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栋  马跃 《机电设备》2012,(Z1):89-91
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62届会议,确立了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舶能效标准。船舶能效规则的强制性实施对船舶设计、生工艺技、配套设备、新能源技应用等提出了更高要。我国造船大国和航运大国,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在全范围的强制实施,必会给我国相关业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造船针对EEDI做简单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克文  侯立兵  雷建斌 《船舶工程》2011,33(Z2):176-180
国际上对船用非金属材料无石棉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是造船大国和修船大国,对此应高度重视.采用GB/T 23263-2009标准,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PLM)联合检测的方法对石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比较适当的.文章分析了石棉检测的标准和判定依据,制定了取样原则,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国60多年来,我国交通水运行业书写了奇迹般的辉煌。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航运大国和集装箱运输大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翻天覆地,举世瞩目"。"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航运要发展,引航要适应,人才是关键。本文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怎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入手,诠释培养引航团队合作精神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正>60年前,我国海事测绘事业刚刚起步,百废待兴、艰难前行。60年后,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港口大国和航运大国,中国的航海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磅礴气势走向世界,中国海测亦成为世界海测领域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从孤军奋战到交流合作,中国海测在国际海测领域的地位变化,正是我国不断崛起、走向国际的一个缩影。走上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1977年4月19日,国际海道测量组织致函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5.
《机电设备》2003,20(4)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将于9月17~18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为贯彻和落实朱鎔基同志去年5月“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就吨位比较)”的重要批示和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做出的“中国完全有可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的主题为“以信息化带动船舶工业现代化,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学术年会倡导学术平等和争鸣的气氛,将汇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见解,围绕“以信息化带动船舶工业现代化,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主题,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和当前科…  相似文献   

6.
华晨 《海运情报》2004,(9):26-27
在世界LNG(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发展中.作为将来的出口大国的卡塔尔非常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自石油成为第一大能源以来,其价格波动就与石油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的国内形势尤其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形势密不可分,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迁,明显区别于一般商品价格波动属性。2002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24美元左右一路震荡上行,不断刷新纪录。2004年10月纽约市场原油价格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更突破60美元关口。三年多时间涨幅超过150%。这一轮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已有一个甲子。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港口从设施落后、能力低下发展成为设施齐全、能力超强的世界港口大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展望未来,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航运、造船及相关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航运大国、造船大国。作为海事界的重要技术力量之一,中国船级社(CCS)凭借多年的深厚技术积淀,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技术支撑作用。目前,随着中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建设的不断加速,CCS也被寄予更多的厚望。  相似文献   

10.
<正>深夜,万家灯火一盏盏熄灭,人们渐渐进入了梦乡。然而,山东海事局辖区的VTS值班室里依然灯火通明,VTS是山东海事局实现科学监管和对外优质服务的主要平台,每年为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的近60万艘船舶提供高品质服务,切实维护我国航运大国权益,树立起负责任的海事大国良好形象。2015年4月27日,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暨新闻宣传工作会上,山东海事局"心随舟行"被命名为  相似文献   

11.
《水运文献信息》2004,(10):28-28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人士说,实现把我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宏伟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因此,选择合理、可行的民船发展战略,使我国造船业提高发展速度更显得尤为重要。从现实性、可能性和必要性考虑,我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首先就要在产量上超过日本和韩国。为此,我们应把吨位大、技术难度较小、我国已形成优势的油船(含成品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含多用途货船)等三大主力船型作为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0月,国际海事委员会(C M I)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即是推动《鹿特丹规则》早日生效,并为国际社会所广泛采纳.会议期间,多国专家呼吁,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航运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应尽快签署并批准《鹿特丹规则》. 然而,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目前批准这一公约是否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海洋大国、贸易大国、港口大国、造船大国、海运大国和海员大国,需要通过法治方式,维护国家长远利益、战略利益、核心利益,"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提出顺理成章。·国际海事司法中心这个提法,与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一样,是描述一种地位和状态,而不是指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航运业和造船业热点与难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我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业与造船业均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航运和造船大国,同时也是海员劳务输出大国,但与世界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航运业方面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92万艘、21264.32万载重吨,其中远洋船舶2494艘、6703.86万载重吨,以载重吨位计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93%和75%。按1000总吨以上商船队  相似文献   

15.
在海运业深切关注下,IMO第60届环保会(MEPC60)落下了帷幕。这是继哥本哈根会议(COP15)之后,首次涉及制定海运业温室气体(GHG,就海运而言主要是CO2)减排标准的国际会议,涉及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切身利益,故此次会议备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6.
MEPC.60(33)决议及其批准的《船舶机舱舱底水防污染设备导则和技术条件》是92年10月30日通过的,它替代了原A.393(X)决议。凡从事船舶油污染防治工作的同事,包括主管机关、设计单位、制造厂和用户都必须学习好MEPC.60(33)及《导则和技术条件》,了解MEPC.60(33)与A.393(X)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并正确理解付诸实施。 笔者在学习该《导则和技术条件》时,有如下几点看法提出供讨论:  相似文献   

17.
《珠江水运》2009,(9):6-7
伴随着新中罔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一张达三江、通五州的海、陆、空交通网正存逐渐形成。60年,交通运输成就是跨越、是辉煌:一条条公路铺筑到原本闭塞的乡村、山沟,一条条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纵贯南北,逐渐成网;一艘艘中闫巨轮遨游在四大洋,货物通达五洲……60年的交通运输发展,铺就了一条大国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造船》2008,49(4)
2008年船舶工业发展论坛暨纪念《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大会,于2008年10月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迅速发展,中国造船人为建设造船大国和造船强国,正不遗余力地努力拼搏。连年来,中国船舶界都在举办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以研讨船舶工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今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迅猛发展,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海洋大国、航运大国、海员大国、造船大国和渔业大国,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内有关开发海洋、发展航海、保护海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为增强全民的航海、海洋和海权意识,传承航海文化、弘扬郑和精神,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睦邻友好和海洋经济发展,2005年4月25日,国务院决  相似文献   

20.
孙建淼 《中国船检》2011,(4):64-65,117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贸易大国,造船大国和船舶配套大国。3月11日的9.0级地震,以及强震引发的海啸不仅对本国船舶工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波及到国际航运业和中国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