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泉州港顺应时代契机,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海丝先行区,立志将泉州港塑造成"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主力港口泉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是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更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历史上,泉州港口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港口,无数的华侨华人通过泉州口岸下南洋、谋生计,之后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建立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之后泉州港口受到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对泉州港口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 1.国际资金"注入"加快,国外海外一些集团、港口界的企业家投资港口建设的力度加大,将拓宽了港口建设资金渠道.特别是泉州市海外侨亲多,港澳台同胞多,有益于泉州湾石湖、秀涂和湄洲湾南岸港区的大型码头、深水泊位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荣芳 《中国港口》2003,(12):11-11
<正> 泉州港是“海丝之路”的始发点,也是宋元时期驰名世界的“东方第一大港”。经过长达20年的艰辛创业,泉州港这个千年古港重新孕育着生机与活力。特别是近10年,泉州港已实现了历史性的三大跨越——2000年、2001年,泉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2年为全国沿海港口第16位;集装箱运输量为全国港口第12位;1999年、2001年,港口吞吐量2次位列全省第二。今日的泉州港已成为福建省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的重要基地,是泉  相似文献   

4.
吴少群 《集装箱化》2011,22(2):20-23
通过梳理泉州港口企业上市的政策背景、泉州港发展现状和规划布局,分析泉州港口企业上市的必要性,参照国内其他港口企业的上市模式,探讨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泉州港口企业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0,(3)
泉州是历史上闻名的东方贸易大港,在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南朝史籍中开始有泉州与国外的往来记载.唐代,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中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两宋时期,泉州港进一步发展,到南宋时,已与海外58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往来.  相似文献   

6.
港口管理体制的变迁是港口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人们对港口经济地位、作用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建国以来,泉州港口管理体制进行多次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制度逐步完善,对港口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泉州港口的体制改革与国内港口的改革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的做法,有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结合泉州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继续探索港口体制创新途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五”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泉州港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千年古港,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随着明清时期的海禁,泉州港逐渐失去原有的光环,淡出世人的视野。但近年来,在泉州高度发达民营经济的助推下,泉州港高速迅猛发展,货物吞吐量大增,预计今年可突破亿吨,集装箱已列居全国港口第13位,内贸集装箱更是连续多年稳居福建省首位、全国五强港口之一。在当前泉州港口发展面临抉择的关键时期,笔者拟结合泉州港口发展实际,就如何推动  相似文献   

8.
<正> 一、泉州发展港口经济的优劣势分析 与周边港口相比较,泉州发展港口经济具有以下七方面优势:一是岸线优势。泉州港海岸线长427公里,可供建港的深水、中级、浅水岸线长近45公里,共可建设各种泊位258个,其中深  相似文献   

9.
<正>泉州市政府立足"泉州地处福建中部,南有厦门经济特区,北有省会城市福州,东临海峡,西靠内陆地区"的区位实际,提出了构建"东出西进"枢纽港的战略构想,拟借助水陆交通的便利,向内经完善的陆路交通运输网辐射三明乃至江西、湖南等内陆地区,向外经优良的港口直通世界各地。一、泉州构建"东出西进"枢纽港的优劣势1.优势(1)千年古港品牌突出。早在一千多年之前的唐朝,泉州港已成为中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2日,福建省泉州港口管理局迎来首艘航政执法艇——"泉航政二号"。"泉航政二号"执法艇全长24.5 m。除进行日常巡查外,该艇还具有监测功能,可在航道巡查中对航槽水深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回淤情况,通过定位系统检测各个航标位置是否准确。下一步,福建省泉州港口管理局将继续加强执法监督设备,加大水上港政、航政的监管力度,为泉州港更好更快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不仅是一个关乎港口如何采取应对措施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港口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港集装箱运输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法对泉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基于预测的结果对泉州港口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2.
泉州港1997年初即开始草拟《泉州市港口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期间,历经1998年6月港口管理、经营机构"政企分开"、1999年10月"港监"从我局划转独立设置海事局.风风雨雨,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13.
蔡志纯 《集装箱化》2008,19(4):10-12
泉州是福建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和香港、澳门的海上距离很近,与宝岛台湾更是隔海相望,相距仅70n mile,是实现对台“三通”的最佳港口之一。泉州港位于长三角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的中间地带,是离东北亚至北美东海岸、大西洋、印度洋和东南亚国际航线最近的港口之一,是腹地商品、物资走向我国沿海和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为顺应国际港口发展的大趋势,泉州港将朝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的第3代港口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入世将给港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必然促进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随着我国国际海上运输、海运辅助服务、港口服务等领域将进一步开放,港口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从厦门港来说,一方面,厦门与高雄、泉州等周边港口的竞争会更激烈,尤其是与泉州,两港地域相近、腹地相同、功能相似.另一方面,由于厦门港对外资开放较早,外资所占份额比其它兄弟港口稍大,外商会凭着其成熟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来加大市场份额并与中资企业展开竞争.厦门港务集团作为厦门港的骨干企业(也是国有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东南沿海的泉州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曾创下与98个国家、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记录。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泉州早在宋元时期就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港口,元朝初期朝廷就在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上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和船舶密度的增加,全国很多港口都建立了VTS中心。泉州VTS中心的建设为保障船舶安全航行、提高海运效率、促进港口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述泉州VTS的现状,以及对泉州VTS中心现存问题的浅析,提出建设泉州VTS中心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加强泉州VTS中心对海上交通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丽珊 《水运管理》2000,(8):35-35,34
泉州港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海峡仅一水之隔,是我国东海沿海的重要港口。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港航运业迅速发展,1999年港口吞吐量1521万吨,在全国沿海港口排名中,位居第16位。集装箱吞吐量8.1万标箱,居全国主要港口第18位。随着港航运输业的发展,港口水域船舶交通量急剧增加,为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建设现代化港口通讯系统。只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才能对船舶航运生产调度指挥、船舶导航、安全航运、海上救助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保证。 一、现状与存在问题 泉州海岸电台目前由莫尔斯报电台(简称报…  相似文献   

18.
泉州港古称“刺桐港”,是中世纪的“东方第一大港”,也是马可波罗亲身游历过的著名港口。公元十五世纪以后,泉州港逐渐衰落,变成一个寂寂无闻的地方港口。然而,这个著名古港有没有可能在振兴中华声中复兴呢?有的,它完全有可能复兴。中央领导同志曾提出,在华南广大的高原丘陵平原上,也需要一条象北方横贯黄河流域的陇海铁路,从云南横贯到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如何把握机遇,发挥泉州港口经济优势,实现泉州港口跨越式发展,把它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区域性枢纽港,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一、有利条件1.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新年未临时就从福建传来喜讯:泉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TEU!虽然中国沿海集装箱突破100万TEU的港口已有不少,但我们对此喜讯还是感到兴奋。因为这个千年古港曾经是驰名世界的"东方第一大港",有过"千帆竞发刺桐港(泉州港古称),百舸争流丝绸路"的繁荣!如今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