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汽车工业总体规模持续迅速扩大 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规模持续迅速扩大.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量只有14.9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为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汽车销量879.1 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自2006年起中国汽车产销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国汽车产量728万辆,2007年汽车产量888万辆,中国已成为产量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销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的统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1 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发展呼唤新型的汽车科技队伍 2008年全球汽车产量7 020万辆,其中中国产量占世界比例为13.3%,居世界排名前4位的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的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的50%.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汽车销量有所减少.世界上三大传统汽车市场北美、西欧和日本的汽车需求已趋于饱和,市场需求主要以车辆的更新为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新速度放慢,而发展中国家(地区)等新兴汽车市场需求发展很快.但是,近年来世界汽车发展趋势的变化给我国汽车工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却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4.
凤飞 《上海汽车》2009,(10):1-2,35
1 实现振兴的思路和预期目标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年均增长22.5%.2008年我国汽车消费量和汽车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在未来1~2年很可能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2007年,汽车工业实现增加值5 48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2%;汽车工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达到265万和3 026万人;汽车消费税等4项税收占全国税收比重超过4%.  相似文献   

5.
司康 《汽车情报》2008,(5):7-8,19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权威统计结果,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888.25万辆和879.15万辆,同比增长22.02%和21.84%。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以上的美国和日本;在汽车消费市场,虽然目前尚没有权威机构公布实际车辆上牌数字,但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信息,截止到2007年9月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200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742万辆,汽车产量已达5070527辆,我国汽车产量已排位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轿车的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轿车产量达222.6329万辆,已占汽车总产量43.91%,为汽车橡胶制品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按国外数据.每生产100万辆汽车,大约需要5亿美元的各种橡胶配套件。我国从2001年开始与汽车相关的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额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连续3年每年进口额净增1亿多美元,2003年已增到8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1 汽车行业产业安全重要性 目前我国已成为汽车制造大国,2007年汽车产量达到888万辆,已成为世界第3大汽车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和世界第2大汽车消费国(仅次于美国).  相似文献   

8.
《时代汽车》2008,(9):2-2
这是一组催人奋进的数字: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量只有14.9万辆。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为888.24万辆;1978年,中国汽车在世界汽车产量总数中仅占3.5‰。2007年,中国汽车总数占世界总产量约为11%;  相似文献   

9.
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一、汽车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的背景及其必要性1.研究背景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量排序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汽车销量排序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国家。根据预测,在今后20-30年的时间里,我国汽车产业会以较高的速度发展,2010年汽车产量将达到1 000万辆左右,汽车保有量将超过6 000万辆;2020年汽车产量将达到1 6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1 000万辆。可见,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到2003年底,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已达到444万辆,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了关键的阶段,必须需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三、当今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自本世纪初,美国人福特首创了大量生产方式,使汽车生产工业化以来,美国的汽车生产一直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第一次大战期间,美国几乎垄断了世界的汽车生产。此后由于西欧国家的汽车工业兴起,美国的汽车产量虽然仍占世界第一位,但在全世界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1960年,美国的汽车产量在全世界汽车总产量只占48%,接近二分之一,欧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载货汽车行业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行业载货汽车曾一度以中型载货汽车为主,处于"缺重少轻"的状态.改革开放后,经过十几年的调整、引进和投资建设,这种状况已有很大改变.1998年全国生产汽车近163万辆,其中载货汽车66万辆,占40%.载货汽车中,重型载货汽车34 829辆,中型载货汽车183 617辆,轻型载货汽车297351辆,微型载货汽车145 904辆,分别占载货汽车的5,26%、27.17%、44.93%、22.04%,轻型载货汽车产量大大超过中型载货汽车产量,重型载货汽车产量所占比例也在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13.
《商用汽车》2007,(8):30-31
新世纪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 上世纪最后几年里,我国汽车工业处于长期调整徘徊阶段,汽车产量从1992年达到100万辆到2000年达到200万辆,差不多用了8年时间,在这8年里年均增长只有3%~5%,处于低速徘徊期.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汽车工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6年时间里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25%.从2000年开始,保持了每年100万辆的增长速度,2007年肯定突破800万辆,上半年已完成了430万辆的总体规模,2007年商用车增长速度大约为26%,大于乘用车增长速度,大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中国汽车产量列世界第八位,轻型商用车和重型载货汽车产量分别列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汽车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达150万人,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当年GDP的4.5%.  相似文献   

15.
王宇宁  蔡云 《汽车情报》2004,(23):43-46
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加快了开放发展的步伐,汽车的产销量屡创新高,2003年我国汽车产业继续保持了超高速增长,全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439万辆,其中轿车共生产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对比2002年,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一年净增了119.25万辆、销量增加了114.27万辆:轿车产销量比2002年分别净增了92.81万辆和  相似文献   

16.
恽海  崔增辉  王军雷 《专用汽车》2009,(12):22-25,40
2008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增幅放缓,作为细分车型之一的专用汽车同样遭遇较大冲击.2008年我国专用汽车产量为574 004辆,同比下滑19.31%(见表1),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厢式汽车降幅最大,主要原因是出口下滑以及运输量需求减少对厢式汽车的需求锐减;自卸汽车和半挂车的产销量均有小幅滑落;罐式汽车、特种结构汽车、专用自卸汽车产量变化不大,与2007年基本持平1.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5,(50):15-15
美国IBM商业咨询服务公司和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所30日公布的一份联合研究报告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美国。报告说,中国的小汽车产量已从1993年的22万辆上升到2004年的234万辆,预计到2007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将超过德国,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相似文献   

18.
福特汽车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是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汽车产量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也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垄断组织和世界重要跨国企业之一。该公司曾对汽车工业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种普通百姓买得起的家庭轿车——T型车,二是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的装配流水线,改变了汽车制造业的前途和未来。  相似文献   

19.
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OICA)公布了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总计达7760.9万辆,与2009年的6171.5万辆相比,增幅达25.8%.2010年中国大陆汽车产量达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4%,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23.5%,销量达到1806.19万辆,工业总产值达4万亿,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已成为汽车制造大国,2007年汽车生产量预计将达到900万辆,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仅次于美国)。我国虽然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但还不是汽车生产强国。在乘用车领域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还不强,一些关键零部件为外资所控制。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汽车行业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