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妇科病人中人工流产及绝育手术者不在少数,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病人最感痛苦和手术者花费时间最多的是以 Hegaris 扩张器扩张宫颈管,将关闭的宫颈用 Hegaris 扩器扩张至 NO12号方能行人工流产手术,电吸引刮匙应用以来虽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亦仍需将宫颈扩张至刮匙能通过的余地,造成手术时间长和病人痛苦。自我科开展中西医合流以来,全科同志掌握了针灸手法并将其试用于引产上。目前虽未能达到针灸引产(因时间较长病人不能等待)但通过针刺及手术中观察,子宫颈管发生松池现象,致使手术过于顺利,扩张宫颈毫不费劲,Hegaris 扩张器自 HO7至 NO12.5一直顺利插入。我们想如果今后大力开展电吸引刮匙(目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59——1977年,先后在全麻低温、全麻低温并用体外循环、针麻常温体外循环及针麻低温(血液降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了心内直视手术。其间由于林彪及“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自1966年8月至1973年3月近六年多,心内直视手术全部停止。1973年4月在学习兄弟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又继续开展了针麻常温体外循环及针麻低温(血液降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本文仅就1973年以后71例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经鼻滴入硝酸甘油对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硝酸甘油对全麻手术与后气管拔管所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40例全麻术后成年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硝酸甘油于拔和前1min经鼻滴入,记录拔管前2min,拔管即刻及之后1,3,5,10min时心率和收缩压变化。结果硝酸甘油组拔管后S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SAP明显增加;两组患者拔管的即刻心率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超声检查胆囊疾患,由于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安全,且诊断的准确性较12指肠引流和X光为高,所以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价值虽已被肯定,但其检查结果仍有一定误差,胆囊疾患的超声变化与术后所见国内报道亦不一致,我们收集了我院71年——74年,经超声检查而手术的各种胆囊疾患50例,作以对比分析,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即微创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且限于心前部位 1~ 2个分支的病人施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其中通过左前胸小切口行左内乳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 4例 ;通过胸骨正中切口施行该手术 ,同时应用自体大隐静脉与右冠状动脉架桥 4例。结果 术中没有一例变更手术程序 ,无一例发生手术死亡 ,亦无一例需输血治疗。随访 2~ 6 0个月 ,8例病人均存活 ,且未再有心绞痛发作。结论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在治疗某些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全麻”是十分复杂的临床现象,近年来对全麻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认为,全麻作用的产生是因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传递的抑制或中枢兴奋性降低所致,其分子机理可能与神经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活性变化有关[1,2]。随着神经生理学、药理学和麻醉学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全麻组(A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丙泊酚靶控输注静吸复合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各15例。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60 min时及拔管时采血测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水平并记录MAP及HR。结果A组患者手术60 min时及拔管时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B组、C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在手术60 min及拔管时明显低于A组(P<0.05)。C组皮质醇及内皮素在手术60 min、拔管时显著低于B组(P<0.05)。C组患者术中MAP、HR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静吸复合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很好地调控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应激反应,但应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江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21(11):106-106,110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病人的心理变化往往影响着治疗效果。忽视对病人的心理观察,就得不到病人的积极配合,以至妨碍了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的门诊手术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将有助于护理人员有的放矢的做好门诊手术病人心理工作,提高手术治疗质量。本文分析了不同年龄层次门诊手术病人的心理,并提出心理护理方法,以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型猪心内直视手术两种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型猪心内直视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小型猪36例,随机分为两组:K组18例,诱导插管用氯胺酮3mg/kg和戊巴比妥20mg/kg,全麻维持用氯胺酮5mg/(kg·h)、戊巴比妥8~10mg/(kg·h)和哌库溴铵0.1mg/(kg·h).F组18例,诱导插管用戊巴比妥30mg/kg,全麻维持用芬太尼15~20μg/(kg·h),戊巴比妥8~10mg/(kg·h)和哌库溴铵0.1mg/(kg·h).记录各期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和延迟拔管等情况.结果 K组全部存活,F组死亡2例;K组诱导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均少于F组(P<0.01和P<0.001);K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较F组平稳(P<0.05);全麻效果评价亦优于F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戊巴比妥麻醉起效快,对呼吸和循环抑制轻微,无延迟拔管,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Mc Quiston氏,(1)于1950年提出麻醉期内,进行降温可以减低组织的需氧量。Lewis和Taufic二氏于1953年首次报告在低温麻醉下施行心脏无血手术成功。Swan氏敍述了16个病人在低温麻醉下,中断心血循环进行心内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麻或者全麻下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入院行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8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局麻组(40例患者)和全麻组(38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并发症、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VAS疼痛评分等指标,评估两者围手术期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23/17 vs. 20/18)、年龄[(38.45±13.59 vs. 37.39±13.35)岁]、术前VAS疼痛评分(7.05±1.32 vs. 6.95±1.47)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长为(83.57±13.24 vs. 86.28±15.4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局麻组在术后1 d、1个月及6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05±1.34、1.90±0.98与1.80±1.09,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麻组在上述3个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24±2.01、2.03±1.20与1.59±1.31,较术前也明显降低(P<0.001),但与局麻组在相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的住院时间[(2.93±0.92)d]与住院费用[(29 397.97±1 398.09)元]较全麻组分别降低25.8%与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或全麻下行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均良好,局麻下手术患者的总体费用低于全麻组,住院时间也更短。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人手术应用硬脊膜外腔麻醉(以下简称硬外麻醉)文献报告较少,本文就我院近二年来应用硬外麻醉于高血压病人手术100例,进行分析讨论并浅谈其体会。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性32例,女性68例;年令最大者75岁;最小者18岁,40岁以上者居多数;  相似文献   

13.
西安医学院神经外科,在党的培养和支持下于1954年正式建立并开始工作,按我们的设备以及临床轻验和理论方面还不够,在工作中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和挽救病人的生命,努力克服困难,为许多患者进行了合理的治疗。我们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不仅为某些浅在较易治疗的脑瘤患者,和其他神经外科疾患(如脑损伤,脑积水,脑脓肿,脑脊膜膨出,脊髓瘤等)进行了多次手术,同时也给一些被认为较困难治疗的如矢状窦旁脑角膜瘤,垂体瘤,笫四脑室肿瘤和第三脑室后部肿瘤成功的进行了手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我所1982~1984年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58例病人,在采用心功能监护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液动力学参数和临床表现分型标准,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对预后有了明确估计,对我们临床上开展心脏外科治疗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工呼吸”即指通过人工的或机械的方法,代替或辅助病人的呼吸动作,使空气或氧气有节律地进入或排出肺脏,以达到纠正机体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的目的。人工呼吸应用于临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十九世纪末,主要用于窒息病人的急救。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胸科手术的开展,人工呼吸始受重视,尤其在近二十年来,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57~8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1例,其中根治术17例,局部切除4例,内引流术10例,术后存活最长达11年之久。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与壶腹周围癌,胰头癌不易区别。本文就其发病率,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强调早期诊断是提高术后五年生存率的关键,并指出,局部切除对年老、体弱、局限性病变的病人亦能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血浆ET、CGRP,观察不同全麻用药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24例上腹部手术病人,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P组)12例和硫贲妥钠级S组)12例:采用放免法测定诱导前、插管后、术中、术毕时的血浆ET、CGRP、ACTH值。结果 S组ET在插管后和术毕均较诱导前显著下降(P〈0.01),CGRP在插管后、术中、术毕三个点都较诱导前显著性升高(P〈0.05),S组和P组AC  相似文献   

18.
骨关节结核是外科常见的一种疾患,此病给患者肉体及精神上均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且丧失劳动力, 长期缠绵于病床,过去均采用保守疗法,时间长,并且效果也不显著,见于国内方先之氏首先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骨关节结核,我们亦于1953年开始采用髋关节病灶清除术治疗骨关节结核,截至1956年11月为止,我们共对54例患者进行病灶清除术,术后的功能恢复,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很大,应尽量使关节恢复其活动度,所以我们对15岁以上的患者于病灶清除术时,未做关节内外植骨,随访两年至三年半,结果证明大部分患者关节均能保持部分功能,且未复发,手术无恶化,亦无死亡,全组治愈率94.7%,平均治瘀时间为7—2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对重症瓣膜转换术后脱离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过程全身血流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影响,以评价联合用药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重症瓣膜转换手术病人20例,随机成分两组,于心脏腹跳、建立稳定的自主心律后,分别应用小剂量(A组)或较大剂量(B组)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停机过程经人工心肺机输血、补液维持肺动脉舒张压(pulmonary arte  相似文献   

20.
颚裂根治术     
此手术我们系采用最先进的苏联医学科学院院士氏的方法,在英美尚无人采用(手术较大),此法的效果是远超过美国,根据我们对病人术后远期效果的观察,确实具备以下之优点:1.术后不易裂开(操作正确)。2.软颚部活动良好。3.能使软颚后退1、50m 而恢复正常之长度。4.92.5%的病人术后能改善发音,70%的病人能恢复正常发音。5.如果手术失败时,但第二次修复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