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是引航员登离船的重要通道,攀爬引航梯是引航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尽管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引航协会(IMPA)、各国船级社、航海界和引航机构都非常重视引航员的登离船安全,但是全世界引航员在登离船的过程中,仍然发生过不少事故,轻则伤残,重则失踪、死亡,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船舶管理者未能严格执行国际公约有关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规定,或对相关的国际公约不甚了解,严重漠视引航员人身安全;二是一些船舶对引航员安全登离船不够重视,未能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相关要求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进行检查、维护和适当保养,导致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存在缺陷;三是引航员或引航机构缺乏相关的培训,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安装规定的细节了解不多,对存在缺陷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未采取正确的措施或及时提出纠正要求等.  相似文献   

2.
在船舶引航工作中,引航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障引航安全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核心因素,只有强化引航员的心理素质,才能促进引航工作的稳定运行。本文在对船舶引航安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从引航员心理素质入手进行研究,对影响引航员心理素质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基于引航安全提出了提升引航员心理素质的措施,力求能发挥引航员良好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作用,促进引航安全工作得到基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杜磊 《中国海事》2013,(1):39-40
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是引航员上下船舶的重要通道,关乎到引航员和船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越来越引起港口国当局的重视文中根据2012年7月1日生效的IMO关于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最新要求,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PSC检查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航海》2017,(5)
引航员登离船而导致受伤、致残、甚至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一直是困扰全世界引航员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引航员登离船过程中人身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引航员登离船装置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危害,提出了引航机构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对策和相应的建议,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引航员登离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是船舶十分重要的设施。在船舶的实际营运过程中,设置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可以方便引航员上下船,保证引航员的人身安全。从船舶检验和审图的角度,总结归纳了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国际规则要求,并结合实际对现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船舶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设计、布置和检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引航是港口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港口的日常运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遇大风浪时,传统的引航员接送方式不能确保引航员的登离轮安全和各类船舶进出港口的准点率,使用直升机接送引航员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国内外使用直升机接送引航员的情况、直升机接送引航员的优势和不足、直升机接送引航员对各方的要求、引航员登离直升机和船舶的方式等,供相关单位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磊 《航海》2020,(3):45-47
船舶引航员(以下简称引航员)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职业,人身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其登离船过程。引航员伤亡事件频发便是佐证,主要原因是引航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所引领船舶的不确定性,涉及的环节多使得风险陡增,部分风险存在不可避免性。笔者根据近几年引航员在登离船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件,认为预防和减少引航员安全风险的途径是:被引船确保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安全;接送引航员的引航艇/拖船船员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引航员应全面掌握IMO对登离船装置的要求,认真进行风险评估,保持充沛体力,穿戴好劳防用品等。  相似文献   

8.
宋传国 《珠江水运》2023,(18):69-72
引航员作为航海领域的专业人员,扮演着确保船舶安全进出港口的重要角色,引航员被称为三大高危职业之一,其中引航员登离船的过程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近些年频频发生引航员在登离船过程中掉落的事故,对引航员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本文着重讨论引航员在登离船安全方面的思考。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提高引航员对登离船安全的认识;介绍引航员在登离船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为提高引航员登离船的安全性和效率提供有益的见解和建议,以进一步保障引航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周楠 《珠江水运》2023,(14):110-112
情景意识是引航安全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航员保持良好的情景意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船舶引航事故的发生。在对引航员情景意识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情景意识与引航安全的关系,分析了引航员情景意识对船舶引航安全的影响,从培训引航员的情景意识、为引航员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建立规范的引航流程和管理机制、加强引航员的心理辅导等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引航员情景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完善我国引航员选拔体系,提升引航员队伍整体素质,文章对现行引航员选拔方式的优势和缺失进行了分析,对比境外引航员选拔方式,参照我国飞行员选拔程序,结合行业特点和对引航员的要求,提出了针对引航员选拔方式的设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船舶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那么对周弘文来说,引航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一种"用心"的态度,甚至已经成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一艘外轮就是一块流动的国土,而能称得上这块流动国土上的"外交使节"的,非引航员莫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引航员这个职业陌生而又神秘,事实上引航员比飞行员还要稀缺。目前,中国大陆有40家引航站,持证引航员不到2000名,其中上海港引航站作为全国最大的引航站现有引航员300余名。周弘文就是这三百分之一,他是上海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全国十佳引航员、上海市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2.
群体心理指的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团体成员头脑中,反映出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倾向,对于人类的生活工作非常重要。人类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依赖集体生存,引航员也同样依靠着集体。引航员处于负责指引船舶安全航行和靠、离泊的关键岗位,因此对引航员群体心理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对引航员群体心理的管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希望对引航员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引航员登离船是实施船舶引航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容易发生引航员人身伤害的关键环节。如何利用正反激励改进引航员登离船安全管理工作,从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护引航员的人身安全值得探讨引航工作肩负维护国家主权、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以及保护港口水域环境的重要使命。引航工作职责重大,而确保引航员自身的人身安全则是完成引航任务的首要条件。引航员在作  相似文献   

14.
引航员登离轮作业是外籍船舶进出港必不可少和重要的一环。通过收集国内外引航员登离轮过程中的事故数据,利用SWOT分析法对引航员登离轮风险防范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引航员登离轮的安全应对措施和风险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15.
心理素质是引航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安全引航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引航员心理素质主要组成部分及影响因素,对加强引航员心理素质培养、促进安全引航的对策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俞正惠  陆悦铭  梁锐 《航海》2014,(3):52-55
引航员安全登离船的过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符合公约要求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另一个方面是合适的、用于接送的引航船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Internationa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SOLAS)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有强制要求。尽管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引航协会(IMPA)、世界各国船级社、航海界和各国的引航机构一直非常重视引航员的登离船安全,但是引航员登离船过程中的伤残事故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从而促使IMO、IMPA等不断修改、完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2012年7月1日生效的SOLAS第V章全面修改了第23条,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又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杨社建  刘纪  孙新  陈春章 《船舶》2018,29(2):73-84
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登离船装置的相关规范,对引航员梯有一定的结构要求。为了使引航员梯能更好地满足规范要求,从引航员梯的主要结构件、相关联结构件和引航员梯结构型式等方面,对引航员梯的相关规范和现行国际标准进行重点研究并作具体归纳总结。为引航员梯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借鉴,也为引航员梯国际标准的重新制(修)订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亮 《航海》2020,(2):32-34
人格特质是影响引航员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人格特质理论的引入,研究引航员人格特质特点,分析引航职业对引航员人格特质的要求,用人格特质因素预测事故倾向,并介绍人格特质理论在引航工作中的主要应用,对引航事故的积极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引航员登离船是引航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引航员和船员的生命安全。而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是非常重要的装置,是引航员上下船的重要通道,因此做好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安全分析对于促进引航工作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在如何做好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风险分析以及安全措施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些探索,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引航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规范针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主要设备引航员梯有规定的使用要求。为了更好地应用实施相关规范,主要从与引航员梯的相关使用装置等多方面对规范内容进行具体归纳研究。该项研究不仅有利于引航员梯的设计和制造以及更好地使用引航员梯,也为更好地重新制(修)订引航员梯国际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