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无线以太网(IEEE 802.11b)技术在铁路列车编组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铁路列车编组场的业务需求和无线以太网技术的技术特点,论证了无线以太网技术应用于铁路站场通信的可能性及必要性。结合铁路列车编组站的具体应用背景提出了无线以太网技术在列车编组站中应用的实现方式及网络结构。依据铁路列车编组场的实际情况和对无线以太网设备进行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在工程应用中应考虑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1概述  近年来,世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应用于电话网(PSTN)的网络技术正在由传统的集线器、路由器为主体的面向连接的形式,向采用交换的面向非连接的形式发展。交换技术不仅网络设计、运行和管理及为灵活和高效,而且能根据需求获得高的带宽和低延迟的大的网络吞吐量。如流行的交换式以太网、FDDI和ATM等,其中ATM被认为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终极目标。可是,由于ATM网络标准不统一、价格昂贵等原因,ATM被视为不太现实的网络方案,于是出现了许多过渡方案和产品,如IBM公司推出的虚拟网络技术及产品。它们基于…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当前城域传送网的3种典型的网络模型,对3种网络模型所适合的业务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北京铁通城域传送网的现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运用于微机监测系统中的网络互联方案。该方案实现了上层以太网与现场CAN总线网的互联,方便了管理监控层的监测机(以太网)与车站现场的执行机(CAN总线网)之间的信息交换。文中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网关模块的硬件设计原理,给出了软件设计步骤和主要流程图。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交换技术和路由技术对推动网络发展及应用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面对日益增大的网络流量和日益复杂的网络应用环境却不能适应网络的发展。第3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工业以太网在动车组列车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列车网络拓扑结构,并采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以太网用于动车组列车网络系统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工业以太网在列车网络中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轶  胡鹏飞 《铁道运营技术》2011,17(1):40-42,45
介绍了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在列车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此提出了应用时的以太网车辆设备接入方案,并基于单片机与以太网控制器设计了以太网网络接口.该接口已在实验模拟的车辆设备中得到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过去几年中,LANt WAN中出现了很多技术发展成果,包括带宽、服务质量(QoS)、组播和可用性。在LAN中,以太网成为了占优势地位的技术;这不仅是由于它很简单、具有成本优势而且普遍存在,而且还由于它能够逐渐提高速度。在过去4年中,整个行业从共享的10-Mbps发展到了交换100 Mbps和交换1Gbps,则在则达到了10Gbps。因此,LAN网络管理员增加了网络容量,以支持越来越多的公司业务操作。在WAN中,服务供应商采用密波分复用(DWDM)等技术来扩展他们的长途网络,因此能够在他们现有的光纤基础设施上承载更多流量。这使服务供应商能够更加经济高效地利用他们在光纤基础设施中的投资。 但是,相比之下,城域网(MAN)直到现在还很沉寂。城域服务供应商大都依赖他们的同步光网络(SONE)基础设施来提供数据业务。尽管人们很了解SONET而且它也在如期运行,但是它不完全适用于数据业务。随着WAN和LAN对带宽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有必要使LAN和WAN的容量与MAN中的传输速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中国铁通城域传输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域传输网目前所承载和未来将要承载的主要业务类型、城域传输网的特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可供选择的技术等几方面内容,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太网在城轨车辆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描述列车网络及以太网的特点,提出列车TCMS网络使用以太网的几种方案,分析以太网在列车TCMS网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传输网络开始由单一为列车运行服务逐渐转变为列车运行及办公自动化等大数据量传输的网络化服务。介绍了弹性分组环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与其他宽带技术进行比较。对弹性分组环技术在轨道交通传输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弹性分组环技术集成了IP的智能化、以太网的经济性以及光纤环网的高带宽效率和可靠性,将成为轨道交通传输的主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2.
着重介绍万兆以太网的核心技术及其在新领域中的应用由于以太网自身的优势,全球95%以上的局域网均采用以太网组网.而以太网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万兆以太网更是突破了传统以太网的应用领域,已扩展到城域网甚至广域网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是列车上信息交互的关键设施,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以太网总线技术是相对较新的列车通信网络,它具有带宽大、组件灵活及成本低等优点.以中国标准动车组以太网控车为研究对象,描述了以太网控车的重联方式、位置映射,以及重联信号的判定,通过拓扑协议实现了列车的结构拓扑和信息共享,使得以太网控车技术更加快速、...  相似文献   

14.
岑敏仪  张同刚  李劲  谭俊 《铁道学报》2011,33(8):99-102
边角后方交会控制网现已成为客运专线建立CPⅢ网的主要形式,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与之配套的测量数据处理技术:控制网置平却一直未受重视和应用.本文根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各级控制网精度指标和边角后方交会控制网的有关技术要求,设计控制网进行仿真试验,并结合在建客运专线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5.
分析以往乘客信息系统结构,结合工业以太网技术及其网络控制和多媒体传输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乘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乘客信息系统的信息控制和传输框架,改善以往乘客信息系统构架复杂、系统资源利用不充分以及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拓展系统与不同类型信息的接口,以满足系统多元化信息的需求,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效率,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MPLS网络的工作原理,提出将MPLS-VPN网络结构应用于公路检测网,能够解决现有网络的瓶颈弊端、提高网络安全性、满足高速公路监测网的需求;研究发现网络边缘MPLS标签和DiffServ模型的分类过程具备相似性,由此提出:在MPLS网络中引入DiffServ模型,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借助MPLS标签进行区分服务,提高QOS.仿真实脸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改善网络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层的扩展性,满足公路检测网的实时性要求,提高公路网数据资源共享,促进交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田莉 《铁道通信信号》2014,50(10):78-82
通过分析比较SDH、OTN、ATM与IP网络的传输机制以及协议,结合地铁业务对TCP/IP技术的不同应用,进一步阐述以太网作为地铁传输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以太网作为地铁传输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实时以太网用于车载网络有其特有的优势,文章依据地铁列车通信网络典型结构,通过对PROFINET实时以太网协议特征、传输时延分析研究、理论计算和仿真实验,论证实时以太网络作为下一代地铁列车通信网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