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冬日,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阳光惬意。在航海大楼的旁边,矗立着一块扬帆启航的石碑和一个船锚的雕塑,仿佛把乘风破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默默奉献的精神,扎根在这座美丽的校园,延续在师生心中。2019年12月5日上午,在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实验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1四十一年如一日水运梦想从未歇1978年,通过恢复高考后的全国统考,严新平走进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水运梦想从此生长,  相似文献   

2.
《船舶工程》2011,(2):91-92
沈闻孙(1930-),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是我国著名的船舶设计专家,50多年来在船舶设计工作中做出很多贡献。沈闻孙先生长期从事船舶设计工作,曾参与我国第一艘出口船2.7万吨级散货船、11.8万吨级穿梭油船等6种船型的设计与建造。90年代起在大连造船新厂负责设计工作。他为工厂开发设计9.8万吨级成品油轮,双壳体船型.为国内首创,共建造3艘;1991年主持设计15万吨级散货轮;共建造7艘,使我国造船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主持设计5.2万吨级多用途集装箱货轮,共建造9艘,在造船技术上又迈上了新的水平;1994年又负责设计15万吨级油轮,共建造3艘;1995年设计了11万吨级成品油轮,打入希腊、丹麦市场。以上5种船型,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高,都是无人机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船舶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一定的作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某一新兴技术领域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时,所有人都应放慢脚步,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陷入"蒙眼狂奔"的尴尬。近来,船舶工业领域不断涌出各种智能新概念、新技术、新成果,让人眼花缭乱。例如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艘智能集装箱船舶"中远海运荷花"号正式交付运营,国内首创船舶数字空间解决方案正式发布,世界首家数字航运公司准备启航等等。这些新成果、新概念刺激着业界兴奋神经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田立群 《船舶工程》2012,34(3):101-102
正苏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主任。被国家科技部聘任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内燃机燃烧及燃烧控制技术的研究,柴油机高压共轨式电控燃油系统的开发研究,先进柴油机开发  相似文献   

5.
6.
2021年2月2日,中国船级社(CCS)武汉分社与武汉理工大学院士严新平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双方就船用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船用新能源及能效控制、新一代航运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进一步开展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达成了共识.交流会上,严新平院士对近年来CCS在"绿色、智能、安全"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技术成果表示衷心地祝...  相似文献   

7.
吕航 《中国船检》2004,(3):38-41
作为三峡工程航运专家。梁应辰先生参加了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各个阶段的航运工作.对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的坝址选择、技术攻关、科学论证、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梁先生历任或同时兼任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交通部技术顾问、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和建筑学部常委、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单项技术设计审查升船机专家组组长和船闸专家组副组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同时他还任河海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以及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运学院和重庆交通学院的客座教授。尽管他是学水利出身。后来又从事过海浪与海港码头结构研究。但他近三十多年。整个身心几乎都是和长江的水利枢纽绑在一起。所以我们不能不谈三峡工程。  相似文献   

8.
声波是海洋中信息传递的最有效载体。水声工程是以水声为理论基础的水媒质环境中的应用声学工程,是船舶与海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为满足海军水下作战和海洋开发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工程技术,在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21世纪是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世纪,水声工程技术作为海洋开发的主导技术之一,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从事水声工作五十多年,为我国水声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8月中旬,记者在“冰城”哈尔滨拜访了杨士莪院士,听他讲述奇妙的水声世界。  相似文献   

9.
沈闻孙,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知名的船舶设计专家,现任大连造船新厂副总工程师兼设计师。在40余年的船舶设计工作中,他参与了多种船型的研究和开发。自上世纪90年代起,经沈闻孙自行开发设计的5种船型达国际先进水平,并打入国际市场,先后为国家创汇约12多亿美元。辉煌的履历,并没有改变沈闻孙淡雅而从容的气质,就在大连造船新厂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内,他以平和的口吻向记者阐述了当今中国造船业与世界造船强国的差距,尤其对于我国船舶配套业的落后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同时对于我国船型发展的现状则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周薇 《珠江水运》2003,(10):4-5
"西部大开发,从内河航运的角度看,主要在大西南,大西南更应充分利用内河航运出海."中国工程院梁应辰院士在谈到珠江航运的发展机遇时,开门见山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崔连德 《中国船检》2004,(10):32-35
伟明很忙,能放下手头工作接受采访的时间不多,马伟明很”怪“,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有一种本能的排斥。采访马伟明的计划一再搁浅,几次途经武汉,都没能和他面对面聊上三五分钟。八月中旬,记者赴重庆采访期间再次致电马伟明,希望借到武汉换乘火车之机对他进行采访,这次他竟破天荒地答应记者到武汉后视情况而定。然而,由于车、船延误,记者比原计划晚了6个小时,到武汉时,马伟明已赶往上海。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船舶智能化已经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智能船舶也是《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重点发展的领域,代表了船舶未来的方向,关乎航运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我国应在智能船舶制造领域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以占据这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3.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笑容满面、身材魁梧的老人,满头银发,脸庞红润,镜片后面的眼睛很亮.坐定不到两分钟,他就谈到了船,飞扬的神思和激昂的言辞,像船头进溅而出的浪花--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舶工程专家、中国远洋调查船的奠基人张炳炎.  相似文献   

14.
配套业:造船大国的必备军--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闻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飞 《中国船检》2004,(5):44-47
沈闻孙,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知名的船舶设计专家。现任大连造船新厂副总工程师兼设计师。在40余年的船舶设计工作中。他参与了多种船型的研究和开发。自上世纪90年代起。经沈闻孙自行开发设计的5种船型达国际先进水平,并打入国际市场。先后为国家创汇约12多亿美元。辉煌的履历。并没有改变沈闻孙淡雅而从容的气质,就在大连造船新厂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内。他以平和的口吻向记者阐述了当今中国造船业与世界造船强国的差距。尤其对于我国船舶配套业的落后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同时对于我国船型发展的现状则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4月28日,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区块链数据共享CSBC联盟成立大会在浙江宁波成功举办。由中国船级社(CCS)、船东、造船厂、船舶设计单位以及船用产品厂近8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区块链数据共享CSBC联盟(以下简称CSBC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的上海,春天到得格外早。刚近二月中旬,上海就已春意融融了,据说这是上海自1898年以来首次在二月中旬迎来春天。 早春二月,记者来到上海采访一个重要会议,向会务组报完到,顾不上翻阅大会日程安排,就急忙拿起电话,联系采访张老。事情进展顺利,采访定在第三天上午九点。 为了准时赶到708所,记者特意查看了地图,选择了最佳路线。坐上出租车才意识到,所谓“最佳”路线原来是一段拥堵道路。望着慢慢蠕动的长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迟到是肯定的了。下车上楼,一路狂奔进张老办公室。亦如窗外轻轻拂面的春风,张老慈祥的笑脸、温馨的话语,以及亲手递上的沁人心脾的热茶,让记者一直忐忑的心立刻平静了下来,采访迅速切入正题。2  相似文献   

17.
宋新新 《船舶工程》2005,27(2):i001-i002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我们走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水下智能机器人专家徐玉如先生。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水下智能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徐玉如院士正带领着一批弟子紧张忙碌地进行着科研攻关。此时,实验室外面的气温为-19□。  相似文献   

18.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了今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船舶行业共有68项标准制修订计划被列入其中,这68项标准全部为产品类标准、推荐性质。其中,45项标准为新制定,23项标准为修订,制修订工作将于今年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19.
~~风景这边将更好——访澄西船舶修造厂厂长惠明  相似文献   

20.
赵博 《中国船检》2022,(10):39-41
<正>日前,船舶设计公司C-Job分享了一项全新研究,表明核能用作商船动力的潜质,其优势不仅包括设计航速的提升、燃料使用及排放的减少,还在于可以消除因燃料成本波动造成的商业不确定性。随着航运业的发展,以及船舶脱碳需求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