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韩国《朝鲜日报》等媒体日前报道,韩国造船界和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为944艘、2048万修正总吨,按修正总吨计,同比减少17.2%。其中,中国船企接单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位,韩国船企接单量降幅较大。  相似文献   

2.
【2月全球新造船订单量大幅下降系近5年来首次】根据Clarkson Research的数据,2015年2月,全球造船业新接订单量为118万CGT(46艘),近5年来全球造船市场规模首次出现大幅下降。中韩日三国的订单量分别占全球的33%、58%以及7%。韩国在大型LNG船、中大型油轮等高附加价值船舶领域,加快接单步伐。而受散货船市况下滑的冲击,中国的订单量持续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月末,全球手  相似文献   

3.
林正锦 《中国船检》2012,(10):I0007-I0007
日本野村银行称,今年8月份韩国新船订单量为140万CGT,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1%。散货船订单量从7月份的低值(41.4万CGT)开始反弹.8月份环比增长111%。然而,散货船新订单同比仍下降了57%。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2018年,韩国船企接单量快速增长。截至今年2月末,韩国三大船企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现代重工累计接获订单总额达4.05万亿韩元,同比增加16.4%。韩国船企接获了超过一半的新船订单,2月接单量超过中国重回全球榜首。韩国Cape Investment Securities发布分析报告预测称,今年韩国船企接单量将比去年提高40%。可以说,韩国造船业展示出了强势复苏的态势。那么,韩国强势接单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它对世界造船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克拉克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韩国新船交付量为4332000CGT,中国为1955000CGT,日本为2226000 CGT,韩国已经连续4年高居全球新船交付榜首,并进一步拉开与中国、日本之间的差距。从获得新船订单船厂数量上看,这种趋势目前也比较清晰。截至5月,韩国获得新船订单船厂的数量从2014年的14家上升至2015年的15家;中国获得新船订单船厂的数量出现大幅下滑,从2014年的59家下降至20家;日本也是如此,从2014年的48家下降至2015年的15家。去年,韩国新船订单量为1203万CGT,超过中国的1152万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克拉克松机构的最新统计,4月份全球新船订单成交153艘、1635万DWT。其中,中国造船企业订单达794万DWT,占全球新船接单总载重吨的486%,夺得单月全球冠军。据克拉克松机构统计,今年头两个月国际造船市场新船订单量为637万修正总吨,比去年同期的1000万修正总吨下降36%。对于中国船企订单量而言,更是下滑明显。据统计,头3个月份中国新船成交量分别为97艘、27艘、29艘。  相似文献   

7.
《机电设备》2013,(2):28
据Clarkson统计,2012年韩国STX造船海洋旗下的15个造船厂共获得了116艘298万CGT新船订单,是全球获得新船订单最多的造船企业。去年现代重工获得了47艘240万CGT新船订单,居第二。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现代尾浦造船分别获得了21艘111万CGT、22艘106万CGT、56艘106万CGT新船订单,韩国这五家造船厂位居2012年度全球新船订单前五名。接下来,Imabari公司获得45艘87万CGT订单、沪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09,32(11):52-52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造船业在新船市场上今年接单量将首次不敌中国。2009年10月22日,克拉克松统计公布,截至9月末,韩国今年新接订单量为1333318CGT(占有率29.4%),远不如中国的242268tCGT(53.5%)。9月份中国承接了135461CGT(35.7%)订单,而韩国仅为39509CGT(10.4%),累计接单量的差距更加明显。在承接船舶数量上,韩国今年只有47艘,而中国则有122艘,超过全球订单量(238艘)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国际动态     
《广东造船》2012,(5):22-23,72,108
前三季度全球新船订单量呈下降趋势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因全球造船海运市况下滑,全球包括韩国、中国在内船厂的新接订单量都呈现出下降趋势。截至今年9月,全球船企的新船接单为763艘1434万CGT。以CGT为准,同比(1228艘、2765万CGT)猛降48%。根据Clarkson统计,同期中国船企共获得293艘、498万CGT订单;韩国获得了169艘、520万CGT订单;以CGT为准,韩国订单量稍多于中国。1-9月,中国船企的订单总额为101.91亿美元,韩国为188.955亿美元,约为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韩国造船业在接单量方面持续领先,5月韩国船企接单量再次位居全球第一。今年前5个月,韩国船企总体接单量也排名全球第一。根据克拉克森的最新数据,今年5月,韩国船企获得的新船订单量共计15艘、550000 CGT,相当于5月全球新船订单量(35艘、100万CGT)的一半以上。5月接单量排名第二的是中国船企,共计13艘、250000 CGT;虽然中韩两国接获的新船订单艘数相差不  相似文献   

11.
谢予 《世界海运》2014,(2):24-27
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已经缓慢复苏,但仍存在阻碍。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全球海运量保持稳定增长,BDI等主要海运指标显著回升。下半年全球新船价格开始上行,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进一步增加,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稳居全球首位,进一步领先于韩国和日本。年内产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全球造船业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航海》2009,(3):23-23
挪威船级社(DNV)日前在伦敦发布最新新船订单研究报告,显示现时全球已有492艘新船订单被取消,折算运力约372万载重吨(DWT)。在372万载重吨被取消的新船中,韩国船厂占51.6%,共涉及192艘船,运力为192万吨。已陷财政困难的韩国船厂是船东主要取消订单的对象,包括C&重工、Jinse和大韩造船三家船厂,分别有49艘、24艘和23艘的新船订单已经作废。  相似文献   

13.
媒体链接     
《船舶工程》2015,(3):103-104
<正>2月份全球新船订单量大幅下降3月5日,Clarkson Research发布统计数据,2015年2月,全球造船业新接订单量118万CGT(46艘)。这是以艘为准继2009年5月(18艘)之后的最低水平,全球造船市场规模大幅下降。按国家来看,2015年2月,中国船企订单量为38.65万CGT(19艘);韩国船企的订单量为68.74万CGT(21  相似文献   

14.
李赪 《中国船检》2008,(6):68-69
船市出现回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一季度,新船订单为916万修正总吨.比去年同期下降48%:若按载重吨计,新船订单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6%。关键问题在于今年新船订单回落的幅度将会有多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新船订单量正在快速下降,世界各地新造货船订单已经下降到三年里的最低水平。今年3月期间新船订单量830万载重吨是自2005年5月来最差的。今年第一季度签约新船订单量以船只艘数计,比2007年同期大幅下降56%,而以载重吨计同比下降36.4%。转化换为现金计,今年第一季度新造货船按资估计为2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5.2%。  相似文献   

16.
《船舶工程》2013,(Z1):133
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1~6月,全球新船成交1666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39.5%。1~6月,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在内的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新接订单量增减不一。其中,中国船厂承接新船订单347艘、657万修正总吨,同比分别增长31.9%和71.5%;按修正总吨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9.5%,列居世界首位。韩国船厂承接新船订单184艘、600万修正总吨,同比分别增长54.6%和60.8%;按修正总吨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6%,位列世界第二;接单金额为185.3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船艇》2007,(8B):46-47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韩国造船业界今年上半年包揽了全球具有高附加值的钻探船和LNG船的订单。其中,三星重工包揽了今年上半年船市中仅有的3艘钻探船订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江苏船舶》2010,(4):18-18
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2010年8月全球新船成交量为707万DWT,环比回落34.4%,月接单量连续4个月超1000万DWT的局面就此宣告结束。其中,我国船舶企业新接订单464万DWT,占全球订单总量的65.6%,比例明显提高。从订单结构来看,油船取代散货船成为订造量最高的船型。8月,全球油船成交447万载重吨,占订单总量的63.2%。  相似文献   

19.
远东造船韩、日、中竞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韩国造船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亚洲三大造船国:韩国、日本和中国接获的新船订单占了当年全球总接单量的85%。韩、日、中三国的新船接单量所占的份额分别为全球总接单量的43.8%.28.6%和12.6%。韩国手持新船订单已经达到了1.600万总吨.比2003年增加了120%。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09,26(3):I0010-I0010
挪威船级社(DNV)高级副总裁马吉尔森日前在伦敦发布最新新船订单研究报告,显示现时全球已有492艘新船订单被取消,折算运力约372万载重吨(DWT),当中韩国船厂占超过五成,成为大输家。中国船厂亦占三成五,大部分是在新发展的船厂建造的乾散货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