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导弹护卫舰逐渐向多用途、自动化、隐身化方面发展,一些新型舰艇陆续建成服役。特别是在亚洲,隐身护卫舰的发展十分迅速,像中国台湾、印度、沙特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服役了多型隐身导弹护卫舰,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印度的“塔尔瓦尔”级和中国台湾海军装备的“康定”级。印度的“塔尔瓦尔”级是90年代末期由俄罗斯设计建造的,目前三艘舰已全部服役,将作为印度海军在新世纪中重要的水面突击力量。台湾海军的“康定”级服役时间较早,但却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隐身能力的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的一种改型,共购入6艘,1998年1月全部服役,因此极具代表性。另外,近段时间,外媒报道中国也设计了一种新型隐身护卫舰。那么,这三者的性能孰强孰弱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个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2.
介绍未来10年西班牙海军的新型F100护卫舰,它将是欧洲多国海军中首先入役的新一代防空型护卫舰。这类护卫舰装备了美国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在设计上有特殊的考虑。介绍该舰在隐身性、系统配置、系统综合、作战系统和平台设计方面的情况、研制计划的复杂演变过程、舰的主要性能数据及4艘舰的计划进度。  相似文献   

3.
《船电技术》2017,(12):I0004-I0006
T26型护卫舰,或称为“城市级”护卫舰,是正在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一级新型护卫舰。根据英国国防部设计和建造计划,这艘被称为“全球战斗舰”(GCS)护卫舰将部分地取代皇家海军现役的十二艘23型护卫舰,并用于出口。该舰还将赋予更多的战斗使命,被设计成为一个多任务舰艇,支持反潜、防卒和通用作战等用途。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产新型导弹护卫舰的公开亮相,人们终于得以一睹该型多功能战舰的风采。令人欣喜的是,这艘标准排水量可能不足4000吨的战舰不仅较之先前已经服役的525号护卫舰又有新的变化,从而具有更佳的雷达隐身性能和适航性,而且更引入注砑的是,舰上首次采用了作战效能更高的新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及更先进的舰载雷达火控设备,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水面战舰设计的新攻略--隐身性和战斗力兼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隐身性将是表征未来先进水面舰艇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之一,其研究设计是新世纪舰艇充分发挥自身战斗力和保证生存能力的主要环节.本文从舰艇隐身性机理研究入手,着重叙述其实用化程度,并列举和剖析了二项具有创新意识的所谓准隐身舰(法国"拉斐特"护卫舰)和全隐身舰(美DD-21驱逐舰)设计.  相似文献   

6.
概要介绍瑞典海军最新的“维斯比”级隐身轻型护卫舰的研制思想、过程和该舰性能。阐述瑞典海军有关隐身标准、效果的观点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喷水推进在现代舰艇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喷水推进的基本原理和优点;列举并分析了喷水推进在现代海军高速攻击艇、隐身型舰艇、高速运输舰、护卫舰和驱逐舰等大中型舰艇、登陆舰及两栖攻击车辆上的应用,归纳了喷水推进在现代舰艇应用的特点;最后就喷水推进未来在我海军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21世纪作战使用的要求,开发了新一代两用途中口径舰炮,介绍瑞典海军为“维斯比”级新型护卫舰开发的新型57mm Mk3隐身舰炮的设计特点和性能,以及紧凑型76mm/62倍口径舰炮向隐身化炮塔设计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具有优良雷达波隐身性能的现代化水面舰船是各海军强国舰艇平台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往国内舰艇的雷达波隐身技术虽已有初步应用,但层次还较低,舰船的隐身性设计未能形成自顶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总体设计未能充分牵引系统、设备单位的雷达波隐身技术的研究。简要介绍国内、外雷达波隐身技术发展概况,通过对国内护卫舰雷达波隐身技术应用情况的分析,讨论雷达隐波身技术措施对总体设计的影响以及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体系和流程,以及雷达波隐身设计和控制程序,并以此指导某型舰的总体设计,可为今后水面舰船开展雷达波隐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海军对舰艇隐身性的研究由来已久,从美国的“海幽灵”号到瑞典的“斯米盖”号,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海军编制中服役的真正能称得上隐身舰艇的,到目前为止只有法国的“拉斐特”级护卫舰。“拉斐特”舰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各国海军对隐身舰的兴趣,他们在各自的隐身舰艇研制计划基础上,加强隐身设计研究,估计在21世纪(至少在上半叶),隐身舰艇将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1.
舰艇隐身技术的目的是使舰艇的信号特征融合于环境背景中.有效降低敌方探测器的工作效能。隐身舰艇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国海军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的海军把保证舰艇隐身性置于和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设计的每一型水面舰艇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隐身性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对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并在随后建造的各型驱逐舰,护卫舰上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隐身技术。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的水面舰艇已完成了从非隐身到初步隐身化的跨越,走在了世界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前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美国《防务新闻》2006年5月10日报道,印度海军计划从俄罗斯定购价值6.65亿美元的隐身护卫舰,目前正努力争取内阁批准。  相似文献   

13.
《江南集团技术》2003,(3):34-34
2002年4月26日荷兰海军四艘LCF防空与指挥护卫舰中第一艘“De Zeven Provincien”(F802)号正式服役。LCF舰将替代荷兰海军两艘20世纪70年代初的Tromp级导弹护卫舰与两艘20世纪70年代末Kortenaer级通用护卫舰。144m长的LCF护卫舰耗资3.5~14亿美元一艘,将成为荷兰战略防御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LCF与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护卫舰及英国45型驱逐舰一起形成欧洲制造的高技术防空护卫舰群。  相似文献   

14.
据外刊报道 ,瑞典皇家海军的第一艘多功能“维斯比”级护卫舰将于最近投入海试。“维斯比”级轻型隐身护卫舰是由瑞典考库姆斯造船厂建造的 ,瑞典海军计划定购 6艘。该舰长 72米 ,满载排水量 6 0 0吨以上 ,舰体几乎全用纤维增强塑料制成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全新的隐形技术 ,包  相似文献   

15.
首先简要回顾了当今世界上比较流行的MEKO舰船设计方法,介绍了新型联合动力装置CODAG WARP的由来及背景。在介绍南非海军轻型隐身护卫舰MEKO A-200 SAN基本情况后,详细分析了CODAG WARP动力装置的特点,并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6.
《江南集团技术》2003,(4):46-46
冷战结束后,日本的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为数约50艘的护卫舰也将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舰艇的特征是: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具备较强的隐身能力和高增广性的平台。护卫舰的更新,将向以下4类舰艇发展:具备指挥控制的功能、侧重加强运用舰载机能力的舰艇;侧重防空能力、具备指挥控制功能的舰艇;  相似文献   

17.
幽灵之梦:印度的第一艘隐形护卫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月18日,印度海军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国产隐形护卫舰举行下水庆典仪式。在位于孟买的马扎贡造船厂现场,印度海军司令夫人考穆迪·库马里按照印度的民间传统,在这艘军舰的舰艏点上了象征吉祥的红色标记,并在众人的欢呼下按动电钮将这艘被命名为“施瓦里克山”的护卫舰送下水。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出席了盛大的庆典仪式。他在讲话中表示,另外三艘同类型军舰的建造计划已列入议事日程,印度最终将建造12艘这样的军舰,使其成为印度海军未来水面作战的中坚力量。印度国防部官员对外界宣布说,印度自主建成了本国历史上第一艘隐身护卫舰“施瓦里克山”号,在安装武器系统电子系统、并进行试航测试后将于2005年12月开始在印度海军服役;印度海军还计划自行建造另外两艘同级隐身舰,它们分别将于2006和2007年服役,这是印度为加强其在印度洋的军事影响而进行的多项努力之一。该官员强调,鉴于世界海军舰艇正朝着隐身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方向发展,作为印度洋水域最强大的“三维蓝水海军”,“我们不能错过早班车”!  相似文献   

18.
徐伟  曹晓光 《舰船知识》2011,(11):64-67
473特混舰队护卫靓队参战经过参战的473特混舰队护卫舰队主要包括“福尔班”号、“舍瓦利埃·保罗”号和“让·巴尔”号防空驱逐舰,“乔治·莱格”号、“迪普莱克斯”号反潜驱逐舰,“库尔贝”号、“乌头”号隐身护卫舰,前期“默兹河”号、后期“马恩河”号综合补给舰,“红宝石”号和“紫晶石”号攻击型核潜艇以及“西北风”号和“雷鸣”...  相似文献   

19.
据海军技术网报道,印度海军计划在未来五六年内通过增加舰船、潜艇和舰载机来提高其作战能力,将拥有2艘航母、2艘舰队油船、2艘隐身护卫舰、3艘驱逐舰和MiG-29K全天候飞机。其中,1艘航母是从俄罗斯购买的苏联时期建  相似文献   

20.
据俄罗斯海军网报道,印度决定向俄罗斯购买第三批3艘11356型护卫舰,合同细节正在谈判。印度再次从俄罗斯购买护卫舰,是因为印度海军对已经交付的5艘11356型护卫舰的质量感到满意。印度于20世纪90年代末从俄罗斯第一次购买3艘11356型护卫舰,前2艘"塔尔瓦尔"号和"特里苏尔"号于2000年11月加入印度海军,第3艘"塔巴尔"号于200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