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Ni钢大型球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因晶粒粗大,难于用一般的超声方法进行了检测。本文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测用窄脉冲纵波斜探头、对比试块,探头K(探头折射角的正切)值以及探伤灵敏度等进行了研究,制定出了9%Ni钢大型球罐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规则,并在现场探伤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于车轮轮辋超声波检测用的手动和自动探伤TR探头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制造出了灵敏度高,盲区小,信噪比高的TR探头,在现场轮辋探伤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磁测法是基于铁磁材料压磁效应的应力测量的一种新方法,对这种方法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在3个观音岩长江大桥足尺比例构件试验研究中,对焊接完成后的焊缝应力和超声波冲击后的焊缝应力采用磁测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熔透焊缝中,平行和垂直焊缝方向都存在着相当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很多测点应力已经接近钢材的屈服强度;局部构造设计对于防止焊接应力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超声波冲击对消除焊缝残余应力效果明显,磁测法能方便有效地测试出桥梁钢构件的焊接应力,为人们了解桥梁复杂节点的焊缝应力的分布状况,掌握消除焊缝残余应力工艺处理后的效果情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测试手段,是一种测试灵敏度高、测试系统简单、操作灵活的很具发展前景的焊缝应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影响焊接空心球节点承载能力的几个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焊接空心球节点是我国空间网格结构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节点形式,利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对大量的空心球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杆球相交处焊缝几何尺寸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空心球受力性能的影响;最后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管拱肋制作安装技术.其中包括拱肋厂内制造主要工艺技术、施工现场安装工艺技术。在制作安装过程中采用试验检测加强质量控制。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在工厂制作构件装配尺寸精确.拱肋线型流畅光顺,装配尺寸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X射线、超声波无损检测全部合格,一次探伤合格率达到99.01%.全部工地焊缝经超声波检测一次探伤合格率迭96.52%。说明焊缝内在质量是优良的。拼缝误差在控制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6.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波探头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窄脉冲探头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探头与探伤仪的匹配以及斜楔形状和尺寸的设计,从而获得一种灵敏度高,分辨率好,信噪比高和定位比较准确的窄脉冲纵波斜探头,适用于较厚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超声波横孔试块对比试验,作者认为薄板试块中同孔径的横孔,其回波幅度比大厚板情况有所提高,有下降较缓慢,所以对薄板焊缝超声探伤,以使用薄板试块的距离一波幅曲线为好,这样使探伤灵敏度的一致性有所改善,文中还推荐了较合适的薄板探伤试块和相应的探伤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大厚度奥氏体钢焊缝超声检测用纵波斜射双晶探头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垂直深度达120mm的J型奥氏体钢焊缝超声检测用纵波斜射双晶探头的设计参数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对14个H型截面钢梁柱节点度件在重复荷载下进行实验研究,就钢框节点梁端焊缝的破坏情况及塑性变形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钢网架结构是一种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重量轻、杆件单一、制作安装方便的空间结构体系,在近一二十年来获得蓬勃发展,并在大跨度、大柱网、大面积的公共和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对钢结构工程的网架节点、剪应力等方面的检测技术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分析,重点研究了大跨度钢网架结构的各种检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为以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四种不同成分的焊丝进行了万向轴焊缝低温(—40℃~—60℃)韧性的研究,讨论了混合气体配比、焊接工艺规范及提高调质时的淬火温度对焊缝低温韧性的影响,并用梅氏冲击试样和夏氏冲击试样相结合的方法检查了焊缝韧性,以及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焊接质量。结果表明,采用MGS—80焊丝或天钢焊丝,在焊接工艺合理的情况下,能满足万向轴焊缝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盐城站高铁站房屋盖由空间钢桁架结构组成,桁架主节点与支管间、下弦杆与支座连接采用铸钢节点,存在构造复杂、安装精度不好控制、焊接难度大等技术难题.对铸钢节点的深化设计、定位安装和焊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技术措施实施表明安装精度和焊接质量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为铸钢节点施工控制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和金相组织分析等试验,对手工电弧焊焊接WELDOX960E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hoenix SH Ni2 K130焊条、手工电弧焊焊接WELDOX960E高强钢时,可以获得拉伸、弯曲、冲击性能良好的接头;其焊缝组织为针状铁素体与粒状贝氏体的混合分布;熔合区及粗晶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白色M-A块区;正火区组织为块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珠光体;母材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WELDOX960E高强钢焊缝硬度为270 ~ 300 HV,且距离熔合线30 mm处出现软化区.  相似文献   

14.
多层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焊缝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R400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厚板高强钢,对多层焊缝的组织、夹杂物及焊缝的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柱状区和粗晶加热区组织主要由先共析铁素体和铁素体加第二相所组成,焊缝中较高的含铝量加速了奥氏体的高温分解.焊缝夹杂物多为球状复合氧化物,平均尺寸为046μm.夹杂物往往成为焊缝断裂的起源,对焊缝冲击韧性有不利影响.自保护药芯焊缝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40J冲击功所对应的转变温度低于-50℃,满足工程结构对韧性的要求.焊接位置对焊缝断裂性能有影响,横焊优于立焊.  相似文献   

15.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试验以及金相分析等对BWELDY700QL4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YM80-A焊丝焊接BWELDY700QL4低合金高强钢可以获得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均良好的焊接接头;其焊缝组织晶界为先共析铁素体、平行排列的无碳贝氏体从晶界伸向晶内,晶内为针状铁素体与珠光体,个别部位有粒状贝氏体.熔合区及粗晶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M-A组元.正火区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铁素体.BWELDY700QL4焊接接头的硬度值在264~380 HV之间,焊缝处硬度最高,比母材高48 ~76 HV,热影响区虽有软化现象,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新型厚边U肋正交异性钢桥面的应用有望提高顶板与U肋连接焊缝的抗疲劳寿命. 为研究其实际疲劳性能和具体提升机理,对该类钢桥面中顶板与U肋连接焊缝开展了疲劳试验和数值分析. 通过足尺模型疲劳试验,采用名义应力法和热点应力法对常规等厚U肋钢桥面和新型厚边U肋钢桥面进行了对比;在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通过该模型对厚边U肋钢桥面顶板与U肋焊缝的疲劳性能提升机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厚边U肋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顶板与U肋连接焊缝的疲劳强度;在焊接负公差存在的情况下,厚边U肋试件对未熔透厚度的变化相对不敏感,从而保障了顶板与U肋连接焊缝疲劳性能的稳定性. 厚边U肋正交异性钢桥面在北京三元桥新桥和成都凤凰山高架桥等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验证了其抗疲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更适合钢管混凝土格构式风电塔架的节点形式,开展了2个法兰盘球型分支节点和2个法兰盘螺栓球节点模型的静力试验,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球台高度和厚度为变化参数,分别对比了2种节点的破坏模式、法兰盘等效应力分布、腹杆轴力-变形曲线等.研究结果表明:法兰盘球型分支节点的破坏模式为高强螺栓剪切破坏,法兰盘螺栓球节点的破坏模式为球台焊缝撕裂破坏和屈曲-撕裂破坏;与法兰盘球型分支节点相比,法兰盘螺栓球节点的法兰盘和球台的等效应力分布均匀,材料利用率较高,其最大应力绝对值分别提高了19%、52%,承载能力较强;腹杆轴力-变形曲线的塑性阶段长,延性较好;对球台高度或厚度的变化反映在节点极限承载力上更敏感,有更高的极限承载力;法兰盘螺栓球节点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多场耦合作用下斜拉桥钢桥面板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建立了跨尺度斜拉桥全桥数字疲劳试验模型;通过模拟顶板-U肋-横隔板过焊孔细节群处多道焊缝的焊接全过程,将焊接残余应力引入数字疲劳试验模型中;基于扩展有限元法,在多场耦合作用下对顶板-U肋-横隔板过焊孔细节群处典型疲劳裂纹进行扩展机理的数字断裂参数分析与扩展行为的数字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顶板-U肋-横隔板过焊孔细节群处存在较大的残余拉应力,其最大值接近钢材的屈服强度,焊接残余应力对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不可忽略;后续焊缝会影响已有焊缝区域的应力场分布,在分析计算多道焊缝影响区域的焊接残余应力场时,需模拟多道焊缝的焊接全过程;在恒载应力场、活载应力场和焊接残余应力场的多场耦合作用下,按复合型裂纹扩展的工程准则,顶板-U肋-横隔板过焊孔细节群处4种典型疲劳裂纹的最大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均大于疲劳裂纹扩展阈值,均将在疲劳循环荷载作用下发生疲劳扩展;在多场耦合作用下,过焊孔上方顶板-U肋连接焊缝的顶板侧焊趾处疲劳裂纹和U肋侧焊趾处疲劳裂纹均为以Ⅰ型裂纹为主导的Ⅰ-Ⅱ-Ⅲ型复合裂纹,Ⅱ型和Ⅲ型裂纹的影响不容忽略;过焊孔上方顶板-U肋连接焊缝的顶板侧焊根处疲劳裂纹和横隔板过焊孔边缘处疲劳裂纹均为Ⅰ型裂纹;建立的多场耦合作用下多尺度数字疲劳试验可为运营阶段大跨度桥梁钢桥面板疲劳裂纹的扩展提供分析与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9.
按照规范BS7448与DNV-OS-C401,对60mm厚EQ70高强钢手工电弧焊接接头进行了低温(-10℃)CTOD韧度试验.结果表明:焊缝中心与熔合线处的CTOD值离散性较大,并且一部分CTOD值较低,仅在0.10mm附近.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CTOD韧度评定的概率方法.金相组织表明:焊缝中心与熔合线处的都是韧性较好组织.因此,超高强钢焊接接头的CTOD允许值应适当降低.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建议超高强钢焊接接头的CTOD允许值可以取0.10mm.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两种利用扫描电镜和计算机进行分形分析的方法,并对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分维测量。结果表明,用扫描电镜进行材料断口分形分析时,选取合适的放大倍数对分形维数值的客观性很重要;异种钢焊接接头断口中韧窝断口的焊缝区比具有脆性解理断口的母材区分形维数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