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布达佩斯(Budapest)是匈牙利首都。早先是坐落在多瑙河畔遥遥相对的两座城市,后经几个世纪的扩建,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左岸的城市布达和古布达以及右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布达佩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喜剧演员陈佩斯之名就与这座城市有些渊源,那是在1951年,陈佩斯的父亲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在匈牙利国家歌剧院演出《白毛女》,正逢陈佩斯的哥哥出生,为了纪念这一时刻父亲陈强将大儿子取名为"陈布达",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布达佩斯实际上是由布达、佩斯和古布达3个独立城区组成的城市。总面积590平方公里,人口180万。城区划分为23个区(I-XXIII),其中I、V、VI区包含的范围为市中心。整个城市被多瑙河一分为二。南岸的佩斯地势平坦,北岸的布达多为山地和丘陵。两岸之间主要依靠7座越江桥梁连接。  相似文献   

3.
布达佩斯实际上是由布达、佩斯和古布达3个独立城区组成的城市。总面积590平方公里,人口180万。城区划分为23个区(Ⅰ—XXIII),其中Ⅰ、Ⅴ、Ⅵ区包含的范围为市中心。整个城市被多瑙河一分为二。南岸的佩斯地势平坦,北岸的布达多为山地和丘陵。两岸之间主要依靠7座越江桥梁连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林鸣 《家用汽车》2014,(5):220-225
提到欧洲,中国游客多半把眼光投一向繁华的西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东欧魅力无法比拟——既有毫不逊色的文化古迹和艺术大家,又明显不带有欧美国家的喧嚣浮华;在东欧大平原上旅行,你会发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由布达和佩斯两个大城区组成;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其实是一幢并不起眼的建筑物;奔涌于脚下的多瑙河不是蓝色的,雨季里很像是黄河;东欧还聚集着众多全球最美丽的小镇,个个宛如袖珍天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的飞速发展,乘坐地铁出行成为都市人的首选,越来越多的人乘坐让地铁超负荷运载,由此引发地铁事故屡见不鲜.为了地铁运行安全,纽约、伦敦、东京、墨尔本、布达佩斯等五大城市出台了缓解地铁压力的妙招.  相似文献   

6.
一、工程概况匈牙利布达佩斯机场线是一条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中心与李斯特国际机场的客运轨道交通线,线路起点为布达佩斯市中心的火车东站终点为李斯特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这条线路基本沿着匈牙利既有的100年铁路走行,沿途设置小佩斯站、1号航站楼站和2号航站楼站,线路全长约18公里(图1)。该线主要为机场客流服务,并兼顾部分市郊客流。二、系统制式选择本线在系统制式上可以有匈牙利国家铁路制式(下称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下称地铁制式)2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的交通情况与过去的欧洲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鉴其相关经验教训.以匈牙利布达佩斯为例,探讨其如何利用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进行城市停车管理.首先指出停车管理的目标应为降低小汽车的使用需求、强化公共交通相对于私人交通的竞争力.然后,在路内停车管理层面,剖析中国停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策及标准、运营管理模式、技术应用三方...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概况、战略目标、实施策略等3个方面对布达佩斯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战略及公共交通、道路网络、静态交通、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交通管理等发展战略进行了阐述。由此得出,居民出行线路上任何一种交通方式的低效都将破坏整个交通链的效率,只有整个交通链所有交通环节的和谐发展,才能够使公共交通在运输服务上较小汽车具有竞争力;只有综合利用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才能使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最后,结合布达佩斯和国内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一种包含人口、经济、地理、环境、技术、制度等要素的“六棱形”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9.
张祖新 《家用汽车》2011,(11):78-87
魔方,Rubik’s Cube。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魔方与中国人发明的"华容道",法国人发明的"独立钻石"一起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显然东风日产深谙此道,让我们一起探究他们是如何把营销的魔方玩得飞转的吧。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世界上首辆水陆两栖大巴在马其顿试运营。 据介绍,该款水陆两栖车采用的是柴油发动机,不过它完全符合欧洲一切有关排放和噪音的标准,每台车售价高达28万英镑。经过6年的研究发展,英国一间公司开始在贝尔法斯特和布达佩斯销售水陆两用的AmphiCoach巴士。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评估有轨电车在轨道交通中的行驶特征及运行指标,为有轨电车设计与控制提供依据,对有轨电车典型行驶工况进行构建. 首先,以巴黎、布达佩斯、墨尔本城市的有轨电车线路及行驶数据为基础,采用聚类方法获取降维行驶特征;然后,基于马尔可夫链理论,构建有轨电车典型行驶工况;最后,将构建工况与实际工况进行特征值对比分析,并基于所构建的典型工况进行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构建的典型行驶工况与实际工况样本数据库总体特征的平均偏差仅为2.63%,满足偏差低于5%的开发精度要求;此外,典型行驶工况与实际行驶工况下的需求功率误差也仅为1.78%,验证了典型工况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讨论了城市活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人口密度和到中心城区的距离是决定城市新区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违背经济规律,建设低密度的社区,或者将城市新区建设在远离中心城区的地方,将降低城市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当前在区域空间和高新技术的宏大变局中,公共交通将面临更严峻挑战,承担更重要职能,亟须共同探寻新时期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形势研判与战略管理中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空间体系和交通体系在区域层面构建,其结构性演变趋势和节奏研判尤为重要,也是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基础。各中心城市均规划了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并将多中心网络化作为主体结构形态,例如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建设集合城市。关键是要研究集合城市相互之间的活动特征,基于公共交通的通勤圈将扩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是第一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选择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到2010年,预计全球总人口的55%将居住在城市。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期间,举办城市每天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大批友好人士,如何既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人员输送到赛场,又能及时将他们疏散开,对保证城市生活交通的畅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对举办奥运的城市来说,是全面检验其交通状况的巨大挑战,是对该市交通的一个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6.
正儿童与城市: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从城市为了防卫和交易而兴起,到近现代城市逐渐演进为社会经济综合体,城市与人类的关系日益密不可分。在中国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是属于人民的,也是属于儿童的,儿童是不应被忽视的城市的主体。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的统计,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中,其中18岁以下的儿童超过10亿人。在可预见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儿童将生活在城市中。  相似文献   

17.
高等级公路是城市之间的桥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它在城市联系中发展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过去普通的公路两个城市之间需要7、8个小时的时间,而高速公路有时可以将时间缩短在一半以内,这极大方便了城市之的沟通。但与此同时,高等级公路的施工要  相似文献   

18.
张海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7):225-225,22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成为人类居住的主要场所,决定了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所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将备受关注。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活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9.
亚洲正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目前有超过一半的亚洲人口居住在城市,据联合国估算,截至2050年,这一数目将从目前的19亿急速增长至33亿。其中,中国城市将吸纳3.41亿人口(超过美国的人口总数),而印度的城市人口也将在同期增加4.97亿。城市化进程和收入增长将带来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解决相应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是政府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城市快速路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的骨架路网,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内环和城市周边的国省干线公路最终都将改造为城市快速路,以实现城市内外交通的快速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