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万吨级船队渝汉直达,并使其唯率不低于50%”,为三峡工程航运效益的基本目标。葛洲坝下游引航道治理、长江中游的河势控制及航道整治与实现这一基本目标的三峡工程航运效益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长江干线中游航道是制约长江干线整体航运效益发挥的"瓶颈"。本文基于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及长期工程实践,对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干线中游沙质河段不同河型的河床演变特点及原因、适应新水沙条件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及整治参数确定方法、不同河型的航道治理思路进行了总结,可供后续航道整治借鉴,为提升中游航道通过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洲滩众多,历来演变复杂,使得航道疏浚养护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在三峡工程蓄水完成后,长江中游地区水沙条件发生改变,导致洲滩变形、岸线崩塌,对通航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原本就复杂的航道增加了更多不稳定因素。为此提出长江中游洲滩演变与航道疏浚养护策略,对长江中游航道进行维护。通过对长江中游洲滩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依托数字航道综合监控系统以及航道维护性疏浚施工方案,完成了长江中游航道疏浚养护策略研究。掌握洲滩演变规律,制定合理航道疏浚养护策略,不但能够为通航带来便利,还能确保航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正>3月份以来,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偏少,长江全线水位持续偏低,但受长江航道整治和三峡工程持续补水等因素影响,长江中游以往每到这个季节都"肠梗阻"的航道今年仍保持通畅,船舶通行正常。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冲刷与水位降落对航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冲积性河流上修建水库以后,因水库的调节作用水库下游的水、沙过程发生巨大改变,导致河床新的变形,直接影响航道水深的变化,给航道带来不同影响。本文根据水库下游丹江口至碾盘山河段的观测资料和河床演变分析,论证了在水库调节作用下河底降低与水位下降关系的五种变化类型,分析了五种类型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这不仅对汉江中游的航道整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水库下游冲积性河流的冲刷,特别是三峡工程兴建后河床冲刷对航深的影响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俊  马一 《水运工程》2014,(11):97-100
马家嘴水道为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考虑到三峡工程运行以及防洪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沙市河段的治理采取"系统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从2002年初开始陆续实施了3期航道工程。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施以来的资料,通过对工程前后的河势、航道等条件的对比分析,总结该水道航道整治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河床演变频繁、剧烈,历来是长江黄金水道上的'瓶颈'。为了适应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航运的需求,改善三峡工程投入运行以来清水下泄给荆江航道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长江航道规划目标,交通运输部提出长江中游重点实施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本文在系统分析、总结荆江河段演变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碍航特性,提出了航道整...  相似文献   

8.
雅口航运枢纽位于汉江中游,是国家汉江流域梯级开发规划的第13级,是一个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开发功能的项目。泄水闸调度方式对船闸下游通航水流条件,电站尾水消能工结构稳定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雅口枢纽调度方式对船闸下游通航水流条件、电站尾水及消能工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燕子窝水道是长江中游航道重点碍航浅滩段之一,具备顺直分汊的平面特征,分汊口门易形成碍航浅滩,出现散乱型浅滩时碍航程度最为严重。三峡工程实施后,水道出现了不利调整。已建整治工程实施后,关键部位得到守护,但随着三峡工程的影响程度逐渐加深,燕子窝水道仍出现了不利的调整变化,航道条件仍不稳定。通过对已建工程实施前后燕子窝水道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的分析,提出治理思路及方案,并进行结构设计,重点对新老工程衔接进行细化和优化处理,可为长江航道类似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刘洪波 《珠江水运》2011,(11):34-34
5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妥善处理三峡蓄水不利影响"。此话题的公开,本身具有意义。三峡工程应是中国所有重大工程中论证最细致、决策最民主、讨论最充分的一个。然而,一切人类活动都利弊兼具,重大工程尤其利害巨大。消息称,三峡工程在移民、生态、地质灾害方面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的航运、灌溉、供水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并非总体论断,三峡工程"发挥巨大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三峡蓄水后芦家河~江口河段近期河床演变分析及一期整治后所产生的效果研究,探求航道维护措施及下一步治理思路。芦家河~江口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荆江河段枝江市境内,上起松滋口,下至大埠街,全长29km,该河段处于山区河流向平原河流过渡的末端,进口距宜昌市约71km,河段上有中游著名芦家河、枝江、江口等碍航浅水道。  相似文献   

12.
张俊锋 《水运工程》2015,(6):143-146
窑监河段为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根据《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总体纲要》,该河段2020年航道的建设标准为3.5 m×150 m×1 000 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通航保证率为98%。考虑到三峡工程运行以及防洪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窑监河段的治理采取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从2009年初开始陆续实施一期工程和乌龟洲守护工程。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施以来的资料,对工程实施后的河道变化、航道条件等进行分析,并对该河段治理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窑监河段为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根据《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总体纲要》,该河段2020年航道的建设标准为3.5 m×150 m×1 000 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通航保证率为98%。考虑到三峡工程运行以及防洪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窑监河段的治理采取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从2009年初开始陆续实施一期工程和乌龟洲守护工程。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施以来的资料,对工程实施后的河道变化、航道条件等进行分析,并对该河段治理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水道港口》2015,(4):318-322
长江中游鲤鱼山水道为微弯放宽河段,受两岸山矶节点控制,洪水河势较稳定,但近期中枯水滩槽形态变化明显,对航运及岸线利用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在广泛收集实测地形、水文、泥沙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对鲤鱼山水道河床演变特点、水力输沙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滩槽调整原因、河床演变趋势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998、1999年特大洪水以及三峡工程蓄水后来沙大幅度减少的先后影响,是鲤鱼山水道由单一河槽转化为枯水双槽的主要原因。今后,该河段总体河势格局不变,河道仍能维持枯水双槽、北槽为主的滩槽形势,但黄莲洲心滩呈冲刷之势、厍家湾边滩冲淤交替,北槽航道条件难以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蓄水后河道型库区船舶避碰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蓄水后,导致新川江河道型库区的船舶避碰环境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航道、水流、船舶种类与大小、通航密度等因素的变化。此文分析了库区船舶避碰环境因素的变化对船舶避碰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库区船舶避碰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沙市河段为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根据《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总体纲要》,该河段2020年航道的建设标准为3.5 m×150 m×1 000 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通航保证率为98%。考虑到三峡工程运行以及防洪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沙市河段的治理采取系统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从2009年初开始陆续实施一期工程和腊林洲守护工程,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施以来的资料,对工程前后的河道变化、航道条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总体治理思路及本河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后续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
《船艇》1994,(2)
据报道,三峡开发总公司透露:三峡工程需要六大信息服务。其内容是: 1.金融信息服务。三峡工程约资金量很大,动态投资在2000亿元主右。需要资金的筹措、资金的使用、资金的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近年来一些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葛洲坝大江、三江下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分析及治理措施;葛洲坝建坝后对宜昌港、枝城港和沙市港的影响;初步预估三峡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变化;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道港口》2015,(3):224-228
通过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长江中游调关水道演变特点,重点对三峡蓄水后调关水道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调关水道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调关水道河床由中细沙组成,河岸为粘性土和沙组成的二元相结构,河段自然属性较强,历史上河床在自然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凹岸崩坍、凸岸淤长,弯顶缓慢下移。三峡工程运行后,来沙减少,枯水流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原淤积性凸岸发生冲刷,河道总体流速降低,且弯道进口区域由于凸岸冲刷,水流趋直,弯道环流作用减弱,导致了凹岸淤积。随着三峡蓄水后来沙持续减少,弯道段凸冲凹淤的趋势将会持续。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照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从7个方面论述了三峡工程已发挥的航运效益,并提出加快航道治理和推进船舶标准化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