江水运》2023,(20):100-102
近年来随着PHC桩生产工艺的日益成熟,PHC桩在诸多高桩码头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桩位定位技术也随之日益发展和完善。对于PHC桩高桩码头而言,PHC桩基的施工质量在高桩码头整体工程质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桩位的控制对桩基的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桩定位的好坏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尺度和受力情况,从而影响整体码头的质量。桩的定位可根据项目实际环境条件及桩位布置进行选择相应适合的技术方法,桩的定位分平面定位和高程控制,测量定位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可选择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和GPS,仪器间可互相配合使用。本文就PHC桩定位施工方法进行总结阐述,并结合实际的施工案例进行实际应用的谈论,以期为相似高桩码头工程桩定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石港外贸码头工程钢管桩桩基为钢管桩,钢管桩分为直桩和斜桩两种,斜桩的斜度为4:1,且有15°的水平扭角,直桩定位相对简单,但斜桩沉桩定位控制难度很大。文中浅析了利用全站仪、经纬仪及水准仪采用前方交会法进行定位及高程控制。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提高目标定位精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新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0):56-59
无人机电视图像定位技术,由于采用的单站测角测距方法,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不足;空间两点交会定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目标定位精度,但还不能达到高定位精度要求。通过空间三点,建立了空间三点交会定位模型;并且与现有的共线定位算法相结合,通过差分定位原理,达到快速与准确获得任意点坐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湘潭湘江四大桥高塔柱索道管精密定位测量实践,分析了索道管定位方法,总结了三维极坐标法放样高塔柱索道管的原理、精度和数据处理等问题,证明是可行的,能确保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J型铺管船的静、动态动力定位性能开展研究,得到风速包络线和推力使用率,确定了铺管船能够抵抗的极限载荷,以及在作业工况下推力使用情况。在时域中对动力定位的J型铺管船进行了运动模拟,确定了船舶的定位精度,并对铺管作业对定位能力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了以不同角度进行管道铺设时对推力使用率的影响,在时域中研究并比较分析了进行铺管作业船舶的动力定位精度。本文明确了船舶在铺设管线时的动力定位能力,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芳 《上海造船》2017,33(2):10-17
从水面钻井平台与水下立管联合作业的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将钻井立管的力学响应限制特性引入水面平台动力定位闭环控制中的位置保持方法,实现水面钻井平台(或船舶)基于立管角度响应的动态定位。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包括立管系统质量、系统刚度、结构阻尼和水动力载荷在内的立管运动控制模型。联合水面浮体和水下立管的低频运动特性建立水面浮体运动偏移与水下立管顶端角度及末端角度的相对运动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立管运行响应的动力定位控位方法,实现对立管顶端角度及末端角度的安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行,在外界突变的环境载荷瞬时作用于水面浮体时,能更快地跟踪新的期望最优位置,保证钻井立管运行在安全界限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全站仪在澳门国际机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使用全站仪进行工程施工控制测量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有测读数据准确,迅速、直观、易于操作,并可将数据自动储存于模块内,因其有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特别适于受风浪影响的水工工程施工。哪澳门国际机场工程的抛石定位、放坡、排水板定位,钩连块体安装以及各工序内的测量控制等均显示了全站仪的优越性,过去需15-20人的工作量,使用全站仪只需5-8人,如与微机联机  相似文献   

11.
研究长基线分布式阵元的互相关被动定位问题,提出了常规双曲面交汇定位模型和双曲面迭代搜索定位模型。浅海实验证实了窄带信号的空间相关半径至少可达3 000~4 000 m,信道建模仿真表明,分布式互相关可能因冲激响应各异而发生相关峰分裂并导致相关损失,但浅海实验的测试情况较为理想。给出了目标机动与积分时间容限的理论公式。浅海低速目标实验表明,上述2种定位模型均能稳健实现航迹跟踪。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掌握港区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和状态,优化遇险报警流程,结合涉水工程施工建设和港区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的需求,研发智能安全终端,包括智能安全帽、人员定位卡和落水报警终端.在此基础上,设计应急报警流程,搭建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的安全监管智能系统,实现人员安全定位、应急报警、危险源和隐患...  相似文献   

13.
翻车机作业时,需要快速精确定位火车位置。提出一种利用安装在固定位置的多组激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预先提供定位车目标位置,实现定位的快速性。通过由编码器、高速计数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变频器等组成的系统实现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沈中祥  霍发力  刘寅东 《船舶力学》2021,25(10):1341-1355
本文结合模型试验,采用数值重构的模型,以一浮式半潜平台为算例进行时域全耦合分析,就锚泊定位与动力辅助锚泊定位对平台气隙影响的敏感性展开研究,深入探索了定位方式差异对平台气隙的影响特性及其机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动力辅助锚泊定位平台较之于纯锚泊定位平台,锚链对平台的垂向约束相对较小,在垂向方向,平台与波浪之间的随动性更好,从而减小了平台与水质点之间的相对运动,对气隙有着较好的改善效果.在同等工况下,锚泊定位方式平台发生负气隙的概率大于动力辅助锚泊定位方式平台,其波浪砰击也更为剧烈.在平台气隙数值模拟时,应充分考虑定位方式差异对平台安全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吕婧  李婵平 《水运工程》2018,(8):104-108
针对某客货滚装码头中车辆运输的智能化调度需求,进行车辆位置智能感知的研究,采用物联网感知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得出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车辆定位系统方案。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码头内进出港车辆,跟踪和记录其路径,支持越界报警,为智能化调度和安全监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声学定位/航位推算的水下导航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环境影响,声学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信息波动较大,还会出现数据跳变或丢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水下载体的定位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学定位/航位推算的组合导航方案,该方案在组合滤波前对声学定位系统输出数据可用性进行判断,进而选择不同的导航方式。采用计算机仿真和海试实验对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融合两种导航系统的优点,平滑声学定位系统数据的波动,且当声学定位系统输出异常时,水下载体短时间内还能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
项勋  樊冬辉  赵永平 《船海工程》2021,(2):83-86,90
分析船用节能导管定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利用三维调整仪顶升来代替龙门吊,改进节能导管的定位工装,采用对节能导管进行预先切割余量,改进后可减少龙门吊的吊装次数,节省吊装时间,应用辅助平面的放样方法来确定余量数据能够做到无余量吊装,可优化节能导管的总组定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节能导管难吊装、难定位、难到位的三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海洋石油982”号(以下简称:HYSY982)动力定位系统和接泊式锚泊系统的介绍,结合平台设计服役海域水深、海况等作业特点,分析讨论HYSY982定位系统在不同水深、环境下的定位作业模式特点,不仅能为平台海上定位操作提供合理的作业指导,而且能为作业者提供更加经济、高效的多种作业模式选择,从而实现同级别第六代深水半潜式平台从浅水到深水全覆盖的优越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对实船抗爆炸冲击试验中鱼雷爆炸点的几种定位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船抗某型鱼雷爆炸冲击试验的实际测量情况,对各种定位方法的应用效果、适用条件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实船抗爆炸冲击试验爆炸点定位测量的一种有效方法,适用于其他实船抗爆炸冲击试验和其他型号鱼雷实航打靶试验,具有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