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船检》2020,(5):4-4
2020年5月11日,中国船级社(CCS)副总裁孙峰率队拜访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二研究所,与吴有生院士、周伟新书记及七〇二所相关领导就新一代工程软件和智能船技术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围绕新一代工程软件数据标准研究、智能船舶关键技术和领域研究、产业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2.
结合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船舶智能制造的实践,阐述信息集成、工业机器人、可视化、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以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相融合的途径,提高船舶生产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以数字化、模型化、自动化、可视化、集成化为特征的船舶精益建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主流船舶设计制造软件NAPA在船舶综合设计软件系统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中的集成,针对NAPA软件数据接口及其二次开发工具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NAPA软件的数据接口和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C#语言和NAPA二次开发语言NAPA BASIC混合编程调用及数据文件交互的方式,开发了在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中NAPA软件的用户界面集成、NAPA工程的自动创建、NAPA中设计结果的自动导出以及NAPA软件与整个系统后台数据交互等软件模块。所开发的软件模块通过应用测试的验证,已实现了目标功能,为NAPA软件的全面集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船舶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将对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本文从分析智能制造的内涵人手,研究探索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智能制造相融合的思路,尝试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智能制造的新内涵,并对其在我国船舶行业的应用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船舶机舱智能布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知识工程的理论,对船舶机舱布置问题进行知识获取和知识表示,建立机舱智能布置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完成知识推理过程;以CATIA软件为平台,采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3100TEU集装箱船机舱花铁板平台的智能布置;该研究对船舶智能设计系统的开发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指出新一代信息化关键技术对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对江苏省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制造的发展之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4.0的背景下,智能船、无人船将是未来船舶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对智能舰艇的研究尚处于积极的探索和发展阶段。本文结合国内外智能化舰艇发展的主要现状,阐述新一代智能化舰艇的初步架构以及主要技术特点,为新一代智能化舰艇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架构。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4.0的背景下,智能船、无人船将是未来船舶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对智能舰艇的研究尚处于积极的探索和发展阶段。本文结合国内外智能化舰艇发展的主要现状,阐述新一代智能化舰艇的初步架构以及主要技术特点,为新一代智能化舰艇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架构。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安徽省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和智能船舶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简称《实施方案》)出炉,明确以提升造船质量、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关键环节智能化改造为切入点,以现代信息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船舶技术跨界融合为主线,打造全国内河智能船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智能船舶领域取得发展先机,对船舶智能化的进程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智能船舶的概念与功能;其次,介绍了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智能船舶研发方面的实践与进展,阐述了船舶全生命周期的智能信息服务;最后,提出未来船舶企业不仅需要建造智能船舶,还要建立岸基数据中心及智能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将为船东的服务扩展至船舶的全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1.
2022年3月30日,由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六○所建造的深海装备综合试验船"北调996"完工首航.该船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小水线面双体试验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所和七〇一所设计,中国船级社(CCS)执行审图和入级检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船舶备件调用推送软件出现的推送延时现象,提出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船舶备件调用智能推送软件研究。利用J2EE技术,构建了备件信息筛选模块;结合CORBA技术,设计了调用特征推送模块;利用NET技术,建立了跨平台的智能通知模块;利用推送逻辑,将上述3个模块串联,实现船舶备件调用的智能推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智能推送软件较传统推送软件的备件调用信息推送延时降低145 s,具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船舶智能结构控制的需要,对大型通用软件Patran/Nastran进行了二次功能开发,实现了该结构分析软件的压电分析功能,并进行了船舶智能结构的振动控制研究.利用层合板湿热本构方程和压电本构方程的相似性,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中的湿热分析功能,利用Patran Command Language(PCL)语言,进行软件二次开发,在Patran/Nastran软件中开发了压电结构分析功能,并建立了方便友好的压电结构分析用户界面.应用所开发的功能,进行了船舶压电智能结构静力学分析的研究,并用算例验证了其可行性.从本文的算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采用体单元还是壳单元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所开发的压电分析功能均能很好实现.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船舶智能结构研究提供分析工具和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船舶锚泊布置智能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船舶锚泊布置智能设计方法以及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结合CATIA中的知识工程模块实现了某3100TEU集装箱船锚泊设备智能布置设计,该研究对船舶智能设计系统的开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徐宏伟  王学营 《船舶》2021,32(1):17-21
随着《中国制造2025》提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智能制造工程正在各个产业迅速推进。但作为制造强国基础的智能工厂并不仅仅局限于智能制造,还应该包括智能设计、全范围的智能物流和智能管控等。其中智能设计是缩短产品研制周期的关键,通过智能设计产生最优化的数据、高正确率数据是缩减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关键。文章简要剖析智能设计在船舶行业的应用,基于现状展望智能设计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发展智能设计所需的数据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内河船舶AIS定位频率过低、精度较差等问题,采用新一代北斗定位技术进行船舶定位,通过自主搭建数据的采集、解析和存储服务,将船舶定位精度提高到亚米级,数据传输频率提高到秒级.通过结合智能自动算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开展业务层应用研究,如实时施工情况可视化、电子围栏预警、挖运吹工单自动填报等,减少了人工操作,实现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船舶油耗状况参数的采集与处理分析,本文对基于GPRS移动网络、组态软件的网桥通信实现方法,及API应用程序接口进行了研究,应用GPRS技术、组态软件和智能传感器,研制了B/S架构的船舶燃油监控管理系统,并进行了实船试验。  相似文献   

18.
通信与导航系统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卫星通信站、GPS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电罗经等部件。目前,微型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逐渐向着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综合导航、通信系统发展。物联网技术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面向实物的智能网络,被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引起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物联网的容错路由算法,对船舶通信系统的链路容错能力和网络节点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传统船舶机舱监控采用人工记录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出现数据差错,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基于CAN总线的船舶机舱危险行为智能视觉监控系统设计进行研究。系统设计主要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系统硬件整体设计,从而确定数字量输出通道。以硬件为基础,对软件进行整体设计,通过CAN通信任务设计,实现系统对船舶机舱危险行为智能视觉的监控。根据模拟实验证明,基于CAN总线的船舶机舱危险行为智能视觉监控系统与传统监控方式相比,机舱监控准确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20.
绿色和智能是当前船舶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提出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概念,并介绍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内涵、特点和系统构成;然后,从船舶航行、动力和推进3个方面分析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的创新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引领船舶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