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轿车情报》2011,(10):41-41
尽管美国经济不景气、财政赤字和失业率高居不下,而7、8月份又是传统淡季,但汽车市场却出人意料的好。其8月份汽车市场增长8%,1—8月份的累计增长率高达11%,超过了号称一枝独秀的中国乘用车市场。  相似文献   

2.
实在是令人揪心的我国汽车市场,又运行了下半年的2个月,市场直观感觉仍然不好;来自汽车司的汽车工业企业汽车产销快讯显示,总体上说还是在谷底非常艰难跋涉! 产销同比下滑未停止 今年1至8月,产量最高的是5月份14.09万辆,自6月份起生产企业减缓生产节奏。纵观8个月的各月累计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轨迹不是曲线,而是直线,月月下滑。1月份增长18.53%,到8月份增长率跌至1.11%,相差17.42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不旺,即使价格下调,经销商竞相压价,总体市场依然清淡,并且持续时间长。1月份销售汽车10.43万辆,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12,(37):8-9
进入8月份,美国汽车市场销售增长率达到了近几年来从未有过的20%水平。1~8月份累计同比增长15%。面对如此之高的增长率,美国汽车分析师将全年的销售预期调整到1460万辆。预计全年销量将比去年增长16.8%。这将大大高于我国今年预期的汽车销量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汽车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国际汽车市场需求的平均增长率长期徘徊在4%~5%时,中国则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国际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3%~5%,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高达28.4%;发达国家汽车市场趋于饱和,而中国未来汽车总需求量将超过德国,成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2,(25):14-14
美国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勿容小觑 美国5月份轻型汽车市场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6%,1~5月的增长率达到了13%。销量分另4为1334642辆和5986598辆。如果把美国的轻型汽车(轿车、SUV、MPV、皮卡)与国内的广义乘用车(轿车、SUV、MPV、微客)相比,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国汽车进口市场呈活跃现象,2008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国内汽车累计进口总计103102辆,较2007年同期增长74.5%;贸易额达3763733375美元,同比增长91.32%。中国汽车进口市场增长率再显“高速态势”。整车进出口贸易量顺差76281辆,贸易额逆差1552288812美元。2008年1-3月份,  相似文献   

7.
200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85.30亿美元.占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总值的14.6%。其中出口美国达到54.05亿美元,占20.7%.同比增长53.77%。今年1-2月份,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值为14.86亿美元,同比增长35.87%.保持了强劲势头。从统计数字来看.我国零部件出口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东和欧洲。  相似文献   

8.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5,(32):22-23
一向以大排量、高油耗汽车消费为特点的美国汽车市场最近出现了一股小排量汽车消费的清风。这是因为美国消费者已经看不到汽油价格从历史高位下调的前景,而开始眷顾小型汽车了。售价14000美元以下的节能小型车已经时来运转。马上就要在中国上市的雪佛兰Aveo在美国销售正旺,今年6月份销售同比激增66%。该车在美国销售最低配置价9995美元。日本三大汽车厂也正跃跃欲试,抢占美国小型车市场。  相似文献   

9.
占领北美     
《汽车杂志》2007,(9):38-39
日美盈利能力差距拉大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汽车制造商不仅在北美汽车市场上攻城略地,吞噬美国同行份额,同时前者盈利能力也明显强于后者,且单车利润差距呈扩大趋势,总部位于芝加哥的咨询公司SRR7日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日本与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北美市场上平均每辆汽车的利润差距为2899美元,而2006年这一差距已扩大到3814美元,增幅达32%。  相似文献   

10.
自l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全球汽车业得到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亿辆。目前,汽车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当普及,特别是世界经济大国美国,汽车拥有量几乎占据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五分之一,其中轿车就高达1.3亿辆,平均每1.3个人拥有一辆。而与之相生相伴的汽车美容业也已达到相当规模,据统计,1994年美国汽车美容业的收入为1,14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我国汽车进出口双双呈现增长态势。全年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高达637.53亿美元,同比增长37.90%,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创记录的102.53亿美元,同比增长174.89%。  相似文献   

12.
4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继续走高,从1月份6.1%,2月份6.6%,3月份8.0%,至14月份的8.1%。4个月连创三年新高,出现了令人不安的迹象。4月份轿车销售同比增长7.8%(包括出口)。这个增长率创造了近几年以来的历史新低,与PPI的走高形成了对比。虽然7.8%的增长率对世界汽车市场来说仍然是一个不低的数字(美国4月份负增长12.8%)。但由输入性通胀所造成的PPI高居。具有很强的刚性,特别是铁矿石、有色金属、塑料、橡胶、油料等的涨价对汽车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价格的影响不容小视。同时在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和国际原油价格只涨不落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消费者购车的取向。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供应商似乎应该多准备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近日发布"2011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现代汽车以60.0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排行榜第61位,较去年上升4位,提升幅度为排行榜十家汽车企业之首,并依靠高达19%的市场增长率,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增长最快品牌",再次显示了现代汽车的强劲实力和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4.
新闻分析     
《轿车情报》2012,(7):23-23
美国5月份轻型汽车市场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6%,1~5月的增长率达到了13%。销量分别为1334642辆和5986598辆。如果把美国的轻型汽车(轿车、SUV、MPV、皮卡)与国内的广义乘用车(轿车、SUV、MPV、微客)相比,其5月份的绝对值已经超过了中国63万辆,而1~5月累计数的差距还有331272辆。应该说两国的差距正在缩小,所幸中国的商用车销量从整体上帮了大忙,尽管今年一直负增长,但好坏每个月能贡献30万辆以上的销量。而美国的商用车全年也不超过这个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越来越引起同行们的关注,据有关方面统计,1995年1~7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约6 880万美元,而前一年同期的统计为5 180万美元。1993年全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为6 310万美元,到1994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9 570万美元。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笔者在汽车零部件出口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国外产品和市场需求缺少了解的缘故,生产企业在产品及市场开发方面仍缺乏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志于发展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生产企业应对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06,(28):17-17
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的低迷时期后,正在以平均每年10%的增长率飞速地恢复元气,预计其国内经济还将以每年9.6%的速度持续增长至2015年。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12,(19):14-14
美国汽车销售增长趋势见缓 4月,美国轿车销量为639516辆,同比只增长了2%。这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单月增长最小的月份(去年6月增长率为3%)。现代和起亚尽管还有6%的净增长,但这也是其20个月以来最小的增长记录。福特和通用则分别下降了11%和23%。形势有点不妙。  相似文献   

18.
2005年,虽然经历了高油价、自然灾害、利率提升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冲击,但是世界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增长,增长率达到3.2%。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上升至3.6%,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5%,而失业率则降低到5%左右,美国居民的消费热情较高。日本经济的复苏也令人关注,其增长率从2004年的1.5%上升至2.4%。欧盟经济增长则相对平淡,增长率仅为1.4%,低于2004年的1.7%。亚洲新兴国家中国与印度是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中国的经济增长突破了国际各大权威机构8%的预测,达到9.3%。  相似文献   

19.
过去几年,中欧和东欧成为汽车工业主要的销售市场。这些地区的年销量增长率平均为7.3%,仅2004年销量就增长了340万辆,该地区的汽车生产经验也在迅速增艮。高技能的劳动力、低劳动成本、以及诱人的总体条件吸引了许多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过去10年,汽车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如果将380万辆轻型车辆计算在内,中欧和东欧生产的汽车占全球汽车产量的6.1%。世界销售额排名前20的汽车供应商已经在中欧和东欧建立了150个生产点。  相似文献   

20.
新闻分析     
《轿车情报》2012,(9):29-29
今年以来.在中国和欧洲市场疲软之际,美国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增长。7月份的美国轿车及轻型汽车(MPV、SUV、皮卡)合计增长9%,1—7月份累计增长14%。这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经济的初步复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去年同期的基数偏低。2011年7月美国轿车市场负增长6%,轻型汽车市场正增长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