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朱毅 《路基工程》2015,(2):171-177
以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盾构衬砌管片混凝土为研究背景,其管片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低水胶比、高减水率、早强、高耐久性等特点,同时还要满足抗压强度、抗渗要求。管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机制砂代替河砂的使用,配合比的优化,采用机制砂配制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的效果较好,为机制砂在地铁盾构衬砌管片制作中应用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2.
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典型自密性和填充性的特种混凝土,其组成材料比例对技术性能和应用效果影响显著.根据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结合临江红水河特大桥工程实际要求,进行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通过试验选择合理的原材料品种和掺量,并在工程应用中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依托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加林山隧道工程实践,基于喷射混凝土作用要求、湿喷混凝土特点与适用性、大型湿喷机械手性能,就机械手施工的隧道湿喷混凝土强度、附着性、密实性等控制要素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重点就湿喷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回弹率等因素对其强度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提出机械手施工湿喷混凝土的一些技术指标要求,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管片试生产中出现裂纹的具体情况,对大体积混凝土在管片生产过程中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制定蒸养标准作业流程、严格进行工艺控制等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蒙内标轨铁路阿西河特大桥为应用背景,在优质混凝土原材料匮乏,工程环境恶劣的前提下,通过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性能试验,研制出满足设计要求的C35高性能清水混凝土,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保证措施,将其成功应用,使得阿西河特大桥墩柱不但外观质量良好,而且耐久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6.
依托实际工程,使用机制砂进行了C50T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通过静载试验检测了机制砂混凝土T梁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优化,使用机制砂完全可以配制出性能优良的T梁混凝土,且机制砂混凝土T梁的结构受力满足设计要求,在所施加载荷作用下始终处于弹性工作范围,具有较高的载荷和抗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7.
成灌客运专线离堆支线的都江堰隧道工程分为3站3区间,其围护桩设计为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细骨料采用人工砂。本文结合该水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情况,阐述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用的基本要求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牛岭隧道工程对防腐蚀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研究,详细阐述了防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
肖晓春 《隧道建设》2013,33(10):866-873
意大利Sparvo隧道采用直径为1555 m、开挖断面达到15615 m的土压平衡盾构进行掘进施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工程之一,其施工风险高、技术难度大为业界所公认。扼要介绍意大利Sparvo隧道工程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 1)盾构装备的选型; 2)衬砌管片的设计与生产,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筋设计与调整、管片接头、管片止水带以及管片预制厂情况; 3)超大断面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关键技术,包括土体改良、易燃易爆混合气体的对策和盾构原地掉头。这些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该隧道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可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涪江三桥工程条件与技术要求,在优选原材料、试验参数和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提出宜采用双掺混凝土。通过双掺FDNT40—501%、HSC-Ⅱ10%,对混凝土的强度、成型和拌和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对分别使用混合砂、天然河砂配制的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收缩和徐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钱江新城在钱塘江边建设城市阳台时,同时建设了平行于钱塘江大堤的管廊,将电力、通信和两根给水管道纳入其中集中管理。该文介绍了管廊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原则及具体设计内容,同时,对于放置于管廊中的DN1600给水管的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刘雪勇 《隧道建设》2012,32(4):464-466,473
上海长江隧道是当时世界上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之一,为保证其在火灾下的抗火安全性,从隧道结构设计、烟道板耐火设计、耐火混凝土配制、混凝土耐火性能评价等角度对隧道混凝土烟道板抗火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耐火试验对混凝土烟道板的抗火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隧道混凝土烟道板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耐火极限不低于30 min,火灾损伤评级为中度损伤(Ⅱ),符合隧道耐火设计要求,对提高隧道在火灾条件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聪  彭浩 《隧道建设》2020,40(10):1433-1440
襄阳市东西轴线项目沉管预制采用节段整体式全断面顺浇法,具有高强度、大断面、大体积的特点,管节控裂难度较大。为验证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以及裂缝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采用Midas FEA软件,进行沉管管节在设计工况下的水化热温度应力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分析管节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应力变化情况。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管节连接处抗裂安全系数较低。进而选取理论开裂风险最高的边墙倒角位置和施工难度最高的中隔墙倒角位置进行模型试验,实际模拟钢筋及预埋件施工工序,全面检验原材料、配合比和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可靠性,并布设智能温度监测系统。通过局部块体试验,合理优化钢筋及预埋件的结构形式和安装工序,验证混凝土性能并优选施工配合比;同时,通过提出的原材料温控标准对模型试验进行温度智能监测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实际服役条件下隧道结构衬砌混凝土的硫酸盐腐蚀劣化特征与机制,通过对西南某隧道衬砌混凝土样品的力学、耐久性能测试以及微观分析,发现该隧道混凝土所遭受的腐蚀破坏由硫酸盐侵蚀造成,且腐蚀破坏程度严重。腐蚀产物类型与混凝土所处位置相关,在衬砌表层和开裂、剥落的混凝土中腐蚀产物主要以钙矾石和石膏为主,在衬砌与地面交接处的糊状混凝土中则以碳硫硅钙石为主。分析结果表明: 混凝土自身密实性不足和其使用大量石灰石原料是出现严重腐蚀破坏的主要原因。建议从混凝土原材料组成优选、配合比设计、施工养护和表层防护等多方面来提高隧道衬砌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破坏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夏福奎 《隧道建设》2007,27(A01):33-35
对隧道泵送混凝土的特点、施工裂缝的种类、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原材料、配合比、掺合料、外加剂、施工工艺等方面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应用到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泵送混凝土衬砌的施工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隧道衬砌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际的经验总结和大量的研究结果,在对隧道衬砌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材料和配合比、环境和气候条件、施工工艺和设计原因等因素,结合5种常见裂缝的成因,分析了隧道衬砌非结构性裂缝的成因。提出的相应防治对策、介绍的裂缝控制工程实例,对隧道衬砌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模型试验成功与否的首要和关键问题是必须提出满足相似准则的相似材料。文章依托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道模型试验项目,对其围岩相似材料进行了研究。根据相似原则,选用重晶石、粉煤灰、河沙、机油和石英砂为模拟材料,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模型试验提出了合适的相似材料配合比。  相似文献   

18.
韩秀娟  陈旺  王秋林 《隧道建设》2015,35(10):1082-1088
南昌红谷隧道干坞基坑深16 m,临赣江最近距离仅15 m,水位变化幅度达3~13 m,砂层渗透系数达120 m/d,防渗体系施工处于工期关键线路,防渗体系施工质量是实现基坑开挖、沉管预制、浮运、沉放等工期目标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对塑性混凝土配合比、槽壁加固、成槽工艺、泥浆性能指标、清孔换浆、混凝土浇筑及墙体检测等的思考,提出了临江富水砂层干坞基坑防渗墙施工中三轴搅拌桩槽壁加固、配合比试配验证、"两钻两抓"成槽工艺、超声波仪成槽检验、高密度电法墙体检测以及膨润土泥浆性能指标、加强混凝土过程控制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通过在南昌红谷隧道临江富水砂层干坞基坑中的应用,证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止水防水效果非常好,为基底处理及沉管预制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李文俊 《隧道建设》2014,34(2):111-117
为使现浇挤压混凝土衬砌共同管沟能在城市建设中得以推广应用,需对用于该衬砌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关键施工工艺进行研究,解决挤压衬砌混凝土流动性大,且坍落度长时间保持与早强之间的矛盾,并对挤压施工中的关键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最终得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配比为W∶C∶F∶M砂∶M石∶M外=180∶343∶86∶673∶1 098∶6.4,挤压压力控制在0.3 MPa,保压时间30 min,混凝土在经过挤压脱水后,1 d强度可达10 MPa以上,28 d强度可达45 MPa以上。该研究成果将为共同管沟挤压混凝土衬砌施工推广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