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转运技术改善温度离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转运技术在安徽滁宁高速公路的运用,分析评价沥青混合料转运技术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离析改善效果,借助红外热像仪、激光温度仪分析和定位温度离析位置,对运输过程中运料车上、摊铺过程中的摊铺机受料斗、螺旋布料器分料槽等关键位置采用和未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两种情况下的温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运输过程中,通过转运车的再次拌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更趋于均匀;摊铺过程中,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技术后,能很好地避免新摊铺路面出现涡状温度离析区,极大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现象。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的机理,建立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通过计算可得沥青混合料运输到摊铺现场时的温度值和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的程度,从而为沥青混合料在搅拌时出厂温度的确定、各种消除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和热量损失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新民  姜睿  边庆华  刘洪海 《公路》2021,66(12):17-22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影响因素和施工温度,依据沥青路面热传递模型,确定了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合料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软件模拟施工过程混合料温度变化,分析了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了低温环境下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施工温度确定方法.根据项目所在地纬度、气候状况、路面因素和材料等条件,通过计算得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中的混合料温度与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4.
离析现象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严重的离析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各种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下降,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并造成路面的破坏,缩短路面的寿命。文章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料、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过程的分析,浅谈沥青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装料、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施工过程中温度离析,本文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材料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拌和过程中存在不同批次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运输中的温度离析集中在与环境接触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中间吊架后存在一个温度较低的带状区域;压实过程中温度离析可分为点分布和带状分布,离析程度随料温降低而逐渐减小。综合以上温度离析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改善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拌和及施工过程中,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燃油的消耗量。对影响燃油用量不同因素的分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合理减少燃油消耗的一些措施,实现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燃油消耗的初步控制。  相似文献   

7.
排水沥青混合料因采用高黏改性剂,其施工温度不能采用ASTM D2493的等黏原则来确定.为合理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压实温度,通过室内模拟施工温度变异性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温度对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肯塔堡磨耗损失率和劈裂强度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压实温度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排水性影响不甚明显,但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故施工温度控制非常重要且应保证最低压实温度不低于150℃.  相似文献   

8.
李寿伟 《公路工程》2015,(2):257-259,305
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能耗与碳排放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计算了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与碾压等施工过程中的能耗与碳排放,建立了沥青路面施工能耗与碳排放基准。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耗能和碳排放明显大于温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类型混合料的耗能和碳排放随公称粒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不同类型混合料的能耗与碳排放存在差异,OGFC混合料最大,SMA混合料次之,AC混合料最小。运输车辆的能耗当量和碳排放随运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运距的增加而增加,从耗能角度应推荐采用运量较大的车辆进行运输。摊铺与碾压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摊铺与压实设备燃烧石化燃料而产生,施工能耗约为3.9 GJ/(1 000m2)、碳排放强度约为304 kg/(1 000m2)。  相似文献   

9.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温拌剂现有的三种添加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探讨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确定方法,同时结合国内现有规范提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时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今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施工温度对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宜洛  崔荣华  顾仲飞  韩森 《公路》2006,(10):166-170
施工温度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控制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室内试验室进行试验以及监督沥青混合料施工的主要依据。本文分析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对其马歇尔试验指标影响的规律性和敏感性,研究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施工温度的相互关系,比较了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差异,提出合理的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不均匀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沥青混合料设计角度,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类型、级配设计对沥青路面不均性的影响;分析了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性质和管理、混合料的拌和对保证沥青路面均匀性的重要性;结合沥青路面的现场施工,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运输和碾压与沥青路面均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和原材料、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正确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采用合适的拌和、运输方式和摊铺、碾压工艺,有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
施工温度对排水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为模拟施工压实温度变异性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室内分析了不同压实温度下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肯塔堡磨耗损失率和劈裂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压实温度尽管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影响不甚明显,但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应严格控制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运料车内沥青混合料温度场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运料车的不同配置对车内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变化情况。通过对比8种配车方案下运料车内混合料的内外层温差,分析运料车配置对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的影响,进而对已配置的模拟方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机群连续施工的不同方案中,混合料覆盖情况、运输时间、环境温度和车型因素对运料车内不同部位表层的混合料温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依据运料车内混合料温差之评价指标,得出了方案三形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沥青路面合理施工温度确定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沥青路面合理施工温度确定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6.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QAS)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对添加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沥青胶结料及沥青混合料(AC-20C、ATB-25)进行了相关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QAS的添加对沥青的技术指标无明显影响,并且不改变沥青的高低温性能;QAS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较标准温度低0~30℃的范围内,可满足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同时,其高温性能、水损害性能、低温性能及疲劳性能与标准温度下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效果.QAS可作为温拌及低温环境下施工的沥青混合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效果,减少早期损坏,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有必要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有效压实温度。笔者选择了常用的SBS改性沥青、AH70#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开展相关室内试验,通过分析成型温度对混合料体积指标(空隙率VV)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将碾压过程的温度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并确定了3种沥青混合料的有效压实温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施工中存在的工艺问题。根据沥青转运车的功能特点,结合现场施工,介绍了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对改善沥青混合料温度和级配分布及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路面离析原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结合现场资料,对沥青混合料路面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的部分原因,如:集料堆放、摊铺机选择、混合料运输等展开定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料堆放的不当、摊铺机选择的不当以及混合料的运输过程等都会对沥青混合料路面均匀性产生影响,造成路面的离析。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即集料堆放在平整、坚硬的场地上,避免相互混杂和雨水的流入;应先择半幅摊铺机;尽可能减少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距离。  相似文献   

20.
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碾压温度、材料组成与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确定不同施工碾压温度下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保障混合料性能的重要依据。为解决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碾压温度的动态变化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不足问题,引入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碾压温度、再生剂用量、温拌剂用量与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3种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构建了3种因素与指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空隙率与水稳定性的相关性,确定了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艺。结果表明:碾压温度、再生剂用量分别对空隙率、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指标的极差最大,影响程度最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随碾压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则反之;相同碾压温度情况下,再生剂、温拌剂用量与空隙率指标呈负相关,而再生剂与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呈正相关,温拌剂则反之;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可采用空隙率指标作为现场施工关键控制指标,保障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再生剂、温拌剂用量变化会引起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可采用动态调整再生剂以及温拌剂用量的方式来解决不同碾压温度条件下的就地热再生现场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均匀性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