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文斐 《交通科技》2004,(3):112-114
对广东省现状的沥青分散拌和站生产成本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重点剖析省内某一拌和站沥青砼的成本构成情况,从而使决策者能够充分了解现有的竞争力,对是否采用沥青中心拌和站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合理地布局拌和站、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设备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分析广东省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布局影响因素及布局原则。构建拌和站布局规划模型,并在模型求解方法的基础上,得到广东省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布局规划,为拌和站物流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谈沥青拌和设备除尘系统与回收粉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先 《公路》2002,(6):54-56
对LQC-240沥青拌和站除尘系统对回收粉成分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回收粉使用的用量对沥青拌和站除尘系统的要求,确定拌和设备除尘系统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出回收粉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4.
沪通长江大桥水中墩混凝土用量为1 325 000m3,为确定超大体量水中混凝土的供应系统,结合河床标高和混凝土需求量,按浅水区和深水区进行混凝土拌和站总体规划。通过对钢平台拌和站和吹填筑岛拌和站两种方案在供应能力、施工难度、建设周期和造价等方面进行比选,确定在浅水区采用吹填筑岛拌和站,筑岛高度约6.1m,围堤顶外围设置1圈高1m、厚0.3m的现浇混凝土挡墙;深水区采用钢平台拌和站(由钢管桩+桩顶分配梁+贝雷梁+钢桥面系组成)。浅水区吹填筑岛拌和站施工时,先施工围堤,再进行围堰内吹填砂和围堰外侧边坡防护施工,铺填片石基础,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平台。钢平台拌和站施工时,先插打钢管桩,再依次施工桩间联结系、桩顶分配梁、平台主梁及桥面系。  相似文献   

5.
结合佛山市105国道改造工程,从LB-2000CN沥青拌和站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入手,探讨了拌和站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同时对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过程中常见故障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稳拌和站骨料放料的工作原理,对水稳拌和站骨料称量系统的标定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实体工程的试验与验证,提出与传统的静态标定有本质区别的水稳拌和站骨料称量系统的动态标定方法:频率-产量法。通过动态标定过程,发现目前水稳拌和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大型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燃料成本太高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多种燃烧器本身的系统适应性,在分析了国内多种废油成分之后,通过对燃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提出了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完全可以使用废油作燃料的解决方案,详尽介绍了使用废油作燃料过程中应注意的各个细节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砼拌和站生产状态的动态监控和管理,保证砼生产质量符合设计、施工和规范要求,安定(安远—定南)高速公路项目施工中,通过总结国内在建项目对砼拌和站的监控模式与方法,在全线推行砼拌和站动态质量监控系统,通过砼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材料和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实现砼生产过程的智能、实时和动态监管,保证砼的生产质量。文中对砼拌和站动态质量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沥青拌和站中沥青混合料生产中沥青含量误差来源进行分析,从抽提试验误差分析和现场拌和机误差分析等角度对试验误差进行校验,并提出改进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LINTEC CSD25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站过程控制系统检测出的故障信息进行总结,分类,分析病理,介绍排除故障的经验,以便更好地操作这种进口设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沥青拌和站中沥青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沥青用量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存在波动性和规律性,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沥青用量进行分析,绘制了控制图,并对其进行修正,使其可以有效的对沥青拌和站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保证沥青混合料生产环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沥青拌和站设备改造与成本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针对拌和站的日常维护、燃烧及加热系统的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对拌和站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储备、矿粉加工、乳化沥青生产等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方法和意见,可为同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路路面施工沥青拌和站建设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公路沥青拌和站的选型、选址、节能、加热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如何在建设合理、高效、一流的拌和站的同时,怎样提高拌和质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配置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安装调试的好坏是保证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前提条件,通过对日工NBD-320沥青拌和站的安装与调试,提出沥青拌和站安装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普通路面机械适应高原施工,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分析了高原荒漠环境对沥青拌和站、摊铺设备的影响,从动力系统、散热系统、橡胶件与密封件、驾驶室与人机工程等方面对装载机进行改造;通过增设"罐中罐"结构、改进加热方式等技术手段,达到减少沥青拌和站热能损耗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材料的运杂费和拌和料的运输对工程成本影响极大,其成本是随拌和站的数量、地点和材料的分布不同而有较大变化。针对拌和站的布置,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寻找最佳的拌和站布置,以获得费用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计算实例,优化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施工中拌和站控制的好坏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路用性能影响很大.文中提出了从原材料进场、配合比设计和实际生产等方面加强拌和站控制和实施动态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中,沥青混合料拌和站是机械化施工作业系统中的关键一环,在施工全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公路建设项目通过招标选定施工单位后,通常投入该工地的拌和站参数(品牌、类型、热料仓数目、热料筛设置、拌和锅容量等)也即确定,拌和站对路面施工各主要环节的机械配置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出发,分析了施工各环节机械配置对工程的影响,探究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改进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冯娜 《交通科技》2011,(3):106-108
通过对沥青拌和站的选购,拌和厂建设中的选型、场地规划、节能降耗等问题的探讨,研究如何建设合理、高效、一流的拌和站,以满足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中交西安筑路有限公司于1959年建厂,自1969年研制出中国第1台沥青拌和站以来,西筑先后研制了沥青拌和设备、摊铺设备、养护设备、高铁提运架设备四大系列50余种筑养路机械产品,其中西筑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已成为国内翘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