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州港大屿山过驳锚地承担着大型、超大型船舶的过驳、减载作业任务。多艘大型船舶在锚地抛锚或者作业期间发生了走锚事故。本文对船舶走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发生走锚的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并针对大屿山锚地的地理、水文条件,提出重新规划锚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港口拥挤程度加剧,锚泊船走锚事故频发。一方面,对锚地的合理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寻求船舶因走锚导致的搁浅、碰撞等事故的解决方法也迫在眉睫。船舶在锚地锚泊,特别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风、浪、流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锚地锚泊时,准确判断船舶是否在警戒圈内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消除船位与锚位误差,而且有利于值班驾驶员直观地判断船舶是否走锚,为船舶提供一个安全的锚泊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港口交通流密度的增加,船舶在锚地的数量也逐年呈递增趋势,而锚泊船在台风这样的恶劣天气条件下,极易发生走锚事故,船舶走锚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撞击到锚地其他船舶,或者危及锚地周边海上资源,所以研究锚泊船走锚后的运动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在风、流、及锚链力的共同作用下,对锚泊船进行行受力分析,理论推导出走锚船稳定向下风漂移时的速度模型,再通过实例计算进行计算验证,初步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于港外锚地与周边设施、碍航物的相对安全距离,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文中介绍了我国关于锚地宏观选址的相关要求,深入研究了锚泊船走锚特征,包括走锚过程、漂移方向和走锚速度等方面,提出了确定锚地与周边设施(或碍航物)相对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对港外锚地选址及保护锚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谷文强  周野  覃杰 《水运工程》2019,(9):145-149
针对海港锚地与建构筑物和海底电缆管线等的安全距离问题,对沿海各锚地使用管理单位进行调研,将国内外规范中对于锚地布置安全距离的规定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已有的船舶走锚事故报告并结合实时船舶操纵模拟试验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海港锚地与建筑物、构筑物和海底电缆管线等的安全距离建议值,为海港锚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准确判断船舶走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锚位,判断本船是否走锚是每一锚泊船值锚泊班驾驶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本船走锚而导致的触礁、搁浅、碰撞等事故不胜枚举,研究一种能准确判断船舶走锚的简单可行方法迫在眉睫,这一直是航海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锚泊水域风、流、浪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的不利条件下,准确判断本船是否走锚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准确判断本船是否走锚的方法,以便航海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走锚,确保船舶锚泊安全.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印度达赫港丢锚事故讨论锚泊安全的文章,为了减少船舶在达赫港锚地发生丢锚事故而造成损失以及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文章探讨了船舶在达赫港锚地值班、操纵、避免走锚的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8.
“集发黄海,这里是营口海事局VTS中心,请你船加强大风天气下值班工作,防止船舶发生走锚,完毕”为应对近日持续不断的大风寒潮天气,营口海事局VTS中心值班人员定时通过甚高频对辖区锚地船舶逐一“点名”,提醒加强锚泊值班工作,避免船舶走锚导致的险情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昌江 《珠江水运》2002,(10):21-21
9月4日下午,在广州沙角水域15号锚地,一艘长230余米、装载7700余吨燃油的希腊籍船舶“OLIMPIC SERENITY”轮出现严重走锚,最近时距离16号锚地过驳的“国航”轮不足200米、离29号灯浮不足100米!造成正在卸油给“森洋”轮的“国航”轮作业中断,两轮被逼离开作业锚地。后经广州海事部门7个多小时的全力救助和协助,在多次移回原锚地仍不能阻止走锚的情况下,为保证安全,最后只得改抛沙角17号锚地。 9月4日下午1点20分左右,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值班员正在聚精会神地监控着辖区交通安全,突然,值班员发现沙角海事处水域15号锚地的“OLIMPIC SERENITY”……  相似文献   

10.
魏茂镇 《珠江水运》2023,(18):95-97
锚泊船舶在风、流、浪等外力影响下会产生偏荡现象,船舶偏荡轻则引起船舶走锚,重则引起船舶搁浅、触礁、碰撞或翻沉等海难事故,危害性极大。本文归纳总结了单锚泊船舶的显著性特点,深入分析影响船舶在锚地偏荡的多种因素,通过研究天津港“KOTA BUDAYA”轮走锚碰撞事件,从实际案例出发,对锚泊时的偏荡特性进行深度研究,探究船舶因偏荡发生走锚后应采取的合理应对策略,切实减小船舶偏荡带来的危害,从而防止海难事故的发生,避免经济损失,保障海上人员安全,使得航运事业可以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船舶抵港后假如没有进港计划或者需要等待数小时进港靠泊的话,大部分船长希望到港外宽畅的锚地抛锚候泊。如果锚地比较宽畅、有足够的锚位,而且水文、气象条件合适,抛锚候泊是绝佳选择。锚泊后除了潮流变化船舶以锚落点为圆心旋转改变船艏向和需密切注意附近航行船舶动态,或者注意本船和其他锚泊船舶是否走锚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太多影响,有利于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船舶在锚地避风抗风、遇急流走锚或锚地水域受限等情况,往往采取抛双锚的方法防止船舶走锚。但船舶抛双锚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出现锚链绞缠的情况,而清解绞缠的锚链将是一项非常头疼的事情;有时仅靠租赁港作拖轮协助还无法清解绞缠的锚链,往往需要船公司安排海上专门的打捞、救助公司来船清解,不仅要支付昂贵的清解费用,而且多数港口还没有专门的清解锚链的机构,还需要到附近港口租赁,如此会严重延误船期。这样,船公司的实际损失可能大于弃锚的损  相似文献   

13.
1.抛锚及锚泊时发生事故的原因 船舶在港内急流水域抛锚或锚泊时发生走锚、断链、碰撞等情况比较多,尤其是走锚现象更为普遍,在我们海门港就发生多件.如2000年8月初来我港的某巴拿马籍外轮,在内锚地抛锚卸货期间,由于船长对港口水流水深等情况不熟悉,当发现他船有走锚现象时,即匆匆起锚以调整自己的锚位避免与走锚船舶发生碰撞.当第二次抛锚后自己却发生了走锚,与他船发生碰撞,并轻度搁浅.又如同年8月底某外轮在港内锚泊,因考虑到当时正值大潮水流比较急,加上船舶重载吃水大等客观因素,采用了抛"一点锚"(即平衡锚)的办法,并松双锚5节落水以防船舶走锚.但在港内低潮后转流时却发生了走锚,与另一船舶尾首相"接触",而后在拖轮的协助下才得以重新安全抛锚.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浙江舟山马迹山港是我国重要的进口矿石港之一,每年有大量的VLOC挂靠该港。但是,马迹山锚地底质差、遮蔽性差,潮流急、潮差大,满载VLOC经常在马迹山锚地走锚,给船舶和港口的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笔者多次在马迹山锚地抛锚待泊,对马迹山锚地潮流对锚泊船的影响有所了解,现简单介绍某些航次锚泊经历,供同人参考。1船舶参数某VLOC船长为325 m,型宽为52.5 m,型深为  相似文献   

15.
《船艇》1991,(11)
动“阿帕”的“试操船”功能,让计算机进行模拟避撞动作,然后驾驶员据此操纵本船改向或变速航行,避开那“危险目标”。“阿帕”在本船抛锚时,还能对锚地20艘抛锚船舶(包括本船)实行监视。一旦有哪艘船走锚,它就发出警告。并指明走锚船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2015年3月17日,"育明"轮抵达仰光河入海处的外锚地,等待进港计划。由于当时水流湍急,船舶在锚地及靠离泊过程中多次出现走锚现象。笔者根据航行经验介绍船舶挂靠缅甸迪拉瓦港注意事项,供同人参考。1船舶及港口概况1.1船舶概况4.8万吨级散货船"育明"轮为上海海事大学教学实习船,船舶总长189.90 m,型宽32.26 m,型深15.70 m,设计吃水10.30m。本航次满载水泥进航道靠泊缅甸迪拉瓦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上海港迅速发展,吴淞口锚地每天都有多艘外轮在此锚泊.特别是当台风袭来前,吴淞口锚地的锚泊船更是密密麻麻。曾有一次台风袭击上海时,整个长江口水域的风力增强到10级以上,导致吴淞口锚地几艘外轮接连走锚。为此,这些船舶的船员恐慌万分,不断发出呼救信号.要求引航员即刻登轮,以应对危急情势。虽然上海港引航站曾连续数次派出引航员,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船舶的锚泊安全,保护人命、财产和环境,基于舟山港域锚地水文气象条件分析港域内船舶走锚原因,提出合理计算锚链出链长度、加强锚泊值班、正确选择锚泊方式,以及港监部门应加强日常港口服务、加大对锚泊区域内渔船的监管力度、合理规划港区建设、提高VTS中心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完善港区设施和应急预案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赵典 《世界海运》2021,(6):14-19
随着近年来通过新加坡海峡的船舶逐年增多及船舶建造大型化发展,再加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全球集装箱供应链拥堵情况持续蔓延等原因,新加坡港锚地拥挤不堪,船舶锚泊回旋余地非常小,常有船在抛锚时发生擦碰,有的船在锚泊期间走锚、丢锚,甚至引发碰撞、搁浅等事故.探讨船舶在新加坡港锚泊作业相关注意事项及锚泊安全防范等内容,供相...  相似文献   

20.
吉大港水文气象复杂,锚地状况复杂、船舶密集、潮流变化大,极易发生走锚碰撞事故,航道狭窄交通拥堵,油轮泊位空间狭小,使MR型油轮在锚泊、航行、靠离泊都存在较大风险。针对此港的复杂情况,本文对其引航、抛锚、进港及靠泊操纵方法进行了深入总结,有助于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