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冰区溢油清理技术和中海油溢油应急预案体系,特别是渤海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现状;对中海油目前开展的渤海冰期溢油机械清理基础试验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依据渤海石油开发和海上交通运输前景,结合渤海海冰特征和环渤海及北方几种原油的特点,介绍发展低水温和冰区溢油监测、预报、清理和安全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对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科学保障做了总结,阐明未来研究的内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王鹏  李志军  王永学 《中国造船》2002,43(Z1):299-304
及时发现冰区溢油位置是监视和预测及清理溢油的关键.目前国际上物理探测技术种类较多,但不同冰-水条件,同一技术所得结果存在差异.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并正在努力发展.国际上针对该问题有近20年的研究历史.他们通过对大量室内外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冰-水条件下探测技术的效果.这对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低温和结冰海区溢油探测技术的发展会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兆康  冯权  刘玉清 《中国海事》2014,(6):22-25,32
目前的溢油回收清理技术和设备大部分是针对水面上的溢油。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几起事故说明,溢油并非总是浮在水面。 从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事故我们知道,深水井喷溢出的重质原油在高压低温环境下不急于浮出水面,作业者不得不向水体和海床注入大量化学分散剂(也叫消油剂)予以分散;而在渤海海区的一次井涌事故中,大量含油泥浆从平台井口下渗出海床也存留在海底,作业方使用真空泵和水下人工采集技术将其收集。  相似文献   

5.
内河油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内河油污染防治技术现状,分析内河溢油防治措施中溢油应急反应、溢油模拟、溢油控制及清理和溢油风险评价等技术工作,强调研究保护内河流域资源、环境及生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牛志刚  刘连进  宋莎莎  杨静  李明 《船海工程》2015,(2):146-148,153
结合我国渤海冰期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及减少潜在溢油污染的现实需求,分析目前国内外冰期溢油监测及预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我国冰期溢油监测预测技术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冰期溢油监测预测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16,(1):47-52
以舟山群岛海域为例,介绍海上溢油模拟技术,分析利用岛、礁等有利地形进行海上溢油快速围控的技术,并设计一种适合于恶劣海况下工作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上溢油清理装置,构建起一个包括前期分析预测-中间过程控制-后期清理的较为完整的溢油应急处置系统。同时,从海事部门角度探讨在信息整合、资源协调和现场处置等方面的对策,为溢油应急处置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及海洋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海洋溢油污染呈愈演愈烈趋势,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渤海海域作为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各类船舶事故时有发生,且海域内石油平台众多,海底分布大量输油管道,因此,该海域成为溢油污染事故高发区[1]。本文从海事系统溢油鉴定的角度,对近几年渤海海域溢油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了渤海海域溢油污染的原因,针对防治溢油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海域遭受污染,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渤海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渤海海域船舶溢油的主要危险源、发生溢油可能性最大的港口水域及船舶溢油造成的危险程度,从而为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船舶溢油应急资源和实施风险决策提供一定依据,将目前事故后的危机管理改变为预防性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0.
海面溢油数值模拟及其可视化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学强  陈坚  孙倩 《中国航海》2007,(1):97-100
由于石油工业和石油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油井井喷和油轮溢油事故频繁发生。积极探索溢油在水环境中的运动规律,才能为溢油的清理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海上溢油数值模拟研究能定量地分析、评估溢油的演变,文章结合采用椭圆扩展模型和油粒子模型对溢油扩散漂移过程进行模拟,为相应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溢油的可视化技术基于GIS组件COM技术,将溢油数值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以图形的方式,实时、动态地显示在电子海图上,从而实现了溢油漂移扩散过程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较为完善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机制,以舟山群岛海域为例,分析利用岛、礁等有利地形进行海上溢油快速围控的技术,设计一种可持续供能的溢油回收装置,构建包括前期分析预测、中间过程控制、后期自动化清理的较为完整的溢油应急处理体系,为区域溢油应急方案的制定及应急行动提供技术支撑。该体系的实现可以为溢油处置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海上石油开采与船舶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大量原油及其炼制品短期内迅速泄漏到海洋环境中,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减轻溢油对海洋环境的破坏,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水面溢油进行清理。机械回收法通过专用机械设备来回收水面上的浮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场燃烧技术在溢油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现场燃烧技术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结合现场燃烧技术的相关政策法规、实施程序、健康安全环保指标、燃烧后评估方法比较与其他应急措施相比的优势。针对现场燃烧技术在2010年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现场燃烧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溢油清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渤海冰期溢油非常规策略主要针对无法使用现有常规回收策略加以回收的有冰环境。文中提出的非常规应对策略依据海冰、溢油、海水之间微妙关系因势利导,提出解决冰期溢油极端情况下的处置难题。  相似文献   

15.
利用调查船上FerryBox系统集成TriOS的Oil探头和CDOM探头对渤海海峡表层海水进行观测,获取冬季渤海海峡的水质分布数据,分析发现Oil探头与CDOM探头数据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渤海海区水质参数具有明显的分区特点,其分布受海峡水动力的影响,FerryBox的海水水质在线监测功能可以为海区环境监测、溢油探测等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时30分,随着3枚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国规模最大的海陆空立体溢油应急反应专项演习——2007年渤海溢油应急演习在秦皇岛港  相似文献   

17.
油船一旦发生海损事故,容易引发海上溢油事故,后果严重.为提高油船运输的安全性,以渤海海域为研究背景,建立了开阔海域油船溢油的仿真计算模型;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及挪威船级社的风险评估软件Neptune计算了溢油扩展情况,预测了溢油后火灾的点燃概率及损害范围,得出船舶溢油程度与火灾后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新型海上溢油应急处理技术——动态曲面式(Dynamic Curved Plane,DCP)溢油机械回收技术,能够实现海面漂浮溢油的快速高效回收。该技术运用堰式引流方法,提高水面溢油的接触速率;采用"固液双重拖带回收"方法,利用底层水流和黏附曲面对浮油的双重拖带作用,实现溢油快速回收;应用"负压吸入曲面诱导"工艺加速油水分离,提高溢油回收效率;同时,使用"双重浮体"技术改进回收设备的抗浪性,保证其在高海况下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19.
晨风 《中国水运》2011,(10):58-59
渤海湾溢油事件近日来愈演愈烈,当事方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遭到舆论强烈质疑。6月初,中国渤海湾。碧海蓝天下一片宛如蝴蝶翅膀的油膜,开始游弋在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海上油田——蓬莱19-3油田B平台的东北方。直到半个月后,渤海湾溢油事  相似文献   

20.
选择3种渤海重质原油在波浪槽中开展48 h溢油风化及回收实验,通过分析油品的密度、黏度、含水量及回收效率在溢油风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探讨海上原油泄漏后的最佳处置时间窗口。风化实验结果表明,溢油的物理性质在风化过程中均有明显的变化,其中黏度和含水量的变化尤为明显。真空式溢油回收实验显示,溢油后6 h内回收效率会急剧下降,3种原油的最终实际回收效率分别降低至12.2%、3.5%和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