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3,(4):19-22,106,107
我国海上执法队伍总人数为世界之最,但却陷入了海上维权不利的被动局面。近年来,中国东海、南海风云不断,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遭遇严峻挑战,海上正当权益面临被蚕食的危险。那么,对比其他国家的海上执法体制、机制和海上执法力量,中国存在哪些异同,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中国海警局的未来之路又将如何行进?  相似文献   

2.
邢丹 《中国船检》2013,(4):15-18,105
每次海上执法力量的发展变迁,都是国人海洋意识的进一步提升。日前,随着国家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以及国家海洋局将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消息的披露,位于北京市复兴门的国家海洋局大门西侧的中国海监总队的牌子,不久将被换成中国海警局。触摸厚重的中国海上执法的历史年轮,海洋留下的记忆,都深深镌刻在每一个关心中国海洋事业的人的心里。从空白到璀璨,每次海上执法力量的发展变迁,都是国人海洋意识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1月18日,山东海事局联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海警局、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等单位在烟台海域联合开展海上联合巡航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反海上交通秩序和水上无线电通信秩序、渔船违章作业、海上走私等违法违章行为,防范商渔船碰撞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明确中国海警局办理刑事案件的适用程序,但由于海警海上刑事执法工作的特殊性,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程序困境,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海上刑事案件的办理程序。  相似文献   

5.
新海权时代     
《中国船检》2013,(4):6
近年来,中国东海、南海风云不断,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遭遇严峻挑战。日前,中国政府宣布重组海洋局,以海警局名义进行统一海上执法,并且成立国家海洋委员会。此消息甫一传出,旋即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那么,中国海上执法走过了怎样的一段曲折路程?此次整合海上执法力量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在重组过程中又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海警局的未来之路将如何行进?被国人千呼万唤的国家海洋战略,该如何做好顶层设计?这一系列疑问,尚待进一步求解。  相似文献   

6.
为营造一个和平、安全的海上交通运输环境,从我国海洋执法模式现状出发,以适用性为切入点,梳理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海洋执法领域所采用的不同执法模式。结果表明,简单的机构整合并不是解决海洋执法所面临困难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政治、经济、安全等因素对我国海洋执法模式的影响机理,认为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与中国海警局共存的半集中式海洋执法模式在我国当前所处的海洋发展战略环境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邢丹 《中国船检》2013,(4):11-14,102,103
随着国家海洋局的重新组建,"五龙治海"将正式终结。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将现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将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此次改革实现了海上统一执法,是我国海洋管理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然而,在众目期待下,此次重组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在重组过程中又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如何突破?重组"三定"方案未出,很多问题还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8.
海洋执法力量分散是阻碍我国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因素。新成立的中国海警局作为统一的海洋综合执法队伍,顺应了建设海洋强国,改革海洋管理制度的战略需要。作为新设机构,海警局将来正式履职必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必要结合我国海洋行政执法的体制背景,分析典型海洋大国建设海洋综合执法队伍的实践经验,从而对海警局未来开展海洋维权执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洋大国海上执法机构体制的基本规律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根据对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海洋管理和海上执法机构的考察研究,揭示了海洋大国海洋管理与海上执法机构体制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阐述了我国加强海洋管理和海上执法、建立高层涉海协调机制和整合海上执法资源的重要性,也探讨了海上执法机构体制改革可能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船舶综合服务是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核心功能之一;以守法便利为条件,建立服务型保税油管理制度,完善保税油供应执法制度,创新保税油供应商差别式监管模式,并建立协调执法机制,以促进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的实现,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节点支撑。  相似文献   

11.
浙江海上犯罪形势日趋严峻,严重影响着浙江海域海上治安秩序。立足浙江海上犯罪的主要特点,构建浙江海上犯罪侦防体系,即完善海上快速反应机制、加快海上犯罪情报网络建设、提高海上侦查取证手段科技含量、建立一支精良的海上执法队伍、鼓励动员群众参与、加强国内外执法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2.
海上船舶登临制度是由海战法上的登临拿捕演化而来的,后期分化为军舰战时临检和政府公务船舶平时执法登临两个方向,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确立了登临权法律体系。基于海洋法实践的差异,中美两国的船舶登临执法程序有较强的可比性,虽然美国至今尚未签署和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以该公约为基础制定了相对全面完善的海上船舶登临执法程序。当前我国海上船舶登临法律制度多纲领条款、少具体行动程序,多原则条款、少细节分类及规范,部分术语的用法也不准确。通过对比中美船舶登临执法主体、对象、行使要件、行动程序,给出优化完善我国海上船舶登临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渔业船舶海上交通事故调查中存在的调查主体不清问题,分析新修订的《海上交通安全法》相关法律条文,区分明确不同情形下渔业船舶海上交通事故的调查主体,并提出建议:需进一步明确“海上交通事故”的概念与范围;顺应机构改革要求,规范统一法律用语;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联合执法,健全事故协调调查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颉 《中国海事》2015,(1):24-28
海上交通事故案件的法律责任可能仅仅是行政责任,也可能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同时发生。认定海上交通事故的责任者是否承担行政责任,属于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认定海上交通事故的责任者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则涉及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目前,我国海上交通事故的民事案件由海事法院专属管辖;海上交通事故的刑事案件则属于普通法院管辖。文中以海上交通事故案件的司法解决机制为视角,分析目前这类案件的司法解决机制中存在的困境,思考海上交通事故案件的民事与刑事关联诉讼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上执法机构是海洋执法和管理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海上执法机构正处于体制建设的初期阶段,逐步由分散型海洋管理模式向综合型模式转变。为促进我国海上执法机构的体制完善,提升我国海上执法效能,本文整理和对比分析了中国、美国及日本海上执法机构的组织结构。同时,结合美日海洋执法机构相对成熟组织架构,从执法依据及教育培养两方面,提出了我国海上执法机构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上执法机构是海洋执法和管理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海上执法机构正处于体制建设的初期阶段,逐步由分散型海洋管理模式向综合型模式转变.为促进我国海上执法机构的体制完善,提升我国海上执法效能,本文整理和对比分析了中国、美国及日本海上执法机构的组织结构.同时,结合美日海洋执法机构相对成熟组织架构,从执法依据及教育培养两方面,提出了我国海上执法机构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焦宁 《中国海事》2011,(6):59-60
文中从海上巡查执法的工作需求出发,分析了我国海上巡查执法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海上巡查执法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娟  董顺 《中国海事》2010,(3):72-72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组建海岸警卫队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海上执法队伍之一,是许多国家海上执法队伍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追溯了我国海事立法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从海上各项强行执法制度的源头出发,探究其发展的轨道,总结了原因与得失,并提出对我国海商法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市级海上搜救中心是海上应急搜救最前沿的指挥机构,是确保海上搜救有序、有效、有力运行的中枢系统。那么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如何扮好这个角色?广州海事局副局长、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主任黄木檀用"修在全方位,练在平常时"作为概括。制度为先促协作广州海上搜救力量主要由港口、企事业单位、航行于中国水域的大量商船、渔船以及社会团体组织组成。这些力量要在关键时刻为搜救所用,必须有一种成熟有序的机制来整合与指挥。"完善搜救机制,推进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