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速公路供配电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公路供、配电系统是为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如:监控、通信、收费系统设备、养护服务设施及道路照明服务的,目的在确保其用电的安全1、合理和可靠性,确保高速公路安全、通是经济、快速、舒适等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文知高速公路供、配电系统设计方面的一些考虑。  相似文献   

2.
在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由于变压器的容量考虑了远期通风风机的用电要求,其设计选用的变压器容量大于目前的需要,使得近期隧道运营成本加大。本文就深圳市盐田至坝岗高速公路大梅沙隧道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这一具体问题,通过理论计算、成本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车载特种设备供/配电系统。该系统可保征用交流电设备和用直流电设备同时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4.
简述电磁离合器式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在车载通讯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供/配电系统,这个系统具备三种供电方式,枳共军用特种车和其它具体特殊用电要求的专用车使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介绍了200 kVA UPS电源车电源系统的设计过程,内容涵括电源系统工作原理设计、UPS、蓄电池组、ATS配电柜等电源系统组件的选型。文中提供了电源系统设计依据,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高速公路隧道配电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介绍甬金高速公路白峰岭隧道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背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在高速公路隧道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思想、系统构成、功能模块及系统的设计。在INT-SCADA平台上开发甬金高速隧道配电自动化系统,实践表明系统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网络系统非常重要,它能够实现对变电、配电、输电、发电、用电、调度六大环节的全方位控制,一套完整的通信系统就包括了骨干传输网、数据通信网以及终端通信接入网三大部分。目前电力企业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方面都追求建设规模庞大、运行稳定的传输通信网络系统,用以联络企业内部所有变电站的各类数据业务内容。所以本文中就简单刍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系统组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刘相华 《公路交通技术》2012,(3):118-120,129
结合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实践,从分析海底隧道供配电系统的特点入手,对外接电源、变电所设置、风机配电等主要方案进行详细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并确定相应的推荐方案。该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经验,对目前我国在建和拟建的隧道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隧道智能配电系统是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可靠的配电系统是保证隧道安全营运的基础。在调研市场上可以实现应用的智能化硬件产品的基础上,以施耐德电气的智能配电系统在G98环岛高速三亚崖州湾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为例,通过分析隧道传统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隧道日常管理与运营维护的实际特点,对智能配电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阐述,探讨在工程上如何构建智能配电系统,实现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最优化,保障隧道平安、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一体化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目前同类软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将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业务相结合,开发集数据处理、资料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辅助公路工程质检业务;采用Office二次开发、组件等开发技术,合理地规划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充分考虑了其在公路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系统中的架构与地位。研究与开发的系统成果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目前同类软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将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业务相结合,开发集数据处理、资料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辅助公路工程质检业务;采用Office二次开发、组件等开发技术,合理地规划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充分考虑了其在公路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系统中的架构与地位.研究与开发的系统成果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存在弊端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说明了目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增加教书育人效果.《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挖掘本门课程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对立德树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中型客车行业呈现出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显著特点,以“三龙一通”为代表的客车业第1阵营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成为拉动中国客车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位居第2阵营的黄海、安凯、少林和中通客车的销量或销售额提升也较快,成为国内客车业活跃的一支生力军。与此同时,却  相似文献   

16.
在华东地区客车市场中,属山东省最为典型.2009年1-5月客车销量在全国仅次于广东市场,是华东区域的第一大商用车车市场;但是,购车档次可能比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区域都要低,环保要求也不高.该地区2009年销量同比减少28.87%.  相似文献   

17.
国内客车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客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国家重点改造,通过引进技术、中外合资,现已有了一个客观的技术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客车市场大规模发展起来,现在生产的大中型客车,已形成了高、中、低档兼备的产品格局.近10年来,我国许多客车厂通过合资、合作引进技术,且随着国外生产大中型客车的著名厂家的陆续进入,我国已具备了先进的客车车身和底盘制造技术;但中档和高档大中型客车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首次故障里程、平均故障里程、使用寿命等指标明显低于国际水平,另外,缺少适合高速公路使用的客车发动机,特别是缺少适合高速公路的高档客车底盘,因此,底盘的品种少和质量低,制约了客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轻型车排放和油耗认证循环工况正处于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新欧洲驾驶循环)和WLTC(Worldwide Light-duty Test Cycle,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并行、CLTC(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逐步导入的特殊时期。对WLTC和CLTC-P(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Passenger,中国乘用车行驶工况)进行分析,对比两种不同驾驶工况的特点,并选取同一辆车进行WLTC和CLTC-P排放污染物和油耗测试,对两种循环下排放和油耗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工况下整车排放和油耗特性,为后续整车开发和标定提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1日本过去的20年,日本马路上汽车的数量几乎增加了3倍,但与交通事故相关的死亡却减少了近1%。这些成效的获得,一方面和ITS智能运输系统的实施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现代化的仪表和安全技术的进步。日本的相关部门一直非常重视重型载货车的安全技术。早在1992年5月,日本交通署委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使用过程中皮带异常磨损的现象,分别对皮带传动工作中的受力情况、传递功率、皮带与皮带轮匹配等,找到异常磨损问题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