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穆晓斌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7):36-38,106
对纯方位跟踪问题进行了描述,通过建立模型,设计求解算法,提出了一种解纯方位跟踪问题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并将它与解纯方位跟踪问题的线性最小二乘方法进行了比较与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是一种有效的算法,对潜艇实施隐蔽探测与跟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鉴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在国内目标运动分析中应用较少的现状,研究了纯方位系统的非线性最小二乘解法,提出了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设计了具体的遗传算法,并用实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用遗传算法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明显优于线性方法,也优于非线性方法的梯度解法.  相似文献   

3.
《舰船科学技术》2013,(8):34-37
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BO-TMA)是一种从探测器所观测到的加噪方位信息和测量载体的机动信息中估算出目标运动要素的方法。针对传统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收敛速度慢,参数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以初距为参量的纯方位最小二乘TMA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确定初始距离并求解速度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从而提高收敛速度与估计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利用目标方位信息和多普勒频移信息联合估计匀速直线运动目标要素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观测站不机动情形下目标运动分析问题。将2种目标信息分别伪线性化,建立对应的伪线性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构建2个伪线性滤波器,后融合的方法得到了目标要素估计的算法。与现有的基于方位和多普勒频移进行目标要素估计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以下不同特点:1)2个线性估计器均是二维系统,可观测性增强;2)在多普勒频移估计器中,不需要估计线谱的原信号频率。数值仿真给出了不同观测误差下的算法性能,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实际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利用目标方位信息和多普勒频移信息联合估计匀速直线运动目标要素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观测站不机动情形下目标运动分析问题。将2种目标信息分别伪线性化,建立对应的伪线性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构建2个伪线性滤波器,后融合的方法得到了目标要素估计的算法。与现有的基于方位和多普勒频移进行目标要素估计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以下不同特点:1)2个线性估计器均是二维系统,可观测性增强;2)在多普勒频移估计器中,不需要估计线谱的原信号频率。数值仿真给出了不同观测误差下的算法性能,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实际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双基阵纯方位被动定位跟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基阵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模型。针对目标跟踪和滤波中容易出现的跟错目标和滤波发散问题,提出将进行方位数据时空关联、采取航迹状态转移和距离回归门限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单、双目标的跟踪定位。仿真实验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快速、稳定地完成目标运动要素的估计,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7.
研究双基阵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和分析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卡尔曼滤波可以快速、稳定地完成目标运动要素的估计,同时还分析了数据关联、基阵间距以及方位测量误差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空间分辨率低,两声呐纯方位目标关联存在关联模糊性,从而产生虚假目标(幻影).当两声呐配置距离较近时,利用两声呐同目标的方位相似性,提出方位门快速关联,消除关联的模糊性,分析配置距离和目标方位对关联门的影响,提供目标早期接触跟踪关联方法.随着跟踪的进行,在具有初步的距离范围信息的情况下,提出距离范围方位门关联方法,提...  相似文献   

9.
水下双缓动平台协同探测可实现对水声目标纯方位定位和跟踪。针对双探测平台接收目标信号因传播时延导致探测时间未配准、方位测量偏差的问题,根据缓动平台的实际应用场景,建立目标运动模型和二维探测空间几何分布,构建一种基于不同时延条件的方位测量误差分析模型,并详细分析得出目标和双平台不同分布场景下的最大测角误差结果,该模型物理意义明确、直观简单,仿真和实测实验结果验证测角误差模型的准确性,并得出双平台探测时延下目标方位测角的误差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根据被动观测器所测得的目标方位和多普勒频率信息,通过对新息的伪线性处理,建立了系统线性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并推导出修正的扩展卡尔曼滤波递推公式,从而对目标的运动状态进行估计。通过蒙特卡罗仿真表明,此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可应用于远距离的水下被动目标运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