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3,(36):21-23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微型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行业公认:每年产销微型汽车100多万辆,率先圆了普通百姓的“汽车梦”;五大微型汽车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中流砥柱”;作为地方政府的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带动了一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我国微型汽车的发展历史和微型汽车市场的现状,并探讨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我国微型汽车生产企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故障现象一辆长安之星SC6350微型汽车,装备化油器式四缸发动机,配置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行驶中ABS故障报警灯常亮不灭,同时ABS系统失效。检查与修理长安之星微型汽车的ABS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4只车速传感器、液压装置和电磁阀等组成,并设有ABS故障报警灯和诊断座(见图1)。  相似文献   

4.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4,(21):45-47
曾几何时,微型汽车降价促销,曾被国内微型汽车企业视为“克敌制胜”的法宝。早期的微车降价,确实收到奇效。2003年,贯穿全年的国内微型汽车行业降价风暴已经过去半年,盘点全年得失:贴近私人购车市场、降价幅度最大、降价频次最高的微型轿车行业收获颇丰,产销增长率超过100%,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器相关参数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制动器的摩擦面积、摩擦力、制动力矩的关系比较复杂,成非线性关系。对HFJ6350后制动器进行试验,以试验结果为依据,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吴爱华 《汽车情报》2004,(22):44-50
上半年,我国微型汽车企业在利好政策拉动、国民收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加快新品上市步伐,整合市场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回报。上半年,全国主要微车企业累计销售609299辆(含轿车,下同),同比增长21.96%,继续保持了微型汽车作为国民车、百姓车的高速增长态势,见表1,图1。  相似文献   

7.
从法兰克福到底特律,吉利汽车敢为天下先,为中国汽车工业、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争了光。在短短的几年中,吉利汽车从“6”字头到“7”字头,从打“擦边球”到堂而皇之地走向国际市场。期间,克服的困难不仅仅是研发和生产技术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2004年初夏,北方的天气骄阳似火,200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更是火爆异常,不仅让消费者感受到“汽车时代”脚步的日益临近,也使汽车厂商暂时忘却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欲振乏力的不快。已早作准备、严阵以待的国内微型汽车厂家给予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以“空前的礼遇”,微型汽车企业  相似文献   

9.
何勇 《汽车与配件》1999,(50):19-20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滞后于整车的发展,虽经“七五”、“八五”乃至“九五”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落后的局面有所好转,但是,与国外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并且我国机械加工行业普遍存在利润分配不合理:即利润体现在主机成品上,毛坯及零部件产品的利润率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面对越演越烈的降价趋势,微型汽车零部件行业面对着空前严峻的挑战。仅以微车前、后驱动桥为例,国际汽车前、  相似文献   

10.
国家环保总局已拟文规定“最迟在5月1日之前,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禁止销售装配化油器的6座以下、总质量在2.5t以下的汽车”。此文虽待国家经贸委审批,是否会如期执行尚未确定,但对汽车企业已引起了极大的冲击和反响,对微型汽车生产企业造成的振动尤为强烈。一个严峻的重大问题摆在了微车企业面前:微车企业会不会被“洗牌”?微车在我国汽车市场上是否将被“封杀”?  相似文献   

11.
谈及我国微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日本铃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铃木汽车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国微型汽车工业的起步,得益于引进了铃木微型汽车的车型和技术。目前国内五大微型汽车巨头,有3家企业微型汽车的技术来源于铃木汽车公司。与国外汽车巨头刚刚进人中国汽车市场就在新闻媒体面前公布“豪言壮语”的发展战略不同,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并收获颇丰的铃木汽车公司却一直低调行事。  相似文献   

12.
近年微车出现了不升反降的趋势面对危机和挑战一是研制开发新一代微型汽车另一种开发农村市场与三轮农车一争高下那么微型汽车……  相似文献   

13.
田勇 《长安科技》1997,3(1):49-50
介绍了长安牌微型汽车配套件的现状,对配套件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强调了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1月中旬以来,北京汽车市场上微型汽车的销售红火,几个汽车交易市场里,4年多以前的排队缴款、排队提车现象重又出现。令汽车业内外人士叹为观止。几大微车生产厂为在京城争夺各自的市场份额,迭出新招、奇招形成了微车大战,几个月以来,角逐与鏖战京城的激烈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火爆京城的微车市场,给全国仍处于低谷的汽车市场,吹起了几股清风,也为乍暖还寒的汽车市场射进了几缕希望的曙光。  相似文献   

15.
向生寅 《汽车与配件》1998,(33):30-30,27
近几年来,由于微型汽车和其他车型比,有得天独厚的价廉经济的优势,适合中国国情和大多数老百姓的购买水平。因此,微型车没有受到整体需求相对疲软的大势影响,却连年高速发展,其产销量已跃居国内汽车市场的第二位,成为  相似文献   

16.
向生寅 《汽车与配件》1997,(17):10-10,12
我国微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我国微型汽车近10年来获得迅速发展,尽管截止1996年底上产品目录的厂家尚有43个,但在计划内的9个厂仍然是我国微车行业的主要骨干企业,尤其在1992年后,这9个厂的产销量占全国微车行业的绝大部分。到1994年年产超过3万辆的只有天津(含天微厂和天汽厂)、长安和柳微3大家。1996年,超过5万辆的也是这3家。  相似文献   

17.
微型汽车在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自1998年以来已显低速缓进态势,对行业产销增长的拉动作用已大大弱化,去年以来这种趋势依然显现。 微型车市场运行的特征 1.低速缓进,拉动作用呈负数1999年1~12月微车产销总量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上市公司汽车板块中,微型汽车行业就有三家上市公司,他们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夏利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三家微车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2002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长安汽车、天津汽车、昌河股份2002年微型汽车产销同比大幅增长固然欣喜,但经营业绩的严重分化却令人担扰。 一、三家微车上市公司连续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微型汽车行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壮大,成为仅次于轿车的第二大车种,在90年代之后一直以大于25%的速度增长,远超过全国汽车的平均增长速度近1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我国汽车市场的低速度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主要得益于微车经济实用、符合国情,适合中国广大百姓的消费水平与购买能力。中国微车已为国民普遍认同。因此有“国情车”“百姓车”的美誉,并且有70%以上为个人购买,成为进入百姓家庭的主导车型。这类车型在我国已占全国汽车产销量比例1/3的重  相似文献   

20.
一、小排量的微型汽车发动机(排量0.8L以下) 排量在0.8L以下的微型汽车基本上是日本生产为主导。日本在50年代专门制订了《轻四轮车法》,从税收等方面鼓励发展微型车,特别是排量低于660mL的超微型车。正是该法规的出台,其后日本的微型汽车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微型汽车行业五巨头的产品均来源于日本,如柳州五菱的产品源于三菱,长安、昌河、松花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