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车身焊缝密封胶胶泡问题,从密封胶胶泡的发生原因作为切入点、首先详细介绍了车身解体、断面分析的密封胶胶泡分析方法,明确发生原因为折边胶胶量过大,采用调整板缝、调整折边胶等处理方式来解决问题,结果表明:板缝≤0.02 mm时可以消除胶泡,调整炉温可减小胶泡的尺寸,无法改善胶泡数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车身四门两盖折边区域密封胶胶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首先,通过胶泡处折边截面分析确定了胶泡产生的根本原因;按照制造工艺流程,结合焊装折边工艺和涂装密封胶工艺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分析了影响胶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综合考虑各工艺过程的特点,为解决车身折边区域密封胶胶泡这一质量难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和具体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门盖折边处出现的锈蚀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门盖折边处锈蚀的原因,折边位置涂胶不到位是造成门盖折边处锈蚀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验证,优化了新车型门盖折边位置涂胶工艺。发现优化后的门盖折边位置涂胶工艺中内板凸台宽度近似等于5倍胶径D值,而胶距L值为门盖内外板贴合面宽度(一般为内板凸台宽度+(1-2)mm)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折边防锈胶的主要性能,概述了胶料的筛选和改进试验,着重叙述了折边防锈胶与电泳底漆配套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车门合拼折边后出现的溢胶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车门折边胶的性能和涂胶工艺,分析了涂胶后溢胶的原因,得出涂胶量与涂胶间距对溢胶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结论。因此,结合现场状况对不同涂胶参数配合进行正交试验,以获得最佳的涂胶工艺参数,从而解决溢胶问题。结果表明,涂胶量为3 mm、涂胶间距为3 mm时,溢胶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车身用粘接剂的主要种类和作用;以某新品SUV为例,介绍了保证粘接剂施工温度这个最主要工艺参数的措施以及折边胶、膨胀胶和补强胶片的使用要求;分析了折边胶外溢、车门外板凹坑和补强胶片粘接力差等粘接剂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MZ-1环氧折边胶的组分选择,配方及制胶工艺,用于Audi轿车的生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PVC胶施工过程中胶气泡产生的机理,探讨了折边胶量、胶宽、胶距、内外板间隙、PVC胶厚、炉温升温速率、和温度对胶气泡的影响原理。同时结合推进解决的案例直观地呈现胶气泡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汽车车身"五门一盖"的外观质量和防腐、密封性能,折边胶粘接工艺已逐步替代焊接方式用于"五门一盖"包边后的连接。介绍了折边胶的分类方法和使用工艺等内容。实际生产经验表明,合适的涂胶形状、固化工艺和正确的涂胶量等对保证门/盖包边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泥新标准于今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水泥标号的检定,由硬练法改为软练法,改用双转叶片式胶砂搅拌机搅拌,胶砂震动台震动成型,使用4×4×16三联试模,先进行抗折试验,再以破坏后的试体,采用抗压夹具,使受压面积为4×6.25,进行抗压试验。关于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计算,简介如下:1.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