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因素(RAP掺量、压实温度、温拌剂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设计3种RAP掺量(0、20%、40%),压实温度(100℃、120℃、140℃),温拌剂掺量(0、2%、4%)的正交试验,采用极差、方差分析法计算了不同因素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影响因素与性能指标之间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压实温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影响较为显著,RAP掺量、温拌剂掺量影响程度次之;三种因素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具有差异,应根据不同的控制目标确定因素水平;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劈裂抗拉强度受RAP掺量、压实温度、温拌剂掺量的影响更显著,稳定度与这些因素之间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RAP掺量对Sasobi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文章在Sasobit掺量为3%,RAP掺量分别为20%、30%、40%的条件下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测定了各项路用性能参数,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并将不同的RAP掺量视为不同维度,采用各路用性能指标与RAP掺量为0时的欧几里得距离评价了Sasobi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对RAP掺量敏感性,提出了基于欧几里得距离的Sasobi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极限RAP掺量确定方法。结果表明:RAP的掺入增强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降低了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且当RAP掺量20%时,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指标显著增大;当RAP掺量30%时,浸水残留稳定度比衰减较大。由此,提出了采用欧几里得距离确定极限RAP掺量的方法,且当Sasobit用量为3%时,RAP的最大掺量宜≤24%。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高掺量、低温度条件下的再生利用,文章在RAP沥青及集料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G温拌剂及芳烃油配制温再生剂,分析再生沥青黏温曲线特性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情况,确定拌和、压实温度,对RAP掺量分别为50%、60%和70%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评价其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剂掺量为8%时,最低拌和及压实温度分别为140℃和118℃;当RAP掺量增加时,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增强,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降低;当RAP掺量为50%和60%时,温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良好,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而当RAP掺量达到70%时,其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已不满足规范要求。建议所研发的温再生剂RAP最大掺量为60%,压实最低温度为120℃。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聚酯纤维对高RAP掺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选取旧料掺量分别为60%、80%及100%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针对不同聚酯纤维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的掺入可有效提升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纤维掺量为2%的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相对较好,纤维掺量为3%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相对较好,纤维掺量为2%~3%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相对较好。综合分析,对于改善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言,聚酯纤维的最佳掺量在2%~3%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在分析RAP中旧沥青胶结料及集料的性能参数的基础上,根据老化沥青性能改善的试验,确定了不同RAP掺量下旧沥青、再生剂及新沥青的掺配比例,进而确定了不同RAP掺量下的沥青最佳用量。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设计参数和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AC-13、AC-20的材料组成,选用合理的RAP掺配方案和掺配方法进行试件成型,并通过冻融劈裂强度、应变能密度和车辙试验,研究不同RAP掺量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低温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冻融破裂强度比大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随着RAP掺量增加,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先增后降,RAP掺量为40%时冻融破裂强度比达到最大值;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与普通沥青混合料大体处于同一水平;随着RAP掺量增加,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AC-13级配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分别设计4组不同RAP掺量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并针对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提升不同RAP掺量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掺入0.3%玄武岩纤维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依托实际工程,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高温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得出,随着RAP掺量增加,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逐渐降低,水泥掺量为2%,混合料力学性能最佳;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试验结果得出:随着RAP掺量增加,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再生沥青混合料受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矿料级配、旧沥青含量和结团率变异的影响,容易出现强度性能不稳定的情况,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针对该情况,生产前对RAP材料进行破碎筛分的预处理,可有效减小RAP组成的变异性,从而减小再生沥青混合料强度性能的变异性。因此,为研究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RAP组成的变异性及其控制方法,本文以级配偏离度和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讨论破碎筛分前后RAP的矿料级配、旧沥青含量和结团率的变异性与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劈裂抗拉强度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可通过降低变异性较大档次、提高变异性较小档次RAP掺量的方式,达到减小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变异性的目的,从而减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性能变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级配与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之间的相关特性,本文采用分形理论定量地表示级配曲线,探究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稳定度、水稳定性与级配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了不同掺配比例下不同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C-13型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空隙率随分形维数的降低而增加,而水稳定性则反之;相同分形维数情况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稳定度随旧料掺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水稳定性与空隙率则反之;应用分形维数能合理地评价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主要指标和关键路用性能,并与其他级配设计理论具有相同的趋势规律。  相似文献   

11.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受施工工艺影响,其材料组成中占较大比例的RAP存在部分聚团现象,从而造成其级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分析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特性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最大密实理论设计级配指数为0.40、0.45、0.50的三组再生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通过试验与数据拟合确定级配指数与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关系模型,分析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对其空隙率和稳定度的影响规律。在满足空隙率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高温稳定性为目标性能,确定了其最佳级配。  相似文献   

12.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是路面性能的最重要的控制要求。为分析不同旧料掺配比例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特性,基于最大密实理论设计级配指数为0.50,旧料掺配比例为86%、90%和94%的三组再生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通过试验与数据拟合确定旧料掺配比例与空隙率、浸水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等因素的关系规律,提出在满足空隙率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水稳定性为目标性能,旧料在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掺配比例。  相似文献   

13.
LIU Moyun(Fuzhou Roil Transit Design Institute Co.,Ltd.,Fuzhou Fujian 350000,China)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电池SOC估算和均衡电路开展研究工作。利用安时积分法设计SOC估算电路,采集电池电压进行数据分析,达到实时精确监测反馈电池SOC的功能;采用基于电感的非耗散型均衡电路控制策略,实现电池间能量均衡。在Matlab中完成了电路的仿真,通过硬件设计及电路制作验证SOC及均衡效果。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实现精确测定电池残电量和单体电池间的能量均衡,能量损耗小、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和实现"全域旅游"目标,推动旅游与交通深度融合发展,需做好旅游交通体系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分析旅游交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理念。将福建省作为案例,针对福建旅游交通网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快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的建设目标、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依托高铁、民航、邮轮和公路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出了"一带三环多放射"旅游交通"快旅"通道的发展思路;通过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规划了"慢游"微循环旅游交通的发展方案,构建了福建省多层次、综合立体的旅游交通体系发展新格局。以期通过福建省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案例研究,为其他省市旅游交通融合发展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环保管理也包含在其中。针对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一个新的环保监管系统被设计出来用以提高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环保管理工作效率。该系统能够帮助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施工方、监理方和项目公司相关人员围绕日常环保施工内容进行环保管理和监督工作,保证各自环保工作的有效进行。相比传统管理方式,利用该系统管理具备实时监管、规范化环保工作内容、环保行业专业辅助等优势。系统开发完成后,在江津至习水高速公路(江习高速)重庆段进行实际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分析了6个电动乘用车车型和商用车车型的维护周期,得到纯电动乘用车(小客车)的平均维护周期间隔为1.2万公里或8个月,纯电动商用车平均维护里程区间为6000~51000km;分析了5种国内动力电池品牌的维护周期设置,动力电池企业给出的维护周期多数按照三级间隔划分,其平均间隔为1个月、4个月和10个月。总结了现行维护周期制定优化方法,并结合传统燃油汽车维护周期优化数学模型,探索性提出了适用于电动汽车维护周期的优化改进路径。研究结论对指导道路运输经营者科学制定维护周期、开展车辆维护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集料-沥青界面强度实验,集料-沥青界面黏合机能影响要素分析,孔隙水压对沥青复合料的损坏原理。本研究经过界面拉拔实验,分析沥青老化、温度和水分等要素对集料-沥青界面黏合机能的影响,探讨车辆载荷作用下孔水压对集料-沥青黏合机能的影响及损坏原理,以为同类沥青复合料路面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汽车车门钣金主要是采用冲压成形工艺制造,而冲压成形导致的钣金厚度分布对模态刚度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传统CAE分析中并没有考虑钣金厚度变化的影响,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合。因此,本文将冲压成形仿真的厚度结果引入到有限元模型中进行模态刚度分析,并与传统分析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考虑冲压成形的情况下,CAE与试验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参考所选钻孔浇筑桩案例原型,借助专业PLAXIS3D工程有限元计算系统,对路桥钻孔浇筑桩上桥下路施工期应力状态开展测算分析,以探究不同工序过程下的桩体受力特性,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助力实现优质高效的钻孔浇筑桩路桥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