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航线、挂靠港口、船期、靠泊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航行船舶垃圾退岸处理的窗口期短,加之多数港口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对国际航行船舶垃圾退岸处理进行严格管控,船舶垃圾处理现状令人担忧。从某外轮违规处理船舶垃圾引发火灾事故的案例出发,结合对船上人员和海事管理机构的调查,分析当前国际航行船舶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主管机关、港口和船舶等角度提出改进船舶垃圾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航海技术》2020,(2):8-8
2020年3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正式发布《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V2.0)》(以下简称《指南》),对此前3月2日编制发布的《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V1.0)》进行更新。根据全球疫情发展最新动态、到港外国籍船舶疫情处置典型案例和业界防控疫情的经验,新发布的《指南》增加船舶在境外港口停靠作业时的防范措施和船员换班操作内容,指导航运公司、船舶和船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船上人员身体健康和航运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3月9日起,计划靠泊浙江宁波舟山港的国际航行船舶有了"健康码",这是宁波海事依靠大数据智慧监管手段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促进复工复产的一项创新举措。"抵港国际航行船舶健康码"系统是宁波海事部门针对境外输入性疫情防控推行的专属识别码,融合了全球船舶AIS数据、船舶口岸查验数据及港口生产数据,能够自动提取船舶全球航行轨迹及港口靠离泊信息,在船  相似文献   

4.
正持续的港口拥堵已经蔓延至全球。目前,全球主要航运公司,有近400艘船舶在港口外候港,超过120个港口集体陷入拥堵。全球港口大拥堵,史上最大的塞港危机正在到来。美国刺激消费补贴导致消费力大幅攀升、欧美补货潮到来、中国及东南亚港口受台风影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极端需求、气候、疫情,三因素叠加效应,导致航运压力超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船舶进出港口航行安全和提高船舶进出港口调度组织工作效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典型的港口甚高频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并从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设备组成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模拟搭建港口甚高频通信系统,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对加强船岸信息交换,提高港口通讯调度指挥中心、各引航站以及船舶相互间的通信效率,减少船舶拥堵,缩短船舶及货物的滞港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开日期:2022年01月28日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工作,保障国际航行船舶船员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际航行船舶船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远端防控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本公告适用于所有拟入境并计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口进行船员换班的国际航行船舶。  相似文献   

7.
<正>船舶港务费(以下简称港务费)是交通运输部授权各港口港务管理部门对船舶征收的费用,属于港口的财政收入。该费用主要用于防波堤、航道、锚地等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也用于船舶所靠码头及其前沿水域管理和养护。本文在介绍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挂靠我国港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港口,下同)时港务费征收办法的基础上,分析港务费节省策略,以期为船公司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港口调度系统中的生产调度系统、引航调度系统和拖轮调度系统相互独立,相关信息不能共享,制约港口船舶的协同调度作业的现状.引入WEBGIS技术,构建一个WEBGIS基础平台,并依此建立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港口船舶协同调度系统.本文以港口调度业务为应用核心,以整合港口现有系统资源和业务数据,解决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交换为宗旨,进行系统设计,开发了WEBGIS基础平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了各调度系统的信息共享,并提供实时的进出港船舶动静态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为各部门的业务联动及协同调度提供有效支撑,直观的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舶动态可视化增加了船舶调度的可靠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除了宁波、汕头等少数几个港口有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舶到港作业外,到其它各港口作业的LPG船舶主要是国内各公司所有的全压力式LPG 船舶(以下简称LPG船舶)。LPG船舶在海事监督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和当前正在全国海事系统开展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谈谈对LPG船舶强化监督管理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通用规范和标准的研究,针对港口工程港口作业天数要求、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进行详细地论述和总结,给出了各国规范中对于码头不可作业天数的限制要求,分析从船舶进港、进港后船舶操纵、船舶靠泊、船舶系泊、装卸作业和船舶离泊整个作业过程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各作业过程在没有相关试验结果情况下的作业环境条件限制标准,最后给出了港口作业天数的分析方法和增加港口作业天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船舶港务费(以下简称港务费)是交通运输部授权各港口港务管理部门对船舶征收的费用,属于港口的财政收入.该费用主要用于防波堤、航道、锚地等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也用于船舶所靠码头及其前沿水域管理和养护.本文在介绍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挂靠我国港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港口,下同)时港务费征收办法的基础上,分析港务费节省策略,以期为船公司节约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航海技术》2020,(2):31-31
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航运公司妥善解决疫情期间船员换班困难问题,2020年3月12日交通运输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公告,指导航运公司做好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在船船员换班工作,保障船舶正常运营,保护船员劳动权益。公告要求,航运公司应及时掌握船舶到达港口的疫情防控措施,制订船员换班计划,及时安排劳动合同或上船协议到期的在船船员换班。  相似文献   

13.
为获取船舶停泊行为规律,以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德国罗斯托克港、巴西桑托斯港和荷兰格罗宁根港等全球六大港口水域为例,基于Hive数据仓库和R语言平台,利用网格化DBSCAN算法,提取船舶在各港口水域停泊点位置、面积等信息,进而基于停泊点可视化结果,验证这六大港口实时可视化结果与基于历史数据挖掘结果相符。研究成果有助于保障港口水域船舶安全通航,亦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港口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外贸船舶集港不断增多,而外贸船舶是疫情外防输入的重要防控点,国内港口严格落实《港口及其一线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的有关要求,迅速行动,高效协同,共克时艰,开始实行集中居住封闭管理,保证防疫保产"两不误"。可以看到,广大专班工作人员在港口最需要的时候迎难而上,以港为家,冲锋在前,为港口生产经营安全高效作出积极贡献。平淡生活中,他们是温柔体贴的丈夫,是开明大度的父亲,是谈笑风生的同事……但在抗疫一线,他们是战士,坚定、无畏、团结、果断。"抗疫专班""防控先锋"—在坚守岗位的30天、6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预测误差、准确度低的缺陷,设计了基于贝叶斯回归算法的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预测模型。首先对当前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预测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预测误差大的原因,然后根据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数据,引入贝叶斯回归算法对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的变化态势进行拟合和预测,最后通过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预测的仿真实验分析预测效果,本文模型很好把握了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变化规律,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预测精度超过95%,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预测的训练和测试时间短,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结果要明显好于其他模型,为船舶港口建筑工程造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6.
美国港口接收设施的管理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废弃物和货物残余物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了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MARPOL公约除对船舶结构、设备和操作作出规定外,对港口也提出了为船舶污染物提供接收设施的要求。多年来,尽管国际海事组织和各成员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港口接收设施的问题依然没能得到很好解决。美国作为MARPOL公约的缔约国,在港口接收设施的履约方面,包括国内法和制度的建立,尤其是港口接收设施充分性发证和检查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对我国港口接收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船舶是否为抵达是船舶递交有效备妥通知书(NOR)的先决条件之一.通过普通法下关于船舶抵达的传统解释,结合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从泊位租约、港口租约、船坞租约以及到达时间四个方面分析船舶抵达应满足的条件,并对租约双方在执行合约时的要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宝庆 《中国海事》2008,(12):12-14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港口吞吐量增幅连续下滑,航运市场运价大幅下挫,船舶制造订单严重减少,水运施工企业困难开始显现。航运业、船舶修造业、港口生产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量快速增长,沿海各大港口吞吐量直线上升,船舶到港艘次日益增多。港口繁忙和港口资源(航道、锚地、码头等)相对匮乏,雷暴、浓雾、台风等特殊天气给船舶航行安全够成很大威胁,研究特殊条件下的船舶操纵势在必行。本文根据30多年从事引航工作的经验,结合船舶操纵理论,对特殊天气条件下船舶安全航行的方法进行了经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主要公约、规则中关于船舶污染物接收的要求入手,具体分析国内外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状况的履约建议,包括完善港口接收设施的规划,设立港口接收设施符合性评估制度,完善国内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收费制度,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排放监管机制和公开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信息查询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