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广西水南路第三合同段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施工,详细介绍了基层配合比的设计、控制及验证过程,并提出了水稳级级配碎石的优缺点及减轻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级配碎砾石是由天然砂砾和部分碎石组成,而由于天然砂砾属于天然级配,其级配组成变异性较大,这给级配碎砾石级配组成设计和施工控制带来一系列现实问题.结合青海省盐渍土地区路面工程级配碎砾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体会,提出了一些关于级配碎砾石基层级配组成设计优化方法与施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级配碎石材料主要靠集料之间形成嵌挤而形成强度,其强度、模量较一般稳定基层低。主要结合G215线大察公路级配碎石现场施工经验,谈如何从配合比和控制施工工艺提高级配碎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那阳至百合公路某标段灾后重建工程实例,针对旧路原有路面的损坏程度,介绍了新建路面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的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方案,分析了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谈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能 《工程科技》2010,(1):53-60
本文简要叙述了路面基层(级配碎石垫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并对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提出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碎石基层的集料最大粒径,级配及混合料配合比计算、压实度质量控制4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现行公路基层施工枝术规范某些规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同行们共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文章先通过级配理论确定最合理的集料掺配比例,并通过调节水泥用量及水掺量,分别采用重型击实法和振动击实法进行试件的成型。通过对不同成型方式下的基层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分析表明,振动击实设计方法确定的配合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面级配碎石基层源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公路局,现在国外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2005年青海省交通厅在G215线大察段公路设计中,首次在半钢性水泥稳定土基层和柔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增设的一层级配碎石基层.简称碎石联结层.路面级配碎石基层,这种被国外发达国家称之为"重负荷的柔性路面结构"在G215线大一察公路段为设计首次选用.施工第一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公路路面级配碎石基层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级配碎石不同成型方式物理力学指标的分析,表明振动成型比击实成型与现场情况更为匹配,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筛孔及其通过率与级配碎石CBR值的关系,确定出关键筛孔及其推荐范围;并通过对固体体积率与抗车辙能力的研究,提出有必要增加固体体积率作为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除CBR值外的另一项控制指标,为级配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大粒径级配碎石在广西路网大中修改造升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大粒径级配碎石的原材料要求、推荐级配范围及现场施工控制要点,并采用现场承载板法依次对旧沥青路面、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进行回弹模量检测。结果表明,大粒径级配碎石较传统级配碎石具有较高的模量,抗重载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传统半刚性基层容易开裂,早期病害多,而级配碎石空隙大,几乎没有裂缝,且应力适应性好。当提高碎石粒径后,形成大粒径级配碎石,该种混合料具备级配碎石的优点,且承载能力更高,适用于国省干线公路的大中修项目。文章对大粒径碎石混合料的级配和施工控制进行了介绍,并对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的试验路项目进行了质量检测评价,为大粒径级配碎石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格茫公路某合同段级配砾石掺碎石基层施工为例,简述级配砾石掺碎石基层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3.
对级配碎石原材料及合理级配范围进行研究,以提高级配碎石基层的强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祥龙线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为例,通过实验分析,确定了该工程间断级配碎石铺筑垫层的配合比设计方案,介绍了间断级配碎石水泥路面铺筑施工工艺要求,并通过弯沉检测,验证了该工程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托路网大修实体工程,对大粒径级配碎石在大修路面结构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级配组成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大粒径级配碎石具有更稳定的骨架结构和更好的抗变形能力,在路网大修工程中作为基层使用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过程中如不注重细节问题的控制,就容易出现质量缺陷,导致路面上层结构破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路面底基层的工程质量。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对高等级公路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铁路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过程中,如何选择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填筑厚度、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以及施工过程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晨 《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3):9-10,13,56
针对崇启通道(上海段)工程建设需要,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指标体系设计、原材料要求、级配范围、混合料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详细介绍了工程中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设计过程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滨大高速公路二灰碎石基层施工中,应用骨架密实型结构级配设计的过程,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该级配类型的可行性;并且通过严格施工控制,可以得到强度满足要求、整体性好且粗骨料嵌挤、细料及二灰胶结料填充的密实结构基层,从而大大提高基层性能.  相似文献   

20.
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收缩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破坏,因此在沥青路面与半刚性基层之间设置一层级配碎石过渡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个问题。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施工实例,简要探讨级配碎石基层的主要施工过程,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