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桥过渡段桥台和引道路堤之间经常会产生差异沉降,较小的差异沉降就会导致桥头跳车,使得行车不舒适,甚至影响行车安全。针对路桥过渡段引道路基的沉降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对路基沉降的规律和路基沉降的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路和桥梁之间的过渡段上经常会出现沉降段,就算过渡段桥台与公路堤出现的差异沉降很小,也很容易导致桥头出现跳车现象,造成行车时候颠簸过多,降低行车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对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的桥头跳车问题是一个重要难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为例,介绍了一种变桩间距高压旋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加固桥头黄土路基的工程技术,分析了工程技术的效果,变桩间距和土工格栅对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程技术可以克服桥头跳车的问题;沉降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土工格栅具有减小差异沉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荷载作用下城市高架路桥过渡段加筋路基沉降响应,采用FLAC3D 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桥头结构和加筋路基的分析模型,对比土工格栅位置、层数和模量对过渡段路面沉降的影响,分析加筋对桥头纵坡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工格栅铺设在路基与地基交界处对减小沉降的效果最好;随着格栅层数的增加,格栅对沉降的效果会减弱;随着格栅模量的增加,道路沉降有所减小;土工格栅对减小桥头纵坡、提高行车舒适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彭波 《湖南交通科技》2013,(2):42-45,55
通过一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土路基处理实例,对不同桥头软基处理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地质勘查资料,本处桥头软土厚度约为14.5~18.8 m,选择CFG桩+袋装砂井的处治方案,并在桥头路基前后设置软土地基过渡段,以减少不同处治方式带来的路基差异沉降,根据本项目的沉降监测数据,桥头软土地基处治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表明CFG桩+袋装砂井的桥头软基处治措施能较好的控制软土路基沉降,防止桥台跳车病害。  相似文献   

6.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降段主要出现在公路与桥梁的过渡段上,即使过渡段桥台和公路堤存在的差异沉降较小,但桥头出现跳车情况的机率仍较大,结果行车时容易颠簸,使得行车安全性大大降低。主要探讨了公路桥梁沉降路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路基的沉降响应,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路桥过渡段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路基的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搭板联合等长桩、直线型长短桩、阶梯型长短桩和长短桩加筋路基对处治路桥连接段差异沉降的效果。结果表明:搭板可以避免过渡段发生错台,但会导致发生二次跳车;搭板联合长短桩可显著减小路面差异沉降,处治后路面的沉降量曲线和纵坡曲线变化都更平稳;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路基,随着与桥头结构距离的增加,道路整体纵坡的波动程度较搭板联合桩基更小,沉降变化更平缓,道路更加平顺,行车更舒 适安全。  相似文献   

8.
桥头引道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是引起桥头跳车重要原因,文章分析了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成因,并就如何消除桥头引道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差异沉降的现象是出现在道路桥梁的引道路堤和过渡段桥台之间较为常见的情况之一,这会使行车在桥头段产生"跳车现象"给行车带来一定的问题,更有甚者会导致行车安全问题的出现。针对这一点,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是满足公路桥梁交通运输功能的重要保障,其施工技术不到位会导致桥头跳车、路基沉降等多种问题,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主要论述了目前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施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升其施工技术水平,保证过渡段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