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截止2016年底,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38辆,结合国际发展经验可知,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阶段。以市场增速、产品数量、市场集中度3个指标衡量各细分市场可知轿车市场处于市场成熟期,SUV市场处于市场成长期。各细分市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推动各细分市场销量增长的动力也各不相同。在市场处于成熟期的轿车市场中,品牌力成为驱动车型销量增长的关键动力。在市场处于成长期的SUV市场中,产品力(性价比)成为驱动车型销量增长的关键动力。自主品牌SUV凭借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在SUV市场已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伴随合资SUV产品的逐步导入,未来SUV市场的竞争将以品牌竞争为主,提升品牌影响力是自主品牌向上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一、SUV车型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97年底至今,SUV车型(简称SUV)在中国市场年均增长率为78.36%左右.SUV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热点车型.  相似文献   

3.
《汽车实用技术》2012,(8):85-85
(文章来源于盖世汽车网)日前市场研究分析公司Market Insight Corporation发布报告称,中国市场消费者对SUV车型的兴趣持续增长,而高收入人群则是其中主导力量。报告指出,针对SUV车型的兴趣强烈程度和中国消费者的收入高低相关,月收入人民币2万元以上的人群表现出对SUV具有最强烈的兴趣。Market Insight总裁Rich Falcone表示:"购买SUV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奥迪发布首款混合动力SUV车型,作为目前市场上运动性能最强劲的混合动力SUV,奥迪Q5 hybrid quattro将混合动力市场又拓宽一步。  相似文献   

5.
SUV综述     
本文简述了SUV的概念及类型,详细阐释了SUV的技术特点,并以丰田霸道为例对SUV车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SUV车型的市场表现快速发展的六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截止2016年底,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38辆,结合国际发展经验可知,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阶段。以市场增速、产品数量、市场集中度三个指标衡量各细分市场可知轿车市场处于市场成熟期,SUV市场处于市场成长期。各细分市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推动各细分市场销量增长的动力也各不相同。在市场处于成熟期的轿车市场中,品牌力成为驱动车型销量增长的关键动力。在市场处于成长期的SUV市场中,产品力(性价比)成为驱动车型销量增长的关键动力。自主品牌SUV凭借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在S UV市场已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伴随合资S UV产品的逐步导入,未来S UV市场的竞争将以品牌竞争为主,提升品牌影响力是自主品牌向上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长城汽车是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盛誉的SUV制造商,从事专业SUV的研发生产已有10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并对SUV车型有着成熟理解,被业界誉为SUV专家。长城第一款SUV车型诞生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赛弗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因为它是长城推出的第一款SUV车型,该款车型上市一年后销量就达到38000辆,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掀起了一股越野风潮。说到赛弗的诞生,不得不佩服长城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们在中国皮卡市场顺风顺水之时,注意到了中国经济型SUV市场的空白,于是从2001年开始秘密研发经济型SUV车型。  相似文献   

8.
佳俊 《世界汽车》2012,(9):64-67
其实奥迪并不是第一个为SUV车型装上混合动力系统的品牌。凯迪拉克、雷克萨斯以及保时捷等品牌都曾推出过混合动力版的SUV车型,雷克萨斯RX系列的混合动力车型已经在中国上市多年。当前各大豪华品牌都相继推出了SUV车型,就连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超跑品牌也将SUV纳入到它们的产品计划当中。豪华SUV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高科技配置、豪华的装备已经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9.
正"中型SUV是目前国内市场最主流、增长最高的SUV细分车型,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合资中型SUV市场中,别克品牌旗下的昂科威可以说是销量长虹的一款车型,奠定了其品牌在合资中型SUV市场的重要地位。"目前,别克品牌发布了全新中型SUV-别克昂科威Plus。作为别克布局中型SUV市场的全新战略车型,新车在设计、动力、空间、科技配置、驾乘体验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升。全新别克昂科威Plus将推出5座、7座两种布局的三款车型,  相似文献   

10.
豪华SUV在中国市场上有着出色的表现,首先SUV车型是中国消费者极为喜爱的一类车型。  相似文献   

11.
郎朗 《汽车之友》2020,(1):92-93
中国的汽车市场,一直以来都极具中国特色前些年中国消费者对于SUV车型的热衷可以用疯狂二字来形容,玛莎拉蒂、宾利、劳斯莱斯甚至连兰博基尼这样纯粹的超跑制造厂商都推出了自家的SUV的车型但相对于火爆的SUV市场有一种车型早早的进入中国但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它就是旅行车.  相似文献   

12.
受不同购买力和购车需求影响,国内SUV车型的设计各不相同。文章从外观造型、底盘结构、动力匹配及座椅布置4个方面分别对城市和越野2种风格SUV车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经过对比得出:2种风格SUV的造型元素主要体现于保险杠、进气格栅、大灯、后视镜及门拉手等。越野型SUV的悬架标志为整体桥,而城市SUV底盘结构则成多样化;越野型SUV的比功率与比扭矩通常大于城市SUV的值;不同类型的SUV座椅基本布局大同小异,多数采用2排5座。对SUV设计特征的深层次研究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发SUV车型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3.
受不同购买力和购车需求影响,国内SUV车型的设计各不相同.文章从外观造型、底盘结构、动力匹配及座椅布置4个方面分别对城市和越野2种风格SUV车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经过对比得出:2种风格SUV的造型元素主要体现于保险杠、进气格栅、大灯、后视镜及门拉手等.越野型SUV的悬架标志为整体桥,而城市SUV底盘结构则成多样化;越野型SUV的比功率与比扭矩通常大于城市SUV的值;不同类型的SUV座椅基本布局大同小异,多数采用2排5座.对SUV设计特征的深层次研究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发SUV车型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4.
小型SUV     
《世界汽车》2015,(3):114-115
<正>小型SUV是在近几年新兴的一类车辆形态,比起常规SUV车型,小型SUV车型的车身尺寸偏小,主要客户群定位在都市年轻消费者。随着中国SUV市场的持续火热,小型SUV的市场在近几年逐渐成熟,很难想象,这一细分市场从几年前的真空状态迅速发展成各品牌均推出类似车型、竞争激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随着SUV车型在中国市场的火热,国内外汽车厂商都纷纷瞄准了这一市场,意在中国SUV车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2005年3月,国内自主品牌奇瑞汽车推出了他们的第五个车系——瑞虎,这也是奇瑞的首款SUV车型。  相似文献   

16.
正测试地点:中国·北京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购买汽车类型的消费逐步在向个性化的趋势发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雷诺首次国产的这款小型SUV科雷缤是否能占领一席之地?紧凑级小型SUV车型在近期非常火爆,采用轿车底盘,加上SUV或Cross车型的外观设计,这种车型在欧洲非常受欢迎,但在国内之前一直没有起色,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购买汽车类型的消费也逐步在向个性化的趋势发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雷  相似文献   

17.
《车时代》2014,(1):114-114
随着年底销售高峰的到来,广受关注的汽车市场更是热闹非凡,SUV作为近几年持续热卖的车型,自然是消费者选购的重点,而且由于涡轮增压(Turbo)技术的普遍应用,曾经是“油老虎”的SUV车型在动力不降低的前提下,燃油经济性也在不断改善,本文就为大家推荐三款热销的T动力SUV车型。  相似文献   

18.
<正>2019 (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上丰田量产纯电动车C-HR/奕泽IZOA EV车型首次面向全球市场公开亮相。此外全新RAV4荣放、ALPHARD埃尔法双擎、VELLFIRE威尔法双擎等众多车型也一同展出。过去一年,伴随着TNGA首款SUV C-HR与奕泽IZOA的上市,丰田品牌旗舰轿车AVALON亚洲龙与主力量销车型COROLLA卡罗拉、LEVIN雷凌先后引进中国市场,相关车型的混合动力版本的引进也在加紧筹备。2019年丰田将进一步实  相似文献   

19.
新闻     
《汽车与运动》2012,(3):14-15
非承载式车身双龙享御SUV双龙旗下雷斯特、爱腾、享御等系列车型均采用了独特的非承载式车身,使双龙SUV车型具备了显著的硬派越野风格。本次导入中国市场的众多车型均配备了涡轮增压高压其轨柴油发动机,相比配备汽油发动机的车型,具有动力强劲、燃油经济性好、可靠耐用和低尾气排放的优势。虽然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设计,可底盘大梁与车身通过弹性元件进行了紧密的嵌  相似文献   

20.
《汽车杂志》2013,(12):291-291
对话:大陆马牌轮胎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杰(Jay Dhillon) AM 今年5月份在上海举办了一场CCCLX2的新品发布会,德国马牌在中国发布SUV轮胎,这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邓 近年来SUV车型的销售在国内市场呈井喷式增长,每一季度都有着显著的变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SUV车型的高阔视野和强大动力等优势满足了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中国市场的二次购车比率正逐步增加。因此我们顺应消费者的需求,推出CCCLX2新款SUV轮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