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FLAC3D对现场工况进行了开挖模拟,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围护结构型式采用单排桩+锚索和双排桩,开挖到坑底时,计算的桩身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为8.73 mm和10.19 mm,实测值分别为10.57 mm和12.05 mm,实测值稍大于计算值,桩身整体侧向变形规律一致。围护结构型式采用单排桩+锚索,不同开挖阶段坑外地表沉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整体沉降均随着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沿基坑方向的分布规律也大致相同,都是呈凹槽型分布,最大沉降值出现在距桩后3~4 m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安地铁#4线某站深基坑施工,采用摩尔-库伦弹塑性理论,运用FLAC3D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进行模拟,将不同工况下的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模拟值与其实测值比较分析,得出基坑开挖对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距离为1.5倍的开挖深度;距离围护桩顶2/3桩长的位置是最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且模拟值大多小于实测值,究其原因是没有考虑黄土的湿陷性、雨季施工及车辆动荷载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滑坡实际工程背景,运用软件建立简化三维模型,分析其稳定性,定量的分析滑坡体总体位移云图和在主滑方向(即Y方向和Z方向)的位移云图。在剪应变增量云图中找出滑动面的位置,从而为抗滑支挡结构物的合理布设提供范围,模拟预应力锚索框架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整治滑坡,并分析、评价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卢树盛  辛全才  李紫东 《路基工程》2011,(1):126-127,130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因路基沉降造成的公路病害问题日益突出。路基沉降计算方法很多。通过有限差分法,对工程实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施工仿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以忠垫高速公路明月山隧道为例,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对公路隧道开挖与支护过程中的力学响应进行研究,获得隧道在动态分步开挖、分步支护的情况下围岩变形规律,同时比较隧道在无支护、初次支护2个不同工况下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FLAC^3D在贵阳影视城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LAC^3D软件对贵阳影视城深基坑开挖及锚杆支护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得出不同工况深基坑的土体水平位移、竖直位移,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深基坑土钉支护工程,运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东莞尚书银座工程基坑的土钉支护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七种不同工况下开挖面的水平位移、坡顶竖向位移、土钉所受的拉力,实现了对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法可用于指导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的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地铁一号线盘旋路1号出站口为研究对象,考到复杂的周边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该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桩顶水平位移、桩体水平位移及钢支撑轴力四个量的变化规律,再进一步研究支护结构设计参数对开挖过程的影响,对支护结构及开挖过程进行优化分析,对基坑施工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锐  蔡俊超 《路基工程》2014,(2):169-173
结合贵州香树坪滑坡所处地质环境,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模拟软硬互层斜坡在河谷边坡形成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得出:初始应力场中,σv垂直应力均为压应力,近水平平行分层分布,由坡顶向深部基本呈线性递增,增加梯度大致与岩体平均重度等同;最大主应力方向近垂直方向,随深度线性递增。随河谷下切,河谷边坡岩体在卸荷作用下引起内部应力重分布,局部应力集中,最大主应力迹线发生偏转,越接近临空面越与之平行,最小主应力则与之正交;坡体由于开挖卸荷,坡表回弹变形明显,根据监测点位移值,坡顶到坡脚变形呈由小变  相似文献   

10.
对采空区注浆处理的数值模拟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胶济线采空区的注浆加固的范围及加固后的沉降控制,运用FLAC3D对不同加固范围情况下的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了代表性的断面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按照设计加固宽度,维护带20m处的沉降量0.088 mm;②相同情况下的采空区的稳定加固宽度不小于50 m;③验证了加固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