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甘肃高速公路施工期大气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对策,作者分别于2016年与2017年的夏季在某高速公路的五个拌和站进行了PM10、TSP采样分析,以期为甘肃高速公路施工期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以柳格国高(G3011)敦煌至当金山口高速公路为例,对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测情况进行研究,并且制定出一套合理化、规范化的监测方案,以便于能够更好的开展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情况进行研究,对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及主要目的进行了阐述,并结合高速公路环境监测的特点,以渭源(路园)至武都(两水)高速公路为例,从监测因子、监测点位的确定等方面着手,阐述了监测方案制定的程序,为监测工作的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公路建设与改造领域节能减排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还存在碳排水平不清晰、能耗管理模式粗犷,缺乏完善的能耗采集技术支撑等问题。本文依托镇丹高速绿色公路建设,在能耗监测平台基础上,充分分析高速公路施工期设备单耗特征,研究高速公路施工期设备能耗定额情况,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及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怀芷高速公路朱溪互通岩质高边坡二次开挖工程为例,通过对该岩质高边坡桩板墙中的抗滑桩钢筋应力进行施工期和工后的长期监测,对桩体的内力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钢筋计应力在施工期受施工工况的影响变化较大,工后一段时间内也存在较大变化,工后约三个月后监测值趋于平稳,说明经过工后一段时间的应力调整后,桩板墙和内部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趋于平稳;钢筋计整体应力水平较低,说明坡体在施工期及工后均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网遍及全国各地,为人们的工作、生活、经济活动提供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与此同时也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甘肃高速公路扬尘与水污染问题,文章以甘肃河西地区高速公路环境监测为例,对公路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扬尘和水污染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甘肃高速公路扬尘和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填报能耗统计表格的方式,调查了河南省三淅高速卢氏至寺湾段施工期能源消耗总量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三淅高速公路卢氏至寺湾段施工期能源消耗总量折合标准煤为129 959.92 t,平均每公里能耗折合标准煤1 067.75 t,每万元投资能耗折合标准煤95.93 kg。  相似文献   

8.
高边坡的现场监测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以西攀高速公路为例,结合高边坡施工期监测锚杆的应力状态和受力原因,建立锚杆应力测值统计模型,分析了开挖、温度、时效变形这三种因素对锚杆应力影响的规律,并对锚固效果和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软基路堤沉降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地基沉降是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施工的关键环节,进行沉降观测是必须且重要的。以工程施工为例,提出并介绍了在施工期进行沉降观测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填土速率的控制及推算工后沉降量。  相似文献   

10.
齐泰高速公路地处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沿线多风沙,填筑材料匮乏,有效施工期短,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齐泰高速公路的建设者在3年多的建设历程中敢于迎难而上,善于科学攻关,勇于技术创新,探索总结了一套实用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1.
1概述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对启动内需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必然受到影响。项目施工期,由于大量机械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爆破、取土采石、架桥砌池、机械碾压等,破坏了公路沿线原有地貌和植被,扰动了表土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量增加。这就要求高速公路的景观规划设计必须把水土保持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能够吸水,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路面结构。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旨在探求一条能够从根本上根治高速路面破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天峨(黔桂界)至北海高速公路(天峨经凤山至巴马段)建设对广西凤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影响进行研究,从水环境、地质遗迹、园区土地占用等角度科学评估了拟建项目凤山连接线对地质公园地质环境的影响,并介绍了项目施工期与运营期的相关保护与恢复措施,可广泛应用于类似特点工程项目,为相关工程项目的实施及穿越地质公园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船闸廊道是混凝土裂缝易发部位,文章依托施桥三线船闸工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施工期廊道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施工期温度场、应力场的仿真计算和结构优化研究,探讨了廊道温度场、应力场分布规律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施工期廊道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9,自引:6,他引:43  
近年来,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提高,对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地质勘察精度、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屡有发生,由此造成的隧道洞内塌方、涌水、涌泥、涌砂、岩爆、瓦斯爆炸等灾害时有发生,给隧道施工造成极大的危害.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对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公路工程施工期可为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本文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废弃物及光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方案,以期为公路绿色施工环保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做好三江源地区生态公路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工作,针对施工期可能会出现的水、空气、声、生态环境等问题,基于依托工程,从环境监测点位布局出发,明确监测指标,开展基础数据采集,构建相应的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平台,本文对三江源地区生态公路施工期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分析。该体系面向公路建设管理部门,可为生态公路相关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路作为线性工程建设类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甘肃省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质量,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根据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技术要求,总结出甘肃省公路建设项目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房建场站、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土(料)场、弃土(渣)场等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技术要求,提出了在公路建设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时的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沉管隧道混凝土管段温度场的仿真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对于沉管隧道混凝土管段施工期全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管段施工期的温度分布及变化规律,同时研究分析了有无保温层时管段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可以供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采用温控措施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济南轨道交通R2线长途汽车站一期主体施工期存在的施工工期长、地理位置特殊、工程周边道路交通流量大、交通安全标准要求高等特点及难点问题,通过实地勘查和论证分析,拟定区域交通组织设计、具体路段交通组织设计、公共交通组织设计及施工期交通组织保障相结合的整体交通疏导方案,对以长途汽车站为中心的施工期周边交通起到高效合理的疏导效果,保障了施工安全要求,可以为同类工程施工期的交通疏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