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世回 《铁道勘察》2008,34(3):57-60
介绍了西康铁路增建第二线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地质选线工作,对沿线复杂地质状况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工程地质选线原则,并列举了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增建第二线工程设计中的施工便线,车站改建的施工过渡方案的探讨,主要强调施工过渡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西康铁路设计概算在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出现矛盾时,在材差计算上所采取的技巧及其基本思路;并提出了问题所引发的思考和观点,强调了必须结合实际、灵活掌握运用有关办法、规定.  相似文献   

4.
荣获2011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新大巴山隧道全长10 658 m,是襄渝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安康~重庆段唯一的一座特长隧道,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该隧道岩溶强烈发育,可溶岩段长度占隧道总长度的66.2%,其中岩溶中等~强烈发育段长4 690 m,占隧道总长的44%。主要创新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电气化铁路路堑增建第二线控制爆破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在株洲—六盘水铁路复线建设中 ,电气化铁路既有线路堑实施控制爆破开挖的施工方法 ,有效地控制飞石、滚石、冲击波三大危害。  相似文献   

6.
西康铁路软岩和极软岩对隧道和路基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西康铁路秦岭南段软岩和极软岩的工种地质特征及设计指导原则,具体分析了它们对隧道和路基施工的影响,对该类地层铁路隧道和路基的勘测设计、施工,提出几点建议,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炜 《科技交流》2003,33(1):14-20
本结合兰州西至武威南改建既有线增建第二线的生产实践,从既有线既有设施利用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改建既有线增建第二线在方案研究中与新线不同的设计思路及所特有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苏碧成 《科技交流》2004,34(2):47-50
单线铁路增建第二线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对其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要充分兼顾既有线现状,又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对于修建不同年代、不同标准的单线铁路,其第二线线路的技术标准及型式也是不同的。应综合分析,确保工程合理,避免浪费,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9.
就宝成线增建二线的选线实例对山区既有线增建二线的选线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西康铁路增建二线太峪滑坡勘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雄 《铁道勘察》2007,33(6):23-25
太峪滑坡是西康二线控制线路方案的重要工点,在勘察中运用物探、钻探等综合勘探手段,查明了太峪滑坡的特征,进行了滑坡成因分析,评价其稳定性,为地质选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翠华山特长隧道是西康线继秦岭特长隧道之后的又一特大隧道工程.介绍翠华山隧道的地形地貌,分析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主要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熊胜 《铁道勘察》2007,33(3):110-111
介绍了路基岩溶整治施工技术在浙赣铁路电气化工程(浙江段)第12标段中的施工应用及整治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王士国 《中国铁路》2000,(12):44-46
阐述了上海第二客站的修建意义,客运分工和项目内容,介绍了上海第二客站的设计思路,特别是在“以人为本,环境第一”的主要设计思路规划下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规划构思、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等。  相似文献   

14.
关角隧道为西格线增建二线控制性标志工程,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长铁路隧道,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构造发育,岩性复杂,特别是隧道涌水尤为突出.详细阐述了隧道洞身通过段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涌水量的预测及计算方法,对隧道通过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涌水对隧道涌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涌水量修正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岩溶地质条件下铁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铁路运行标准的普遍提高,对铁路桥梁特别是高铁桥梁桩基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沪昆客专江西段HKJX-1标坑头特大桥岩溶地质特征,阐述了在不同岩溶地质条件下采取的几种不同的施工方案,并对这几种不同的方案的实用性和施工周期、施工成本等方面做出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铁路增建二线速度目标值选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胜至乌海铁路增建二线工程速度目标值的选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速度目标值选取的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石(门)—长(沙)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从路网建设,以及相邻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结合项目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工程建设标准,从客车构成及运营时间要求,提出增建第二线可能的速度目标值200 km/h、160 km/h预留200 km/h和160 km/h三个比较方案。经过综合比较和线路输送能力分析,按时速160 km增建二线可满足路网规划近、远期客货运量需求,并考虑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减少废弃工程,节省工程用地和投资,推荐160 km/h方案为本线合理的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18.
宜万铁路隧道岩溶规模化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万铁路是目前国内外已建和在建工程中岩溶及岩溶水最发育、最复杂的工程,159座隧道中岩溶隧道占91座,采取结构措施处理的岩溶共1 088处,岩溶的类型主要分为暗河、管道、贫水溶洞、富水溶洞以及裂隙和断层,针对相同类型的岩溶,采取了规模化的处理措施,主要有注浆加固、溶腔防护加固、分水降压、释能降压、迂回绕避和隧底溶腔桩基、注浆、钢管桩、加强板、拱桥等溶腔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全长942.2 km,桥梁设计时速200 km,采用新震规进行设计。沿线地形、地质情况复杂,3次跨越黄河。为适应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太中银铁路采用了高墩大跨桥梁、大跨度简支箱梁、道岔梁、槽形梁、钢桁结合梁等特殊结构,这些特殊结构大多都是在时速200 km及以上的铁路工程中首次使用。结合太中银铁路桥梁设计情况,介绍太中银铁路桥梁设计的特点,并对几座有代表性的特殊桥梁设计情况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