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信号系统的初步危害分析作为安全管理的切入点,提出一种基于场景的危害清单建立方法.通过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场景,根据场景要素穷举风险,建立系统首张危害清单;再通过对危害进行一致性分析,继而完善危害清单.  相似文献   

2.
针对初步危害分析方法的不足,研究了如何将操作与支持危害分析方法用于列车安全性分析。分析工作的流程为确定分析对象,以建立任务列表,分析潜在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安全规范要求。以“列车出站”操作为实例,详细介绍了操作与支持危害分析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爱萍  王奇  谷丰 《机车电传动》2020,(2):118-123,136
简要介绍了智能轨道快运电车(简称智轨电车)系统的结构和特点;从系统顶层危害分析出发,以列车脱轨危害为例,阐述了智轨电车危险源和安全功能的识别过程;结合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相关安全标准,通过事故严重度、事故暴露概率和避免伤害3个方面阐述了智轨电车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判定和定量计算依据,进而确定了智轨电车安全相关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最后给出了实现智轨电车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安全减轻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测试目的和测试内容,基于EN50126标准对铁路联调联试进行安全分析。安全分析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危害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剩余风险分析5个步骤。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风险分析和剩余风险分析中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对高风险事件进行整改并进行再分析,直至高风险事件状态关闭。将此安全分析方法应用于沙特阿拉伯麦加轻轨联调联试项目中,识别出危害事件并对其进行整改,为联调联试项目安全顺利完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刘自健 《铁道建筑技术》2011,(5):116-118,124
介绍了盐渍土的膨胀性、溶陷性、腐蚀性等基本工程特性,分析了盐渍土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并阐述了应对盐渍土地质危害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中要点,以对盐渍土地区铁路站场路基危害进行彻底治理,确保铁路工程质量和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6.
铁路系统基于风险的定量安全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基于风险的定量安全评估方法,对我国铁路系统进行定量安全评估.基于风险的定量安全评估过程分为危害事件识别、定量风险分析及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持续监测及管理4个步骤.采用故障树技术分析导致危害事件发生的成因及其频率,采用事件树技术分析危害事件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从而确定危害事件的风险水平.利用此方法对铁路平交道口进行定量安全评估结果表明:列车与机动车在平交道口相撞是平交道口风险最高的危害事件;该危害事件在该类型全部道口可能导致的平均等效死亡人数约52个·年-1;降低该事件发生频率最有效的措施足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对防护栏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减轻该事件后果严重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严格控制客车超载.  相似文献   

7.
赵亮 《铁道运营技术》2014,(1):56-57,60
结合桂林站的实际,列举分析了青工在运输安全生产中6种心理障碍的表现特征、影响危害,思考提出了重视青工安全风险心理研究把脉、改进青工安全风险心理工作方法、强化青工心行合一教育养成等相应破解的对策建议,以充分发挥青工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相似文献   

8.
讨论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问题。在规划台湾高雄捷运红橘线时,就已考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建立安全管理系统,符合EN50126的标准;在制定兴建运营合约时,就要求在高雄捷运红橘线兴建及运营期间必须实行安全管理,并且在合约内制定安全风险标准(包括可忍受及不可忍受的安全风险水平、执行安全管理过程所需程序等),以确保风险降为"低到合理且实际可行"的情况。重点介绍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安全管理过程,包括危害辨识、危害分析、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处理等过程,并说明高雄捷运红橘线的安全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隧道掘进爆破对地表敏感建筑物的振动影响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控制隧道掘进爆破对地表敏感建筑设施产生的振动危害,对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进行监测与控制是必要的。结合人山子隧道的控制爆破设计,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初步分析隧道爆破对地表敏感建筑设施振动速度的影响,再结合爆破时地表质点振动速度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提出控制爆破振动危害的措施,以确保地表敏感设施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概率图法识别了故障-安全结构危害及其危险输出,构建了反应式和2oo2组合式故障-安全结构安全性框图,推导出2种结构危害率准确计算和实用化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仿真计算实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2种计算公式在一定条件下的一致性及其局限性,为故障-安全结构危害率计算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超常规发展及其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处于超常规发展阶段,并由此认为需从思想、资金、体制、安全、技术和人才六个方面加以考虑,建立相关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联锁软件基于测试的安全性评价基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芳美 《铁道学报》2005,27(3):97-101
计算机联锁是一个典型的安全性苛求系统,它必须考虑许多防范致险因素造成影响的技术需求。同时,对可能引起不安全的各种软件缺陷应有效发现,并对软件的安全性给出公正准确和不引起争议的评价。系统的安全性测试是考察联锁软件安全性功能最周密的技术手段。在前期测试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基于测试的安全性评价基准问题。文章定义了某些新的概念,如不安全事项、防范致险元集合、扩充防范能力等。对安全性问题的不同分类基准作了形式化的描述。这些论述为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联锁软件安全性测试及评价,改善计算机联锁质量管理提供了有用的理论依据。文章还对一些联锁软件测试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交叉杆杆体压型处出现擦伤对铁路运输安全危害极大,交叉支撑装置报废更换也提高了检修成本,且更换工艺复杂,质量控制要求高.建议转K6型转向架厂修、段修时要按QCZ133JX-20-01图样焊装防止制动粱脱出挡块,并确保制动粱滑槽磨耗板边缘与挡块根部距离为(75±1)mm;转K2型转向架厂修、段修时应参照QCZ133JX-20-01图样焊装防止制动粱脱出挡块,并使制动梁滑槽磨耗板边缘与挡块根部距离为(35±1) mm.  相似文献   

14.
连拱隧道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金丽温高速公路里东隧道温州端40m洞口段的连拱隧道进行施工全过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连拱隧道施工的影响范围主要是本侧掌子面前方8m和拱顶竖直方向6m的围岩区域;在较低类别围岩中,为保证掌子面的稳定,应采用留核心土的施工方法;为防止施工阶段中墙的倾覆和偏转,两侧主洞的开挖距离至少应保持4个完整的施工循环;工程的支护体系在施工阶段具有足够的安全度,在施工结束后仍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5.
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与框架保护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在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及与框架保护配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框架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主要参数的选取依据.建设在采用晶闸管接触器型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后,框架保护中取消电压元件.  相似文献   

16.
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轨道交通安全的特点后,提出建立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该系统以建立综合指挥调度中心为前提,阐述了安全保障系统的结构和信息传输等关键技术,给出实现安全保障系统的软件构成.采用地铁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能有效提高地铁系统的防灾减灾能力,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7.
屏蔽门接轨保护及绝缘保护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铁车站站台屏蔽门系统接轨及绝缘方面有争议的几个问题,从原理、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屏蔽门系统应与车站建筑结构间绝缘安装,等电位连接后应接走行轨;屏蔽门门槛的站台侧900 mm范围内应敷设有绝缘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用具有低烟低毒、不会坍缩脱落、不会软化流变、不吸水、不易风化分解的新型防火封堵材料(如泡沫堵料、阻火模块),说明加强对电缆电线的防火封堵是减少火灾发生或蔓延串烧的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措施。在地铁建设中,应把机电防火封堵工程作为一个独立单项工程来组织,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材料、统一工艺、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确保地铁防火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新建隧道施工对临近既有隧道结构安全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间距较近时,新建隧道的开挖导致围岩应力发生重分布,对既有隧道的结构产生影响,为此针对包西铁路通道新宝塔山隧道出口端,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进行施工监控量测,对计算结果和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隧道开挖将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使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有所降低,其降低程度与两隧道间距有关,间距越小其影响程度越大。新建隧道的开挖对既有隧道临近开挖一侧的衬砌结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上海轨道交通直流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流1500V电缆是保障地铁正常运行的关键设施。介绍了上海地铁直流电缆的敷设方式和环境,在统计历史故障的基础上对直流电缆故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在新线建设和改造项目中,尽可能采用带铠装的软电缆;通过在线检测手段,建立专家评估系统,评定绝缘的优劣并预警其劣化的趋势;改进直流电缆敷设质量,改善其运行环境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