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影响泥石流的危险性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很难精准地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描述和定量分析。以安县枇杷沟为例,采用基于粗糙集-改进层次分析法综合定权和模糊数学理论,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选取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沟道两侧坡度、弯曲系数、流域相对高差、最大日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松散固体物质储量共10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枇杷沟泥石流为轻度危险。该方法对泥石流的监测、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礼  朱煦 《路基工程》2013,(6):187-190
以清平乡11条泥石流沟为依据,分析其泥石流形成条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危险性进行综合评判。选取7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关联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建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对每条泥石流沟作出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泥石流危险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0,(2)
文章以滇西北香格里拉~丽江高速公路沿线的5条典型公路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泥石流对公路路线影响的基础上,以研究区高精度DEM为底图,基于GIS平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公路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分别计算出各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上补洛大桥左侧泥石流沟为高度危险;园宝山隧道进口、黄草坝泥石流沟为中度危险;冲江河互通、彪水岩隧道与上长坪隧道之间泥石流沟为低度危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方法可以作为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可为公路泥石流风险评估、预警预报及工程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可拓方法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山区泥石流实地勘查资料为例,在分析泥石流发育特点、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沟谷泥石流危险性评判指标及分级标准;采用可拓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物元模型.研究表明,将可拓学运用于沟谷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合理可行的,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沟谷泥石流危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现场实地调查、定点观测、遥感数据解译、区域地质资料收集和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手段,以中巴公路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乡公路段沿线的26条冰川型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选取平均比降、岩石风化程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冰川积雪面积、距断裂带距离、流域面积、坡度、流域最大高差等9项指标作为基本评价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和选取主导因子,再通过灰色系统计算出其各个评价因子与主导因子的关联度,提出泥石流危险系数计算公式,构建适合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中巴公路奥布段沿线冰川型泥石流多处于中高度危险等级,主要分布在奥布段的下部。极高危险泥石流沟共有3条,占11.54%;高度危险泥石流沟共有10条,占38.46%;中度危险泥石流沟共有12条,占46.15%;轻度危险泥石流沟共有1条,占3.85%。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成果与2011—2015年间冰川型泥石流的实际灾情发生情况基本吻合,说明该评价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可为中巴公路奥布段及其附近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公路的选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开展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矿山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主要结合取得的地质环境资料,建立矿山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体系,根据野外调查描述及影像资料显示,得到形成区泥石流的物源特征、植被及水文等情况,了解矿山泥石流沟的发育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和赋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模型进行矿山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泥石流是矿山开采中环境问题的典型实例,以湖北省阳新县洋港镇的复兴煤矿泥石流为例,  相似文献   

7.
灰坝桥沟泥石流地处四川省攀枝花市西部山区,又处于金沙水电站附近区域,它的爆发会给当地人们生命财产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四川省近年来泥石流灾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泥石流主要特点,并利用现场勘察资料、室内试验数据及部分相关资料,对灰坝桥沟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针对2020年8月6日甘肃省宕昌县沙湾镇水峪沟暴发的近40年来最大规模泥石流,通过现场踏勘,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特征。运用FLO-2D软件,模拟5 %、2 %、1 %的降雨频率下泥石流流动过程,得到不同频率下水峪沟泥深、流速分布图,并基于泥石流强度进行危险性分区得到不同频率下危险性分布。在1 %降雨频率下,模拟得出最大流速8.36 m/s、最大泥深26.1 m,模拟精度因子为68.6 %。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房山区杏园村南部发育的泥石流为例,根据其独特的地质环境,从泥石流的致灾历史与规模、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诱发因素四个方面着手,选取泥石流发生频率、一次最大冲出量等11个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并建立分级标准将泥石流危险性分为6个等级。将突变理论用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综合考虑了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真实地描绘了泥石流系统的内在机制,得出杏园村泥石流危险性等级为低度偏中度危险。  相似文献   

10.
郭毅  刘俊龙 《路基工程》2013,(3):186-189
为防治四姑娘山景区泥石流危害,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景区群发性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景区泥石流具有典型的群发性特征,活动性强,危险性大,成灾可能性大,应及时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集成昆铁路赤普沟泥石流的数据资料,建立泥石流数据库,对主要泥石流影响因素构架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数据库评判系统,为泥石流的防治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范围的确定未能充分考虑道路沿线泥石流的活动范围与治理方式。为了减少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不清或不合理带来的问题,从道路工程防灾减灾的角度出发,结合道路沿线泥石流成灾特点,以及泥石流调查、泥石流活动范围预测与灾害评估、泥石流灾害防治管理等工作要求,提出了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方法和流程,并探讨了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红线的权属和划定问题,最终形成了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的合理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参考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建立落石灾害风险评估与决策过程。以RHRS评价系统为基础,得到危岩崩落及落石抵达威胁区概率;考虑落石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提出了相应的概率计算方法,进而得到落石灾害概率,基于泊松分布提出了威胁区内落石灾害年均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可接受风险水平和剩余风险水平为主要判据,简要介绍了进行落石灾害风险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昆明~嵩明高速公路后窗子坡面泥石流为例,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泥石流物源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得知后窗子坡面泥石流体富含高岭石和蒙脱石等亲水性黏土矿物;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后窗子坡面泥石流形成机制,从坡面泥石流形态和裂纹阶段扩展将后窗子坡面泥石流形成过程划分为强度衰减(微裂纹滑移生核)、蠕动变形(微观裂纹扩展)、局部滑动(宏...  相似文献   

15.
李华 《路基工程》2016,(2):36-40
超长公路隧道工程建设方案涉及因素很多,有建设条件、平纵面指标、施工风险、环境影响等技术因素,也有工期、造价、运营成本等经济因素,这些因素对建设方案的影响程度很难精确衡量。为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群体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结合熵权法实现对超长公路隧道工程建设方案的评估,为建设方案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九龙县大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伟 《路基工程》2011,(5):181-183
大沟位于四川省九龙县溪古水电站库区右岸,1998年形成区陡坡坍滑后发生了一次粘性-过渡性泥石流,物质堆积在形成区和流通区内没有冲出沟口造成地质灾害。在现场勘察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沟泥石流的成因和动力学特征作了分析计算,并对其危险性做了评价。大沟的地势、物源与水源条件均满足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且条件充分。同时其危险程度高,有进一步发展趋势,建议采取措施予以防治,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导致整个融资过程充满风险,且难以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增加风险评价难度的问题,提出基于OWA与灰色聚类的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指标体系。然后基于OWA算子对专家决策数据按照降序的方式重新排序,消除极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权得出指标的权重值。最后考虑指标的灰色性、信息不完整性,构建灰色白化权函数实现指标信息的透明化,完成对PPP融资风险的聚类分析。应用构建的模型对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PPP融资风险进行评价,认为该地铁工程PPP融资风险等级高,应重点关注前期策划、社会资本、政策环境、设计质量、成本超支、建设质量、残值7个主要风险指标的控制,以期为该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提供建议,并进一步丰富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