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水河流域各族人民和珠江航运业界人士多年来为之奔走呼吁的红水河全线复航问题,最近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传出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倍受各方关注的红水河复航工作,今年进入实质性全面启动阶段,"十五"期末要实现龙滩以下航段通航,"十一五"实现全线通航.这个消息是交通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最近在南宁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披露的.交通部副部长张春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王汉民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 贵州各族人民亟盼打通红水河水运出海主通道如果比珠江为一条龙,那么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则是龙脚龙尾。2001年开工建设的龙滩水电站,在贵州省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形成了360公里的深水库区航道,无疑为珠江这条巨龙强了身健了体,为"南下珠江"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然而,龙滩水电站的通航设施迟迟未建成,长期成为新的碍航闸坝,贵州省各族人民迫切要求尽快建成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早日恢复红水河全线通航。他们痛惜龙滩断"龙脉",期盼船舶过闸来。  相似文献   

3.
李万松 《珠江水运》2014,(10):14-16
如果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建成,红水河全线通航1000吨级船舶,年运输量达1000万吨,则每年比公路运输少消耗15万吨燃油,少排放近50万吨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4.
如果比珠江为一条龙,那么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则是龙脚龙 尾。2001年开工建设的龙滩水电站,在贵州省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 河形成了360公里的深水库区航道,无疑为珠江这条巨龙强了身健了体,为“南下珠江”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然而,龙滩水电站的通航设施迟迟未建成,长期成为新的碍航闸坝,贵州省各族人民迫切要求尽快建成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早日恢复红水河全线通航。他们痛惜龙滩断“龙脉”,期盼船舶过闸来。  相似文献   

5.
影响红水河航运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恢复红水河全线通航,系统分析了影响红水河航运发展的几个问题,包括红水河的梯级水位衔接、闸坝碍航、过船设施尺度、枢纽下泄非恒定流对下游影响等,提出了"先通后畅、优化调度、联合管理、水陆兼用、总体提高、依法保航"的埘策思路,并提出加强对龙滩升船机建设的协调、改建岩滩升船机、改建大化船闸卜游中间渠道、优化水库调度、均衡下泄...  相似文献   

6.
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已成为红水河全线贯通的唯一障碍。呼吁加快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早日恢复红水河通航。自1975年大化水电站未建设通航设施造成红水河断航以来,黔桂两省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在国家有关部委的  相似文献   

7.
<正>39年,红水河无声这种无声,是红水河的失语。曾经百舸争流的红水河,在这39年间逐渐断航,也逐渐失去了在珠江水系航运中应有的地位,上游下不去、下游上不来。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的红水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粤、港、澳江海直达的重要水运主通道。河道的通航历史可上溯到秦汉时期,在《史记》等历史文献中便已有红水河通航的记载。那时的红水河使已经是巴蜀沟通夜郎与番禺的主要运输通道。红水河自古以来就作为西南山区与东部沿海沟通的水上要道,山与海通过河流无缝对接、亲  相似文献   

8.
红水河是云贵和广西三省人民南下入海的交通要道,通航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水电站的建设未同步修建过船设施,导致已通航千年的红水河被迫断航。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共有通航河流26条,通航里程2 132千米,乌江、赤水河、清水江、锦江、都柳江、红水河(包括南、北盘江)是全省的主要通航河流.  相似文献   

10.
正从古至今,红水河都是贵州水路运输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我国西南地区通过水路南下南海的重任。但从大化水电站建成至今,红水河已断航四十三年。区间航运的现象极大制约着这条江河的航运动力和经济潜力。随着龙滩枢纽通航建筑物建设在有关各方首次公开座谈上取得的重大突破,红水河通航,这一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呼吁,也将一步一步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11.
鲍光翔 《珠江水运》2014,(24):15-18
龙滩电站是红水河上的龙头电站,也是目前红水河全线复航的最大阻碍。电站建设10多年来红水河沿岸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物流需求急剧增加,对龙滩电站过船设施通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000吨级过船设施的修建是沿岸群众共同的呼声。  相似文献   

12.
《珠江水运》2014,(24):19-19
39年,红水河无声!但沿岸的水运人却有无尽之言。 红水河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通航的河流,在秦汉时期就有水运的历史记载,当时南粤(今广州)市场上所卖蜀之蒟酱就是通过牂牁江-红水河船运的;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红水河航道也承担了广西、贵州沿江地区大量的粮油、食盐和农产品运输。  相似文献   

13.
珠江动态     
<正>《红水河通航1000t级船舶主尺度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2月22日,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召开了《红水河通航1000t级船舶主尺度研究报告》评审会议,该报告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委托贵州顺达水运规划勘察设计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研究完成。评审认为,课题组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风起云涌.作为国家西部开发之一的红水河--我国西南出海中线通道,何时才能恢复通航,十分令人关切.2000年11月21日至26日,全国政协派出调研组,前往广西,深入红水河沿线调查研究,对加快红水河复航和红水河的开发建设形成了新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正>龙滩水电站没有同步建设通航设施的问题由来已久,成为了珠江水系上游通畅的桎梏。在国家相关部委、珠航局和广西、贵州、云南省(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近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行文,并会签大唐广西分公司,共同报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红水河龙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由通航500吨级船舶调整为1000吨级建设方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工可文件的报批,标志着红水河龙滩水电站1000吨级通航建筑物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待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通过该工可报告后,项目将进入建设施工阶段,珠江水运"通上游"的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近日,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提高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通过能力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峡谷段枢纽船闸平面布置和下游通航水位备降技术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专家委员会认为,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跨越我国三省一区,在我国内河主通道网占据了"一横"的重要地位。目前,红水河干流水电枢纽梯级开发建设中存在着通航建筑物建设规模不统一、  相似文献   

17.
黄伟 《珠江水运》2013,(Z1):54-55
近年来,随着广西对西江航道的扩能改造,广西内河水运迎来了发展新时机,一些断航河道恢复通航,河面上又现千帆竞航景象。航运现状广西海岸线长达1590公里,并拥有防城、北海等国家一类口岸,具备发展水路运输优越的自然条件。东线的桂江、北线的融江、中线的红水河、西南线的左江和右江等河流经整治后均可通航,水路运输可直达粤、港、澳地区;右江和红水河上游河段待百色水利枢纽、龙滩电站建成后,  相似文献   

18.
京杭运河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沿岸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主要研究了京杭运河山东段的建设方案,总结了山东段的航道现状,并依据通航规划指出京杭运河山东段全线通航是必要的。重点阐述了北延段航道的关键技术方案,如线路选择、穿黄工程等,并分析了全线通航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张淳 《珠江水运》2014,(18):1-1
<正>38年,岁月无声。对于日夜无休向东流的红水河来说,38年竟像被深深庭院锁住了的紫色青春,想要怒放,却无处芬芳。这就是1976~2014年的红水河。这段时间,基本囊括了新中国经济腾飞的经典首站、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黄金年轮。这段时间,对于红水河畔的老百姓来说,却是守着宝藏无法致富的日子。红水河是块宝地,天然生成诸多致富要素,除了天然的通航能力,还有极大的海拔落差。极佳的水利发电价值,使红水河自1975年开始,陆续横亘了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岩滩、龙滩等水电枢纽。然而,不少水电站建成之后,却迟迟没有建过船设施。  相似文献   

20.
鲍光翔 《珠江水运》2014,(16):35-37
今年5月,红水河东兰至来宾至广州航线开通,断航38年的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全线复航取得关键性突破。但目前,该通道实现全线复航仍困难重重。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三十三道湾有三十三道滩。千回百转归大海,风起云涌帆不落。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三十三道湾绕过三十三个坡。河水滔滔流不尽,穿过岁月穿过山万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